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组屋

(新加坡13日讯)“如果卖掉餐馆,我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73岁的杨美玲眼眶微红说道。 《8视界新闻网》报道,杨美玲与73岁丈夫方清发在三巴旺的安德烈道经营娘惹餐馆已有16年,从盛年做到鬓染霜白。 他们的餐馆曾经门庭若市,但在疫情过后,餐馆从热闹变得冷清,生意一落千丈。 他们决定卖掉组屋,搬到餐馆楼上,把所有的时间、感情与积蓄,几乎都押在了这一张张餐桌上,但生意仍不见起色。 方清发感叹:“我们没地方去了,继续生意除了热忱,也是没有选择中的选择,我们别无选择。” 杨美玲坦言,她每天都担心如果结业,他们应该怎么办,甚至一度想要轻生。 生意大跌导致他们陷入窘境 方清发与杨美玲于2009年创办这家餐馆,全盛时期雇有7名员工。然而疫情过后,生意暴跌60%至70%,客人寥寥无几。 “最糟的时候,一天只有一两桌客人,甚至完全没有客人来。” 两人原本卖掉他们的三房式组屋,申请了预购组屋,本以为能于2025年4月入住。 没想到,组屋延迟竣工,碰上他们长时间生意不好,原本用来购买新家的钱都投入了餐馆。不仅如此,他们的积蓄和每个月的退休金也都用来维持餐馆运作。 如今,新房子快要建好,他们却已经没有钱缴付余款。 “过去一年为了撑下去,我们还向六到七组贷款人借钱,现在还欠大概2万元(新币,约6万3475令吉)。” 杨美玲说,他们曾向国会议员求助,想要申请租赁组屋,但因他们是公司董事而被拒。 如今,他们就住在餐馆楼上,而餐馆也不是说要卖就卖得掉的。“如果我们放弃餐馆,就连睡的地方都没了。” 晕倒醒来继续煮 因为客人还在等 杨美玲每天清晨7时起身,备料、煮菜、招待客人,直到晚上11时餐馆打烊,一天工作超过12小时。 长期劳累让她身体吃不消,多次在厨房工作期间突发晕厥,甚至曾在顾客面前昏倒数次。 她苦笑道:“有一次我在厨房煮菜,突然眼前一黑,整个人倒下。醒来后,我又继续煮,因为客人还在等。” 长期的身体与经济压力,让杨美玲情绪陷入低谷。“我真的很累,有时晚上会想,不知道明天还要怎么撑。” 方清发则在多年前曾患心脏病入院,如今都在厨房帮忙、端盘、收账。 “我们没得选择。我们必须继续做,因为如果停下来,就什么都没有了。” 但对他而言,最心疼的还是妻子。 “她是我的支柱,如果她走了,我也撑不下去,因为她是餐馆的灵魂人物。”
14小时前
1天前
4天前
(新加坡8日讯)组屋单位昨天发生火患,疑点燃物品惹祸,导致卧房被焚毁,母亲带着两孩子逃生,哭着到邻居门外求助。两孩童过后送院观察。 这起火患发生在昨天下午约1时20分,地点是义顺的一座组屋,失火单位位于二楼。 《新明日报》接到公众通报,指现场浓烟滚滚,惊动大批民防和警员到场。 记者下午约3时抵达现场,当时火势已被扑灭,组屋也拉起封锁线,警员在场维持秩序,空气中充斥一股烧焦味。 据观察,失火单位门口焦黑一片,后方窗户碎裂,墙面被灼烧起泡,楼下地面则散落大量玻璃碎片;3楼外墙也被波及熏黑。 失火单位隔壁邻居菈妮(49岁,清洁公司主管)回忆事发时的混乱场面,仍心有余悸。她受访时说,当时她在楼下等车,突然听到有人高喊“起火了!”。 菈妮赶紧上回二楼查看,看到失火单位的邻居带着两个孩子冲出来,对方边跑边喊着“火(fire),对不起(sorry)。” “到处都是浓烟,迅速扩散到我门外,我也赶紧跑下楼。” 邻居守望相助疏散、灭火 另一侧的住户郑女士(42岁,保险业)则说,失火单位的女住户抱着孩子,哭着来门前求助。她立刻通报当局,随即让女佣先推着坐轮椅的母亲下楼,然后再请邻居带两岁幼女撤离。 “我拿了灭火器交给其他居民帮忙灭火,我去关掉电源和门窗后也跑下楼。一路上看到有年长者和小孩,我就帮忙他们撤离。” 