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频道 | 不是飙车!重机骑士以行动来诠释热爱 享受风景及人生




(芙蓉日讯)“我们不是在飙车,我们在骑着人生。”
有这么一群人,我们经常会看着他们身穿贴身骑行服,头戴安全盔,脚踏两轮铁马(重型摩托车),不畏烈日,不惧风雨,在马路与山岭间纵横驰骋,成为道路上的风景。
ADVERTISEMENT
他们并不是在飙车,而是专业的精神投入每一次骑行,更不是为了赢得喝彩,而是为了心中那份热爱,他们,是一群重型摩托车的爱好者,他们用着轮胎划过地面的痕迹,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这群热爱骑行的“铁马骑士”,都是在追寻内心的热爱与自由,他们用踏板丈量土地,用汗水书写信念,把骑行从一项运动,升华为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不是在飙车!”,这是骑士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国内大众的刻板印象中,不管是公路或高速大道上,骑着摩托车常被误解为“危险分子”。
但是,这群人却用实际行动改变大众刻板印象,他们恪守交通规范、倡导安全骑行文化、注重环保与健康,力求让更多人看到骑行背后的坚持与美好。
这群人来自社会各个角落,有打工族、自由职业者或退休人士,年龄横跨20至60岁,白天,他们是城市中的普通一员,夜晚与假日,他们则化身为英姿飒爽的骑士,统一服装风格、整齐编队、井然有序的骑行风格,早已成为沿路风景中一道别致的线条。
在他们看来,翻越一座座山及道路,不仅是对体能的挑战,更是一种对生活压力的释放与转化,每一次呼吸、每一滴汗水,都是与内心对话的过程。
为了这份热爱,有的人甘愿投入大量时间与金钱,高端车架、进口变速器、碳纤维轮组、专业骑行服、防风眼罩,虽然被会人调侃:“玩得太认真”,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不是玩,这是对兴趣的尊重,是对生活的敬畏。
在骑行路程中,他们有时会清晨四五点起身,只为在山顶迎接第一缕阳光,或在夜晚骑行于灯火阑珊处,感受城市另一面的静谧与美丽。
而且,他们路线不拘泥于城市主干道,反而更爱挑战山路、乡间与林道,从平原到丘陵,从海边到高地,势要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处。
更令人动容的是,骑士们之间的凝聚力,在骑行过程中,强者会放慢脚步等候队友,新手则会主动请教技巧,即便是刚相识,“骑友”也能迅速变得很亲近。

为了推动更健康、正向的骑行文化,有些骑士也会主动参与公益骑行、环保骑行等活动,呼吁社会重视非机动出行的空间与安全,他们希望借由自身形象,打破“骑士即飙车”的社会误解,让骑行成为大众更亲近的生活选择。
“我们想用行动告诉大家,骑行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自律、更坚韧,也更懂得珍惜沿途的风景与陪伴。”
据了解,国内的骑士组织,每个月都会组织长途骑行,而且也常受邀参与各地的骑行嘉年华,在骑行圈中建立起口碑与影响力。
在这个快速消费、速成焦虑的时代,他们以最原始的方式,双腿与铁马,提醒我们,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从来不是速度,而是热情与坚持。

刘荣华(48岁):
我从15年前就开始接触重型摩托车,当初是一眼相中,特别购买一辆摩托车回来,起初,觉得摩托车太重了,没有体力去锻炼,于是帮它放在一旁。
后来,孩子在长大经过接触后,爱上了这项活动,而我也跟随孩子,再次投入到这项活动中,开始体验到当中的乐趣,尤其是,摩托车与开车看到的视角,是不相同的,所看到的风景,也会与众不同。
从一开始到至今,我至少投入了接近60万令吉购买重型摩托车,这还不包括加装费用,我感到幸运的是,太太不仅没有阻止,也会一起参与同行,4名孩子也受到自己影响,喜欢这项活动。
我想表达的是,骑行并不如大众印象中危险,只要保持队形,不要乱飙车,其实相当安全,意外发生率是相当低。
至今为止,我已经前往欧洲、新西兰及汶莱展开铁马行,之后我已经规划了前往印度的路线,年杪则打算到香格里拉,但我未来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征服喜马拉雅山脉,在那里留下我的足迹。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