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登灯塔观北归老鹰 摄友狂奔追拍

根据资料显示,丹绒端今年迎来了14种品种的候鸟,其中最常见的有白腹海雕老鹰和蜂鹰。

(波德申11日讯)进入3月炎热的天气,准备北归的候鸟重新盘旋在森甲边界的波德申丹绒端(Tanjung Tuan)灯塔海角位置,天空上翱翔的老鹰,令摄影发烧者欣喜狂奔追拍。

马来西亚大自然协会主席朱国球说,协会每天记录老鹰飞来的次数和品种,今日单日记录至中午为止超过3000只,种类有14种,其中以最常见的白腹海雕老鹰最多,他们都是从澳洲和纽西兰经过印尼苏门答腊飞经此地栖息。

许多登山团体也加入观鸟行列,大家进入灯塔范围参观感到雀跃。
每年迁移途经大马 录得1万余只

他说,因为气候变化,每年迁移老鹰大约有8万到10万只,途经我国成功被记录的只有1万余只,许多老鹰会在飞行中途毙命,保护环境和守护野生动物飞禽这个观念,必须从小灌输在学生的思维里,未来的年轻一代必须守护这个地球。

观候鸟活动(Raptor Watch)是大自然协会和马六甲政府、野生动物保护局、森林局和海洋局长期合作的活动,今年已经来到第25届,今年主题“让我们一起飞”。

此活动因疫情停办了2年,去年复办时,老鹰不多,这次经过计算老鹰飞行时间,特别选择3月11日和12日最多老鹰飞过的时间举办,丹绒端的岩石和海角是国际著名的森林保护区和老鹰栖息中途站,每年三月到四月是老鹰最多的季节。

在丹绒端记录在案的14种飞禽品种包括鹰、隼、秃鹫及猫头鹰等,栖息地遍布6大洲,尤其以亚洲北部地区如西伯利亚、中国东北部、朝鲜及日本,每年为了避寒从俄罗斯、蒙古和中国由北飞往南方再飞回原来的栖息地,回途一定会经过丹绒端。

观察候鸟活动是马来西亚大自然协会一年一度在丹绒端古老灯塔举办的活动,成千上万候鸟从印尼苏门答腊穿过马六甲海峡来到丹绒端。
鲁斯里:很有价值生态旅游产品

开幕嘉宾马六甲瓜拉宁宜州议员鲁斯里感谢大自然协会每年办的观侯鸟活动,吸引许多游客前来,今年适逢学校假期,很多学校老师带学生来参观丹绒端这个历史灯塔,亲身在森林步行呼吸。

“这种大自然要自己体验,书本是学习不到的,这是很有价值的生态旅游产品的项目。”

他相信在马六甲政府和森州政府配合下,这个边界会越来越多人蜂拥而至,这里必须兴建更多酒店和度假屋满足游客需求,当地不是老鹰季节才来的景点,历史古迹灯塔和热带雨林都深受保护,值得一睹风采。

鲁斯里(右五)和东姑再因阿比丁(左五)出席今年丹绒端观候鸟活动。左四为朱国球。
吸引森二王子前来观鸟

今日的观侯鸟活动吸引了同样是大自然协会会员的森州二王子东姑再因阿比丁前来观鸟,大会也特别安排森州二王子和开幕嘉宾进入灯塔内部参观各种古董仪器,登上塔顶,丹绒端风光一览无遗。

马六甲丹绒端灯塔在16世纪由葡萄牙人兴建,葡萄牙语称之拉卡都岬(Cape Rachado)。它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古代战略所需的海角地点,必须进入森州森州境内才能抵达属于马六甲范围的灯塔处,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灯塔之一。

丹绒端灯塔难得开放

今日进入丹绒端灯塔内部参观,发现里面仍然有海洋局官员驻守,也有灯塔控制员轮流操作,里面俨如历史馆,记载了数百年灯塔历史和古物,沿着旋转铁梯才能上到塔顶,平时谢绝任何参观活动,难得在观鸟活动中开放。

灯塔历史馆展示百多年前使用的照明灯。
只有少数人获准爬上古老旋转铁梯登上塔顶参观和拍摄。
根据资料显示,丹绒端今年迎来了14种品种的候鸟,其中最常见的有白腹海雕老鹰和蜂鹰。
根据资料显示,丹绒端今年迎来了14种品种的候鸟,其中最常见的有白腹海雕老鹰和蜂鹰。
古时候使用过的望远镜也在灯塔内展览。
野生动物局在现场展览各种动物标本,吸引多人拍照。
摄影爱好和发烧友拍到许多珍贵照片,今年飞禽种类很多和成群飞行。
鲁斯里使用望远镜观看天空盘旋老鹰。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