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6:43pm 11/09/2025

星洲人族群印记

星洲人族群印记

《岁月长河,溯源之行》系列 | 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 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

《岁月长河,溯源之行》系列,将于每月11日与读者们见面,此系列专题由星洲日报特约记者:王亮杰负责撰写。

34岁的王亮杰是森州文史工作者、收藏家及研究者,其对于文史领域的热情,堪称为兼具现代视野与传统情怀的文化传承者。

ADVERTISEMENT

(已签)NS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
1948年,森州政府英裔高官在旧州政府大厦前,与森美兰最高统治者端姑阿都拉曼、四大酋长及各族领袖代表的历史性大合照。李鸿裕(第二排左三站者)是马来亚迈向独立前的森州议会受委华裔代表,后排右四站者为张坤清医生。

甲必丹李三辞世之后,所遗留下的10多名子女之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第九子──拿督李鸿裕(Dato’Lee Fong Yee)。他脱颖而出,不仅继承父亲的产业,更在政治、教育与社会事务上发挥影响力,成为芙蓉第一名华人议员。李鸿裕延续父亲的胸怀,积极推动与其他显赫家族的联姻,以巩固并拓展李家在森州的地位。

作为李家第二代的中流砥柱,李鸿裕生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11月9日,祖籍广东梅县松口堡横山乡。4岁时,他随母亲杨兴娘移居马来亚芙蓉。1903年,年仅10岁的他便痛失父亲。李鸿裕自幼接受英文教育,14岁入读圣保罗英文学校,19岁毕业,同时兼习中文,对家乡先贤事迹与地方掌故亦瞭若指掌。

毕业后,他先在政府部门任职,仅半年便转而投身种植业与矿业,凭藉勤奋与毅力,逐渐白手起家。据资料记载,他与李鸿茂曾在芙蓉合资创办“南天游艺场”,后于1936年转售予龙连寿经营。李鸿裕为人勤勉,凡事亲力亲为,国事社会事皆投入心力。

(已签)NS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
李鸿裕与邓金娘结婚沙龙照。

参与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

二战前夕,李鸿裕参与芙蓉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除捐出巨款外,亦复任常委三年,并参与自由公债的相关事务。

1947年7月30日,森美兰梅江五属会馆与芙蓉启华学校在礼堂举行茶会,庆贺经理兼董事长李鸿裕荣任芙蓉市政局议员。会馆主席朱德粦盛赞他热心社会教育。李鸿裕在致词时表示,启华学校建校一事,他时常与当局接洽,亦曾陪同接见英国教育调查团。如今蒙委任为市政局议员,责任重大,唯恐难以胜任,因此希望各界匡正。8月16日,森美兰中国青年益赛会亦为其举行庆贺大会。

1949年,李鸿裕与林杞祥同获委任为森州华人参事局议员。梅江五属会馆与启华学校再度联合举办茶会庆贺。席间,锺镜筹、林梦梅、廖春华、李棠盛等人皆盛赞二人服务社会,对教育、慈善、公益均不遗余力,并赠送“实至名归”与“维护侨益”牌匾以资表彰。同年12月,原本是华济医院的五位受托人,其中拿督黄益堂、郑生郎及侯三来已逝世,仅剩黄机轩及林泽民。李鸿裕、黄能桢及黄和谋获得议会表决,补上三人之缺,组成新的五位受托人。

(已签)NS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
李鸿裕获森美兰最高统治者受封为太平局绅。

获赐封太平局绅

1950年9月,李鸿裕获森美兰统治者严端端姑阿都拉曼赐封太平局绅,各社团设宴庆贺。同年3月,他亦被任命为芙蓉树胶牌照局民政事务官,并兼任森州及马六甲劳工部副委员。

1950年,张坤清医生主导成立森州马华公会,李鸿裕为创会元老之一。1951年8月11日,他当选为第二届森州分会会长。任内,他与陈明福、陈晋祥、邱克遗、李秀裕、林邦谦、丘宝钦等人组成委员会,筹划购地与建新会所。

