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学校

13小时前
4天前
6天前
7天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儿子一年级报到日,穿着蓝裤白衣,兴高采烈地牵着我的手步入校园。 学校礼堂里,一到六年级的学生与家长齐聚一堂。第一场讲座的主持人是一位教育局官员。 话音刚落,她便语重心长地提醒家长和学生,要注重学生的品行(sahsiah)和纪律(disiplin)。她强调,教育部和学校系统会详细记录学生的行为分数,做了好事会被记录,犯了错也逃不过记录。她甚至列举了各种违反纪律的处罚方式。同时,她不断提醒家长,孩子必须按时上课,不可随意缺席或请假。 也许是去年的学生出席率不理想,让教育部和学校忧心忡忡。但教育部与学校是否应该反思,为什么孩子不愿意来学校?学校的任务,不正是设计更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为何学校解决问题的方式,像是在学生背后举着枪,逼迫他们上学呢? 听着这场长达一小时的演讲,我不知翻了多少次白眼。学校究竟有多怕孩子?为什么学生的第一天,迎接他们的却是这么多负面的预设? 新生的到来,不该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吗?他们的加入,不正是为学校带来新气象、新活力的机会吗?可现实却是,学生还未正式踏入校园,便已被层层戒备与防范对待,仿佛是潜在的罪犯,需要时时训导与监管。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看见孩子?他们是独立而完整的个体,不是任由成人按自己意愿塑造的黏土。 儿子听着冗长的马来语演讲,似懂非懂。最后,他用稚嫩的声音问我:“妈,为什么他们要丢掉学校?” 我一愣:“丢掉学校?官员没说要丢掉学校啊!” “可是我听到 buang sekolah!” 我这才反应过来,他误解了“buang sekolah”的意思。我心想,是丢掉学生,不是丢掉学校!面对一个刚入学的孩子,我实在不知该如何解释其中的含义。怕给他增添心理负担,我只能轻轻一笑,转移了话题。 我不确定其他学校的报到日和迎新日是否也是大同小异。如果真是这样,我想问一句:学校,你真的这么怕孩子吗?
3星期前
3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太平23日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指出,教育部每年都备有9亿至10亿令吉拨款,作为国内学校的维修用途。   他说,教育部每年都会通知所有学校,不论是全津或半津学校,都可以提出申请,以便维修学校损坏的设施。   黄家和今日在太平中环广场,为太平国会议员办公室主办,及中环广场赞助的爪夷文全霹中小学书法比赛揭题后,受询及下霹雳一所小学因为扶梯生锈,而致伤一名小学生的手部的事件,有关小学生手部受伤的事被上载到抖音。   副部长说,学校的设备一旦损坏,校方都可以申请教育部的拨款进行维修。   已为2027新课纲收集意见   黄家和也表示,教育部为了落实2027年新课程纲要,已向各教育界相关者收集意见及回馈。   他表示,新课程纲要将探索包括塑造人格教育、灵活性教学、数字领域等在内的新元素等。   他指出,至于教育部计划明年推出的《2026年教育发展蓝图》,将考量纳入人工智能及科技相关领域。   他说,现行的《2013年至2025年教育大蓝图》将在今年年底结束,教育部目前正在规划和敲定新的大马教育改革计划,所制定的蓝图内容将会紧跟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   黄家和表示,通过教育国家可以培育未来的领袖,这些领袖将具备推崇不分宗教文化背景的团结精神,让国民团结一致。   他指出,共有68所中小学的400名学生,参加了爪夷文书法比赛。    
1月前
“爸爸,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去学校?”某天,儿子这样问我。我陷入思考——在人工智慧(AI)和自动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的价值是否仍然不可替代?这让我想起了著名投资人Cathie Wood领导的ARK Invest最新发布的《Big Ideas 2025》报告,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科技创新如何重塑全球经济与劳动市场。 科技创新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报告指出,AI、机器人技术、能源储存、公共区块链和多组学测序等5大技术平台的融合,将彻底颠覆传统产业结构,重新定义全球经济。这些技术的协同效应预计将使全球经济增长率从过去125年的平均3%提升至7%以上。 人工智慧与自动化的影响 报告强调,AI代理(AI Agents)的快速发展正在重新定义消费者互动和商业流程。这些智能代理具备理解人类意图、自主规划和执行任务的能力,预计到2030年,31%至81%的工作时间将被自动化,这可能为全球带来22兆至117兆美元的生产力盈余。 AI代理将变成成千上万个“迷你员工”,执行大量重复性工作,成为人类的助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依赖AI,而是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来审查AI所建议的解决方案和工作流程。因此,专案管理技能和社交能力仍然至关重要。我们不仅需要管理AI的决策,还需与团队协作,确保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与公平性。 机器人技术与制造业 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将使制造业实现数位化转型。3D列印技术的普及将提高零件生产的精度和效率,增强供应链的韧性。此外,类人机器人的发展使其能够适应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预计到2030年,机器人技术整体可能创造超过26兆美元的全球收入机会。 自动驾驶与物流产业变革 自动驾驶技术将彻底改变交通运输方式,影响物流产业和个人出行模式。根据报告,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运营成本有望大幅降低,预计到2035年,每英里的成本将降至0.25美元。这将使自动驾驶出租车成为主流的出行方式,并创造约10兆美元的市场机会。 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与人类角色的转变 随着自动化和AI的普及,部分传统职位可能被取代。然而,这也将催生新的职位和产业,特别是在AI开发、机器人维护和数据分析等领域。报告建议,劳动力需要积极提升技能,以适应新的工作需求。 但我认为,学校和团体学习是所有人类的必需品。知识的获取固然重要,但学校教授的真正价值在于培养伦理思维、尊重与公平观念。人类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在自动化与人类劳动之间找到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需要人际互动、判断力、同理心与创造力的职业仍然难以被AI取代,例如护理人员、心理咨商师、社工人员与教育工作者。这些职业依赖深层次的人际关系与情感交流,即便AI能提供辅助,人类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 创造力的本质:情感与非逻辑性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认识到创造力并非仅来自逻辑,而更多源于情感与直觉。AI可以处理数据、执行分析,但真正的创意往往来自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与非理性思考。情感思维难以被模仿,这也是为何艺术、设计、哲学等领域仍然高度依赖人类创造力。 结语: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学校? 回到我儿子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去学校?” 答案很简单——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创造力、人际沟通、适应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场所。这些能力,正是AI无法完全取代的。 科技创新确实正在改变世界,但我们人类仍然是这个世界的主角。我对儿子说:“学校教你的,不只是数学和语言,更重要的是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与人合作。这些,才是未来世界最重要的能力。” 风险声明:投资涉及风险,过往绩效不代表未来回报。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多点AI】Deepseek AGI时代来临:这将如何改变保险业经营的方式? 【多点AI】马斯克预言未来:AI机器人时代来临,人类将迎来黄金时代?  
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