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肢體語言詮釋文化概念,藉著磅礴鼓聲傳承文化精髓!波德申中華中學二十四節令鼓打破“女弱男強”刻板印象。
報道:丘明豔
ADVERTISEMENT
攝影:丘明豔/部分由校長提供
通過肢體語言詮釋文化概念,藉著磅礴鼓聲傳承文化精髓!波德申中華中學二十四節令鼓打破“女弱男強”刻板印象。
從古時的詩書到近代文獻中,有過不少弱化女性的描寫包括“女子本弱”、“女弱男強”、“楚楚可憐”,以致社會無意中對性別強調與對女性的特殊化對待,更進一步加深了兩性之間的刻板印象。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極具陽剛氣息的二十四節令鼓在大眾印象中,貌似更適合陽剛氣十足的男性,然而,波中二十四節令鼓成立至今,始終以女鼓手居多,甚至被稱為“女子軍團”,外表柔弱的女生穩掌鼓棒,擊鼓瞬間,浩氣凌然且充滿激昂氛圍的鼓聲此起彼落,鼓手聲聲喝叫的架勢,擊破社會中“女弱男強”的刻板印象。
餘靖倩:沒任何事只有男生可做
波中二十四節令鼓學會主席餘靖倩接受《花城》社區報訪問時坦言,縱觀各校成立的節令鼓學會,波中隊確實屬女鼓手居多,然而在男女平等條件的社會下,再沒有任何事情是“只有男生可以做”。
“比起性別之分,二十四節令鼓鼓手需具備過人的體力與耐力之外,更看重團隊精神,因為只要有一人出現瑕疵,這足以影響到其他隊友的正常發揮,而犯錯並不是女生的‘專利’,任何人都有發揮失常的時候。”
外表斯文的餘靖倩從小接受鋼琴薰陶,成了別人眼中的“嬌嬌女”,她在入學初期曾加入童軍學會,因適應不了風吹日曬的戶外活動,毅然決然地轉入自以為“無需受苦”的節令鼓學會,卻沒想到比起童軍的風吹日曬,極度考驗體力和耐力的節令鼓訓練,更讓她吃盡苦頭。
她形容,該學會不存在男女之分,即便是女生也必須自行扛著沉重的大鼓。在長達4年的打磨之下,當初的“嬌嬌女”如今成了獨當一面的領導人,這條路實屬不易。
黃芯盈:臺上一分鐘臺下勤練功
波中二十四節令鼓學會副主席黃芯盈同樣也是“誤打誤撞”之下,加入了二十四節令鼓學會,同樣擁有鋼琴底子的她,不願成為別人眼中的“柔弱女生”,從小性格外向的她,原本打算加入籃球學會,但最終還是成為了節令鼓的鼓手。
她憶述,小學時期曾有幸觀賞表姐在臺上表演二十四節令鼓,被表姐的英氣颯爽所折服,隨後在六年級也跟著表姐到練習場地,體驗了一把。
“剛開始覺得節令鼓很帥氣又很簡單,後來才發現是自己誤解了,有太多需要學習的東西,體力、耐力、聽力、專注力、團隊精神缺一不可!”
在不知不覺中,加入節令鼓3年多的黃芯盈坦言,節令鼓看似簡單,實則需要消耗很多體力,在練習初期,往往因錯誤發力導致手腕痠痛,如今雖然度過了初學階段,但仍會在閒暇時做瑜伽,週末出門打籃球以維持足夠的體力耐力,還有保持良好的體態。
“二十四節令鼓不只需要擊鼓,更需要帶出磅礴的氣勢,因此,肢體語言也非常重要,若動作僵硬,會導致整個演奏非常突兀。”
一般上,節令鼓曲目的演奏時間介於4到8分鐘,然而,卻需要至少2個月的時間排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所言非虛。
張鑫浩:節令鼓學會中沒有弱女
也是副主席的張鑫浩與餘靖倩屬同期加入的學員之一,從2019年的波中節令鼓興趣班開始,一直相互扶持走到今日,而當初一同加入的學員們,基本已走得“所剩無幾”。
他坦言,在初中那年填寫志願表時,首選是“帥氣”的扯鈴學會,再來是普遍男生都熱愛的籃球學會,最後才輪到節令鼓。
“雖然姐姐也是節令鼓的學員之一,但我對此興趣不比扯鈴高,所以,與其說是我選擇了節令鼓,不如說是節令鼓選擇了我。”
因從未接受過任何樂器薰陶,自詡音樂造詣不高的張鑫浩坦言,在學習看懂鼓譜的道路上走得磕磕絆絆,而更令他備受挫折的是,擊鼓時總是僵硬的肢體,影響自己甚至是全隊的表現。
“節令鼓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且未知的領域,甚至曾多次想過要放棄,但每次到了崩潰臨界點,回想起自己投入這麼多精力和苦工,就覺得很不甘心,所幸這4年來,所有辛酸都扛過來了,也收穫了不少。”
作為該學會中為數不多的男生之一,張鑫浩對於“女弱男強”向來嗤之以鼻,更強調“節令鼓學會中沒有弱女”。
他形容,儘管女生體格比男生小,卻不意味著女弱男強,事實上,該學會很多男生甚至扛不起鼓,反而都是女生協助扛鼓,以實際行動打破社會傳統刻板印象。
教練陳展驄遊走各校授藝
談及波中二十四節令鼓學會,不得不提教練陳展驄(28歲),年紀輕輕卻擁有精深造詣,追溯起15年前的他,仍是芙蓉中華中學的在校生,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節令鼓學會,這一學就到了現在遊走各校學會授藝,揹負著傳承文化的使命。
他笑稱,雖說行行出狀元,然而普遍家長均認為“藝術沒有出頭天”,加上節令鼓學習成果緩慢,導致當時很多學生難以持續,直到畢業那年,他也是唯一一名從入校到畢業,對節令鼓從一而終的學員。
“雖然二十四節令鼓發源地來自於馬來西亞,然而,在短短30年光景,就已傳遍全球,甚至舉辦多屆節令鼓國際賽,實在令人備感驕傲。”
如今,在雪隆區甚至開設了樂齡班和幼稚園班,足以顯示節令鼓已從校園走入民間,成為大放異彩的華人鼓藝文化主流。
文化屬於每一個時代,二十四節令鼓背後蘊含的文化精髓,在歷史巨輪中仍得以傳承到新時代,藉著鼓聲名揚四海,揮舞出不同時代的光芒,具教育意義的歷史才得以流傳,引起共鳴的文化才得以傳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