当马来亚独立党(Independence of Malaya Party)准备在芙蓉设立据点时,他亦与Dr. J. Samuel等人成为召集人,并在森州马华公会会议中决议支持独立党。

1953年5月12日,李鸿裕在森州马华召开紧急委员会议,表明下届不再参选,愿将机会让予贤能。6月14日会员大会上,他仍获315票支持,但最终由李秀裕以344票当选会长。虽最初被委任为福利组主任,但李鸿裕后来要求辞去职务,获得议决批准,并且由石聪前及叶料水接任。

1952年1月21日,母亲杨兴娘病逝,享年84岁。丧礼于芙蓉沉香路门牌214F独立洋楼举行,因李鸿裕交游广阔,出席丧礼的亲朋戚友、社会贤达不可胜计。

(已签)NS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
1973年,李鸿裕受邀出席为申达央华人义山举行剪彩开幕。

荣获森州“最高荣誉勋章”与“杰出奖章”

1953年10月17日,在森州严端端姑阿都拉曼、选举总监东姑阿都拉曼、森州英国顾问薛柏、森州州务大臣及森州华民政务司植臣等人的见证之下,李鸿裕、张坤清及杨赐龄等人在芙蓉市政局议事厅举行州议员就职典礼。

在就职典礼上,严端致词:“今日是森州芙蓉的一个新纪元,这一个历史性的集会,开始了以民主制度的产生,芙蓉市议会是政府训练人民一种管理政治的方法,给予人民有一个学习真正民主的好机会。任何一个组织的工作之成功,全靠合作,在管理本市的工作,是需要议员们的合作和努力。市议员是人民选出来,而代表人民的,故对于一切党派,应该捐弃观念,和私人的成见,而以芙蓉市的利益为前提。”

同年,他荣获森州“最高荣誉勋章”(DCM)与森州“杰出奖章”(Pingat Pekerti Terpilih,简称PPT),森美兰琼州会馆除了设宴庆贺该会馆总务韩球丰、董事陈世英等人荣任首届民选芙蓉市议会议员,也邀请李鸿裕及莫清作为嘉宾,庆贺荣获封勋。并且准备了一块牌匾“大众同钦”赠送给李鸿裕。

1954年,以森州巡回法庭庭长为首的包含40名机关首长及各民族人士所组成的芙蓉监狱巡视局人员中,有六名是华人,其中一位便是李鸿裕。而芙蓉圣保罗校友会也选出芙市政局议员潘奈耶为会长,副会长为李杰祥。

1955年,森美兰篮球总会举办“李鸿裕盾”小学校际篮球锦标赛,参赛队伍包括芙中、振华、圣保罗、三民及马华。

(已签)NS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
森州马华公会及中华总商会在矿务会馆联办庆贺李鸿裕、林杞祥、李致祥和张坤清等人膺勋大会之合照。

严端华诞赐封拿督

1957年8月23日,严端庆祝62华诞,赐封三人为拿督,其中李鸿裕为唯一华人。梅江五属会馆与启华学校设宴庆贺,并赠“德高望重”金匾。

1958年,受最高元首赐封指挥使──JMN勋衔(护国功臣勋章)。同时,梅江五属会馆也在礼堂召开会员常年大会,并且一致通过敦请李鸿裕为该会馆永久名誉会长,以资领导。

1959年,李鸿裕荣膺国会上议院议员、同乡张湖庆受严端封为太平局绅,李杰祥及黄龙庆医生荣膺严端颁赐PJK勋衔。森美兰中华总商会、梅江五属会馆、广东会馆、启华学校、芙蓉小贩公会、无不设宴庆贺及赠送匾额。

担任广东会馆会长的叶茂达,提到李鸿裕虽然退出政坛,息影林下,但是其宝贵经验及学识,州议会特别推举其为本邦上议院议员,乃是当地华人民族殊荣。在森美兰中华总商会的盛宴中,李鸿裕代表其他受封人士上台致辞说:“他们的成就即是全体华人的成就,寄望大家一本过去的团结精神,多多合作,齐心工作,使本州更加繁荣,更加进步,我恳请大家能够尽量指教他们。”

