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9日讯)芙蓉市政厅落实零塑料袋、零塑料吸管、零保利龙的政策,至今已经超过1年,贩商的适应情况看似不错,但还是有部分小贩没有遵守这项规定,继续使用一般的塑料袋装取外带餐食给顾客。
记者走访沉香一家美食中心,发现里头大部分贩商采用的餐盒都是可降解保利龙或可循环使用的塑料饭盒,至于塑料袋也都是可降解塑料袋。
ADVERTISEMENT
然而,细心观察也不难发现还有一小部分的贩商没有跟上这项市政厅规定。他们受访时说,主要是因为之前囤放的普通塑料袋还没用完,而且转换成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的话,成本会变高,为了应对成本涨价,就需要调高食物售价,那么消费者就必须多付一些钱了。
芙蓉市议员何永铧指出,市政厅一直认真看待这项绿色政策,并且每两周都会去一些商店做突击检查,但,尽管目前已经过了教育期和适应期,当局依然没有直接开罚,而是继续采用宣导的方式,让贩商明白市政厅的用意以及这项政策的重要性。

萧太太:“打包袋”较难取代
售卖云吞面和客家面等面食的小贩萧太太指出,芙蓉市政厅宣布了这项政策后,她便开始把普通塑料袋换成可降解的塑料袋,适应情况良好。
但让她较为难做的是采用“打包袋”的事项上,因为若是换取塑料外带盒,成本就会明显增加,最后转嫁给顾客必会引起不满。
“除了打包袋就是外带盒,但是顾客他们一般也会选择要打包袋的,因为外带塑料盒,我们需要多增收50仙,毕竟来价就一个50仙了,还有我们给的筷子和汤匙,这些都是费用来的。”

周福成:提供后代更好生存环境
鱼丸粉档口东主周福成说,虽然更换塑料袋后确实有面对成本稍微上涨的情况,但也只是几十仙的差别,所以他认为不碍事。
“我们现在做环保是为了下一代能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我觉得这是一项好的政策来的,不会有那么多难以降解的垃圾污染环境。”
他直言,自己在政府宣布了这项政策之后就把普通塑料袋换掉了,变成了现在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
“有时候我们看到那些沟渠里面很多塑料袋堆积,这些垃圾都不懂要多久才会被降解。”

吉纳丹比:适应了还算不错
售卖印度美食的档主吉纳丹比说,既然是政府的政策,也只能遵循,整体而言适应起来还算不错,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可降解塑料和保利龙盒的价格确实比较高。
“那些可降解保利龙盒100个要15令吉,质量不是太好,很容易坏。以前那种普通的保利龙100个约8令吉,比较耐。”
他指出,为了符合顾客群的需求,档口除了准备了可降解保利龙之外,也有买入塑料盒,这种塑料盒主要是给订外卖的顾客群。
“我觉得整体而言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就是我们的成本提高了。”

谭先生:先用完普通塑料袋
暂时仍使用普通塑料袋的谭先生就说,他不是故意不要跟上政府的规定,但是作为小商家,他不能随意的造成浪费,那些家里囤放的普通塑料袋需要先用完,才能换成可降解塑料袋。
他坦言,政府落实有关措施后至今都不曾到小贩中心进行突击检查,因此不清楚到底执法人员会不会针对塑料袋的选用进行取缔行动。
“那些普通塑料袋,我家里买了很多,都在放着用,又不能退换,如果直接换新的就造成浪费,也增加我的成本。”
他说,确实有听说要是没有遵从这项措施,一旦被执法单位逮到就可能面对罚款,尽管如此,他还是决定走一步看一步。

何永铧:续宣导暂不开罚
何永铧受询时说,芙蓉市政厅非常重视这项政策,执照小组每两周就会召开一次会议,并定时作出报告,汇报他们这期间的突击检查结果。
“根据那天的汇报,官员说在突击行动中发现很多商家都有用可降解的塑料袋替代原有的塑料贷,而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他指出,目前当局主要是监督和突击店家,之后才会针对小贩作出突击行动。
“小贩的取缔行动可能会在稍后才安排。零塑料袋、保利龙、塑料吸管的措施已经归纳在营业执照的其中一个条件里,但目前主要做的还是劝导和宣导,最坏的结果是罚款,但当局暂时还没有走到开罚这一步,一般被发现违例的都只是发警告信。”
何永铧直言,取缔行动主要也是为了宣导和向违例者发出劝告,这个“教育期”暂时没有设下期限。
“我们知道就算是我们的目标为100%零塑料,但即使通过执法也无法完全做好,肯定会有一些角落有人没有遵守。可是我们理解小贩的问题,因此才会暂时不罚款。”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