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强 | 别让农场文牵著走



近日,一对华裔夫妇被发现在吉隆坡蕉赖区某民宿倒毙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就在消息传出的当天下午,社交媒体上却出现了一则标题耸动的贴文,声称“马口民宿藏双尸”,并附上一个并非来自正规新闻媒体的网站链接。
这则贴文迅速在网络上传播,顿时令不少马口地区居民感到震惊,以为本区真的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命案。我也接连接到数位朋友的来电询问真相。我当下的回应很简单,直接转发来自正规新闻媒体的连结,指出事件实则发生在吉隆坡蕉赖,而非马口。果不其然,在真相澄清之后,朋友们也不再追问此事。
ADVERTISEMENT
这起误传事件,正好反映出当下网络生态的一个严重问题:农场式新闻(clickbait)的泛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成为许多人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不少人每天习惯打开脸书或社交平台浏览朋友动态之余,也顺便看看所谓“新闻”。而在“点击率就是一切”的趋势推动下,各种以流量换取广告收益的农场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这些农场文章就如同工厂里批量生产的产品,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阅率,常常使用耸动的标题,例如“惊天真相曝光”“你绝对想不到”等字眼。标题虽然惊悚诱人,但点进去之后,内容往往与标题毫不相关,甚至空洞无物。它们的目的并不在于提供真实、准确、有用的资讯,而是单纯为了“骗点击”,最终换取广告分红。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类来历不明的网站链接,有时还可能暗藏恶意程式、木马病毒,甚至是用于钓鱼诈骗,窃取用户手机中的个人资料。对于一些对网络环境不够熟悉的长辈来说,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隐患。
尤其是冠病疫情发生后的五年里,越来越多乐龄人士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获取信息。出于“我有第一手消息”的心态,他们常常会习惯性转发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结果,这些真假难辨的资讯就在亲友群、社交群里被一传十、十传百,迅速扩散开来,造成公众恐慌,也让有关当局疲于奔命地辟谣、澄清。
因此,坊间也出现一种说法:40岁至70岁的“安哥安娣”,正是假消息与谣言的主要传播群体。他们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度下降,却对社交平台上的不明来源消息深信不疑。殊不知,随手一转发,可能就给他人带来了困扰甚至造成误解、恐慌。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许多人因一时口快、随手转发,结果陷入言论纠纷、法律责任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在网络世界里,每一个点击、每一次分享,都是有影响力、有后果的行为。
网络资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热心乐于分享的长辈,更应养成“多查证、慎分享”的习惯。唯有全民建立起健康的资讯素养,才能让网络环境更加清朗,远离谣言与骗局。
网络不是无法之地,法律日益完善,对于恶意传播假讯息者,已能依法追究责任,我们都应谨记,言论自由并不等于可以随意散布未经查证的内容。
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唯有全民提高媒体素养,方能在真假交错的资讯洪流中自保,也保护他人不被误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