(已签)NS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
李鸿裕在森州梅江五属会馆致词。

继任国会上议院议员

1962年8月22日,身为州上议院议员的李鸿裕任期将告满。在27日,森州立法议会会议中,李鸿裕再次被提名,最终成功蝉联上议员。李鸿裕自被选为上议员,服务精神良好,在州议会会议中受到赞扬。

后来,梅江五属会馆设宴庆贺,李鸿裕致谢词称:“今晚蒙会馆及启华学校联合设盛大宴会庆贺兄弟,隆情厚意,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兄弟此次得蝉联为国会上议院议员,不是个人的光荣,而是我们华人的光荣,希望同乡加倍团结互助,为国家社会教育而努力。”

广东会馆亦设宴庆贺,副会长莫琛致词,对李鸿裕作出肯定:“拿督李平日为社会,为国家为民众服务丰功伟绩,遐迩皆知,因为拿督李在森州数十年来始终以爱护人民,拥护联盟,使华、巫、印三大民族,如三位一体,和睦相处患难相扶持。尤其是对我们华人,不分贫富不分男女阶层,部分男女老幼,如有困难一一有所请求者必不竭诚帮助,有求必应,是以为政府所倚重。拿督此次荣膺继任为国会上议院议员不只是我们广东人的光荣,换句话说是我们华人的光荣!”

之后,在莫琛、副会长杜书荣及总务崔伟权的见证之下,赠送了一块匾额“步步高升”给李鸿裕作为纪念。

(已签)NS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

(已签)NS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助申请拨地作华人义山

1968年,芙蓉华济公会鉴于亚沙华人义山墓地均已告满,无地可以安葬,必须向政府申请迅速拨地应用,通过推举李鸿裕、李致祥、谢元癸、黄源清及陈世荣等五人,负责进行,向芙蓉县县长及森州州务大臣请求。

1970年1月15日,时任华济公会会长李致祥去函州议会。最终于8月29日获得土地局批准,将芙波路八哩路旁109依吉土地,充作华人义山用途,既申达央华人义山。1973年9月2日,申达央华人义山举行开放典礼,李鸿裕获得邀请,以贵宾主持开放仪式。

(已签)NS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
李鸿裕

一生担任要职无数

李鸿裕一生担任要职无数,曾任森州马华主席、梅江五属会馆会长、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启华学校董事长(1937–1974)及森州青年益赛会会长。同时,也在雅言俱乐部、电车商行、坤维女校、正化女校笄民众学校等担任职务,且多连任。在华人接生院及华济医院,均为董事。在客属公会及广东会馆,均为筹备委员或主任。亦出任树胶牌照局、矿务限制局议员,以及和合巴士有限公司董事长,可谓“贡献卓著,贤者多劳”。

其中,在他担任启华学校董事主席期间,校长为方剑魂及杨国华。李鸿裕掌权期间被视为启华学校发展进入最迅速且最辉煌的时刻,无论是硬体设备的提升,还是在学生学术与课外活动方面,该校都屡创佳绩,赢得了各界高度的评价,成为跻身“九州”的名校行列。

1977年7月9日,年迈的李鸿裕辞世于芙蓉沉香老家,享年84岁。其墓碑谥号为“德厚逸聪”。

当时特刊如此评价:“拿督居芙蓉数十年,对政事多建设性建言,施行后不居功张扬,深受政府倚重;对社团、慈善、教育亦多所赞襄,因而广获爱戴。其一生忠诚待人,和平处世,获致崇高地位与荣誉,堪称李家千里驹。”

(已签)NS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
从左至右,分别是李杰祥、李鸿裕及张湖庆。
(已签)NS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
1952年杨太夫人(杨兴娘)出殡旧照。
(已签)NS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
1958年,在卢筱文及陆景隆的陪同下,李鸿裕夫妇出席润明学校图工展览会开幕典礼。
(已签)NS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
李鸿裕出殡当年,许多人纷纷送他最后一程,场面轰动。
(已签)NS第七章(二):甲必丹李三与拿督李鸿裕:一个华人家族在南洋的百年风华
李鸿裕出殡当年,许多人纷纷送他最后一程,场面轰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