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频:若非采熔喷无纺布材质·多层口罩或仅买个安心



(芙蓉16日讯)口罩越多层越好?森州爱心洗肾中心暨专科医院副医疗总监王秋频强调,任何口罩若非采用熔喷无纺布(Meltblown Nonwoven)材质,即便4至5层口罩,也只能“买个安心”!
ADVERTISEMENT
在短短一天之内,大马新增逾百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确诊病例,市民再掀起疯狂抢购口罩热潮,然而,网络销售平台上大部分标榜著“多一层防范,多一层安心”的四层式甚五层式口罩,是否真比三层式医用外科口罩更有效?
纤维密度越低越防菌
王秋频接受《花城》专访时指出,三层式医用外科口罩能有效防止细菌和病毒,主要是第二层的材质为熔喷无纺布,其材质纤维直径密度只有3微米(Micro Meter),密度越低则越有效防止细菌及病毒穿透口罩,从而起到抗疫作用。
“至于市面上大部分非医用外科口罩虽有防水功效,却无法阻止病菌穿透口罩,手工制成的布口罩更没有防水作用,即便塞入不织布、纱布甚至湿纸巾,但因材质细缝太大,根本无法达到防止菌毒感染,充其量能达到‘安心’作用。”
她补充,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密度,只能透过显微镜才能看到,由于成本高,市面上仍未有任何材质能取而代之,加上有关原材料只在中国生产,因此,这类型口罩售价较为昂贵。
她解释,所有三层式医疗外科口罩,第一层为防尘作用;第二层则是熔喷无纺布,可达95%防病毒、80%防细菌;最后一层则是防水层,有效防止飞沫或唾液渗透。
李淑云:避购分拆后重新包装口罩
护士长李淑云强调,口罩并非越多层越好,市面上因出现各种标榜着“多一层,就能更有效防止细菌及病毒传播”的各种类型口罩,不见得采用熔喷无纺布材质。
她呼吁市民,尽量避免购买分拆后重新包装的口罩,因为商家徒手将口罩装入包装袋内,口罩就会受到污染,消费者再戴上口罩则会出现交叉感染。
除了口罩之外,许多市民也会大量购买消毒液清洁家具,防止沾染病毒及细菌,李淑云也建议市民,可选择购买市售漂白水,浓度为1000ppm的漂白水消毒液,以1:99的比例与清水稀释,可作为家具清洁消毒用途。若是清洁排泄物或分泌物,比例为1:49;血液污染则是1:4比例。
李淑蓉:佩戴错误或引发细菌滋生
该院首席营运员(COO)李淑蓉披露,任何口罩都有佩戴时效,一旦口罩底层出现潮湿情况或最长2至4小时时效内,就必须丢弃,不该重复使用。
“现在一罩难求,很多市民为了能省则省,一片口罩可能会用一整天,带上口罩说话,难免会有唾液,一些民众也会再用餐完毕,继续佩戴旧口罩、将口罩拉至下巴,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口罩感染,应尽量避免。”
此外,她也提醒市民,在购买口罩时,应选择正规的厂家,任何盒子上若没有著名详细的原料、厂家甚至是制造产地都应尽量避免。
“日前在香港的药房,被揭发4款口罩含菌量超标0.4至11.5倍,其中两款甚至没有标示产地,这些含菌量超标的口罩,带上后会引起皮肤不适,长者、孩童或免疫力较差者吸入口罩内的细菌,容易引起器官受感染。”
林恩妮:湿纸巾无法过滤病毒
大专药剂(Alpro)药剂师林恩妮指出,四层或五层口罩若增加有过滤效果的材质,其功效也许会有提升,若遇上不法商家采用无过滤效果的低价原料来增厚口罩,更会因积聚细菌而出现反效果。
“而且多层口罩由于厚度增加,往往会导致呼吸阻力增大,所以孩童及长者佩戴时,可能也会感到不适或呼吸不畅顺。”
林恩妮也补充道,口罩第二层为静电过滤层,采用熔喷技术(Melt Blown),一般餐厅湿纸巾或婴儿湿纸巾的布料,虽同样属于不织布,若在棉质布口罩内层加入湿纸巾,虽有吸附作用,但是布纤维直径太大,无法过滤病毒。
她认为,其实勤洗手及加强个人卫生比戴口罩更重要,戴口罩虽可增加安全感,但不一定能降低整体感染风险,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即便戴上口罩却经常揉擦眼睛或抹脸,同样有感染风险。
“作为前线工作的医务人员或患病者,一定要戴口罩,其它的民众,千万别因为囤货而影响高风险族群购得口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