另一位居民卢先生(75岁,退休人士)告诉记者,事后看到两名孩童在组屋楼下吸氧,随后被送往医院。 据了解,失火单位内住有7人,包括2名家长和5个孩子,事发时在场的母亲和两个孩子及时逃出。母亲事后惊魂未定,在亲友陪同下在附近休息。 组屋在下午近5时解封,除了失火单位,并无其他居民受到严重影响或财物损失。 源头疑是卧室点燃物 新加坡民防部队行动迅速,7分钟后到场,10分钟后扑灭火势。 民防受询时指在下午约1时20分接获通报。抵达时,二楼一间卧房正在起火燃烧,民防人员用一支水枪入屋灭火。 事发时单位内有3人,在民防人员抵达前已自行撤离。基于安全考量,当局也撤离了约50名居民。两名失火单位的住户因吸入浓烟,送往医院治疗。 初步调查显示,火患相信源自卧室内某个点燃的物品。失火原因仍在调查中。 尚穆根吁国人 加强消防教育 新加坡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于下午4时半左右抵达现场,了解火患详情并慰问受影响居民,随后进入失火单位查看受损情况。 尚穆根说,单位内的两名孩童正在留院观察,相关团队也为一家人安排了临时住所。 “最重要的是人没事,他们后续装修费用和其他问题,也会跟进协助。” 尚穆根也指出,新加坡国人对于消防教育仍须加强。该国有大量组屋,火患也在所难免,厨房明火、垃圾槽的易燃物、行动辅助工具电池等,都是导致失火的主要因素。
5天前
(新加坡5日讯)被遗弃在电梯口的行动辅助工具不知何故起火,导致一座组屋断电,200居民漏夜紧急疏散,4人吸入浓烟送院。 《新明日报》报道,这场火患于昨晚11时15分左右,在宏茂桥4道第641座组屋发生。 住在对面组屋的杨女士(57岁)指,火患让整栋建筑物陷入漆黑一片。 记者赶到现场时,火势已被扑灭,当局至少出动2辆消防车和2辆救护车。 据观察,组屋8楼走廊的外墙留下焦黑的痕迹。整座组屋因火患断电,陷入一片漆黑,楼下挤满了紧急疏散的居民,也有附近居民驻足围观。不少行动不便的年长者,和抱着婴儿的母亲在楼下等候。 记者今早再次走访,8楼住户黄女士(71岁)透露,她使用超过4年的行动辅助工具 (PMA)因故障电池无法更换,于是将其丢弃在电梯口超过半年。 她说曾通知清洁工协助处理,但PMA依旧停在该处,期间还有人把垃圾丢进篮子内。+ 黄女士说:“我因为细菌感染后腿部无力,才骑PMA。昨天警察来敲门,我才紧急疏散。” 她也提到,被遗弃的PMA虽装有电池,但相信已没电。她怀疑有人恶作剧纵火。 新加坡民防部队今早在脸书发文说,一辆停在8楼电梯口的PMA不知何故起火。 消防员接报后赶到现场,使用一支水枪灭火。约200名居民紧急疏散,有4人因吸入浓烟被送往新加坡中央医院。 起火原因仍在调查中。 8楼单位 断电超过12小时 有居民透露,火患发生后,他们一直待在楼下直到凌晨3时才获准返家。据透露,当时一片漆黑,居民需走楼梯回家。 今早其它楼层的供电已陆续恢复,不过8楼的单位则持续断电,至今已超过12小时。 相关人员也在现场展开维修。 居民惊醒摸黑下楼 突然断电,有居民惊醒后昏昏沉沉冲下楼。 家住4楼的陈女士(69岁)告诉记者,事发时她还没入睡,家中突然断电导致一片漆黑。 她和丈夫用手机照明,并叫隔壁邻居赶紧出来,一起走到楼下。 住在同层的胡女士(71岁)则表示,她因身体不适,喝了咳嗽药水后已经就寝。不料突然发生火患,她必须紧急撤离。 “当时一片黑暗,我就昏昏沉沉地沿着楼梯,从4楼走了下来。” 义顺组屋客厅PMD凌晨着火 一辆放在组屋客厅的PMD今天凌晨突然着火,导致义顺组屋40居民紧急疏散,单位内的4人也因吸入浓烟被送院。 义顺44街第475B座3楼的一个单位今天凌晨2时许也发生火患。 记者今早走访发现,事发单位的客厅被熏黑,地上和走廊也满是灰烬。 一名住在10楼不愿具名的居民指出,他昨晚接到房东通知慌忙逃到楼下,当时还能看到浓烟不断冒出来。 “虽然我们住在高楼,但浓烟还是导致屋内的灰烬很多,我打扫至清晨6时许才结束,今天也没法上班。” 失火单位的住户则婉拒受访,仅称无人受伤。 4人送院 新加坡民防部队受询时指出,火患涉及放在单位客厅的个人代步工具(PMD)。民防人员迅速灭火,大约40名居民疏散,4人因吸入浓烟被送往新加坡中央医院。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火灾很可能源于客厅内的个人代步工具。 民防部队提醒民众,为防止类似火灾,公众切勿购买或使用非原装电池为代步工具(包括个人代步工具和电动辅助自行车)供电。同时,也不要在长时间在夜间充电。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新加坡12日讯)盛港双尸案发生后,当局派人清理以及为受影响的单位油漆,岂料天花板又开始渗出血水,让住户忧心不已,担心需要再度搬离。 《新明日报》连日报道,本月6日下午,一对父女被发现死于盛港东大道第324D座组屋的8楼单位,父亲已化成白骨,女儿则陈尸客厅大门旁。 揭发命案的是7楼住户,一名七旬妇女因客厅滴水并散发恶臭,于是找儿子来协助清理。由于臭味久久无法消散,他们于是报警。妇女也因无法忍受家中的异味,暂时搬去和儿子同住。 妇女的儿子曾先生(44岁,广告商)昨天受访时透露,当局两次派人前来,到母亲单位及事发单位进行清理和消毒工作。“当局也安排工人为天花板重新上漆。” 虽然如此,家中的臭味依然无法消除,曾先生的母亲只能在家中点燃大量的甘文烟除臭。 不过,更令曾先生担忧的是,过去两天来,天花板重新开始出现血水。 “母亲9号才搬回来家,但我发现天花板又开始出现些许血水,之前工作人员来清理的时候,也说肯定还会再渗透。” 他透露,当时工作人员曾表示,如果血水再现时,就联系他们来清理,同时也要求他将所有窗户打开来确保通风。 “其实我不是不想开窗,但楼上单位的臭味还是很浓烈,开窗后只要有风吹,味道就会飘进来。如果天花板的渗漏问题一直无法解决,难道母亲又要收拾行李搬走吗?” 盼当局为天花板进行防水 曾先生说,他一再要求当局尽快展开修复工程,也愿意配合,将天花板敲掉后,再做一次防水工程,希望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记者走访曾先生的母亲单位时,天花板确实出现一条细微的红线,家中也弥漫着甘文烟的味道。 装修业者:天花板防水层或已破裂 受访的装修业者卢慧慧(44岁)向记者指出,倘若血水渗透到楼下,按照情况来看,天花板的防水层或已经破裂。 她说,如果没有任何外在因素,防护层可以维持数十年或更久,但有时装修时会钻孔,甚至是附近有工程,都可能导致防水层因震动而被破坏。 她说,根据上述情况来看,相信血水已经渗透到洋灰内,需要重新敲掉,并再次重铺。 “当局采取行动需要时间,屋主其实可以考虑找专业的装修业者,为住家天花板做防水,来防止血水继续流下来。” 国大同窗:没听徐娜谈家人 徐娜过世的消息相继在大学同窗之间传开。 旅居美国的黄先生(48岁,IT从业员)告诉记者,他是徐娜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同窗,对她的离世感到十分意外。 他受访时说,徐娜留下的印象都是文静有礼,与友人聊天内容也围绕着与课业有关的程式设计或程式编码,从来没听过她讲述过自己与家人的生活。 “大学时期,我们这一群同学都是新加坡人为主,但当时我都不觉得她是新移民。毕业后,我们就没再联系。” 相关新闻: 盛港双尸案 同窗助寻徐娜户籍地 设立群组处理身后事 盛港双尸案引关注 居民疑:女儿伴父尸一个月饿死家中 盛港双尸案 警方寻找女死者亲属 盛港双尸案 | 女死者拥剑桥博士学位 国大同窗形容她博学多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