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老人

(欣斯代尔23日综合电)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名男子生前住在移动房屋,屋内甚至没有家俱,他也将割草机作为代步工具,直至他去世,人们才知他是一位隐形富豪。而男子他去世时,将380万美元(约1772万令吉)积蓄全部留给这个关系紧密的社区。 综合美国中文网报道,霍尔特于今年6月去世,享年82岁。他是欣斯代尔一个移动房屋公园的管理员,住在一个没有电脑和电视的单元里。 欣斯代尔位于佛蒙特州和麻省边境,只有4000多人口。据报道,霍尔特很少离开家乡,也没有车。人们经常看到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开着割草机去当地的便利店购物。 霍尔特最好的朋友,也是他的前雇主史密斯在他去世前不久得知,离婚无子的霍尔特进行了一项投资,并获得了380万美元的巨额回报。 史密斯称,他虽知道霍尔特心系社区,但从未想过他会将这笔钱全部留给社区,并指示将其用于教育、卫生、娱乐和文化。 史密斯评价道:“他似乎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但他想要的不多。” 据介绍,霍尔特在社区里很受欢迎,经常给别人打零工,但大多数居民不知道的是,他的收入远远高于他的生活支出。 镇选举委员会主席史迪奥里奥说道:“我想没人知道他竟这么成功。我知道他亲人不多,但无论如何,把遗产留给他居住的小镇……这是一个巨大的馈赠。” 社区官员正在讨论如何最好地利用这份礼物,并邀请各组织申请拨款。 欣斯代尔镇行政官林奇说,他们将“像霍尔特那样,非常精打细算地利用这笔捐款”。 据报道,霍尔特曾在海军服役,喜欢收集历史书,以及亨德尔和莫扎特等作曲家的唱片。他曾任一家谷物加工厂的生产经理,在数字时代到来之前,他热爱理财读物,并给一家通信共同基金投资。 霍尔特的姐姐、81岁的艾莉森表示,她的弟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不浪费钱和投资的重要性。 她介绍说,霍尔特有阅读障碍,他可能觉得这让他们作为教授的父亲失望,因此把所有这些钱都存起来是一种证明自己的方式。 艾莉森称,霍尔特向来奉行低调原则, 认为高调行事只会惹麻烦上身。 她说道:“我只是觉得很难过,他从未自己享受一下。”
2星期前
3星期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这日的天气阴阴的,60岁的老张和62岁的老李依旧在公园里慢跑着。这一天的他们比往常的每一天都要沉默。 老张的身体一向强健,他遥遥地跑在前头,头也不回。 “不就是仗着自己比我年轻两岁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老李喃喃自语,腿下的步伐丝毫不被影响:“跑这么快,小心像老六那样早早到天堂去拿号码牌。”语毕,老李顿了顿,摸了摸沿途的树木:“算了,这种不吉利的话还是收回吧。Touch wood。” 这是老六教他的。从前老六说:“但凡说了些不吉利的话就要赶快touch wood,这样就可以甩走霉运,让那坏事不真的发生。” “你在干什么?”老张不知道什么时候调的头,跑回到了老李的面前。 “你管我干什么?不是跑很快?回来做什么?”老李赌气似的说。 “我忘记了啦,你没有提醒我,叫我慢点。” “……” 这种事情平时都是老六在做。他虽然年纪最小,却像是这三人老年跑步组的组长,负责组织三人一起跑步、寻找话题、活跃气氛,以及协调彼此的步伐等。 他们三人都是小区里的单身汉,相识于一场 “关爱独居人士”的社区讲座。那一次,老六得知另外两人与他住得相近且都热爱跑步,于是组了个群,相约每天傍晚到公园去跑步。从前老六说:“嘿,每天见一面多好,不然我们这种单身寡佬,哪一天不小心死在家里了都没人知道啊!”而后,他摸了摸身后的木椅子说:“Touch wood,touch wood。” 彼时的老李和老张都觉得他说的话既不吉利又不搞笑,嫌弃得很。可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话居然还有些道理。 就在一个星期前的傍晚,老六罕见地没有出现在公园的集合点上。老张和老李在群里多次“呼叫”他,他都没有回应。两人等待不果,于是决定自己上门去探个究竟。他们三人间有彼此的住家钥匙,如从前老六说的:“以备不时之需。” 那日打开房门后,老张和老李看到老六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像是做了个美梦而不愿意醒来。经过多次的呼唤,他们才意识到老六去世了。大概是从前一晚开始吧,他在自己的床上沉沉地睡去就再也没有起来。“这不应该啊……他还那么年轻,小我整整7岁啊……”老李回过神后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然后他们报警、叫救护车。医生说:“他走得很安详,没有苦痛。” 活着的两人拿着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为老六举办了一场还算体面的丧礼。 “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入土仪式那一天,老张如是说。 从此以后,三人老年跑步小组就只剩下老张和老李。他们俩没有再在群里说过任何一句话,却异常有默契地依旧准时出现在跑步的集合点上。只是如今没了老六的督促,老张常常忘了要跑慢一点等等别人,而老李也常常缺乏动力跑快一点追上前面的人。 相关文章: 蝎子/小贩的女儿
3月前
5月前
想当年,在政府部门工作,白天忙公务,夜晚还时常要熬夜;退休前几年,必须兼顾培训的责任,除了日常的工作,平均每个月都要出外几天开会和培训。 在外公干的饮食相当丰富,一天吃好多餐,工作的节奏紧凑,经常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又缺乏运动,体重一直增加,美其名是发福了,其实健康正渐渐走下坡。 退休时已60岁,不舍得告老还乡,还去修读硕士课程;老年人读书好辛苦,像老牛拖破车,一拖就拖了4年。后来终于考取了硕士学位,本想更上一层楼,去考取更高的资格,希望可以再战江湖,却发现身体承受不了。 经过专科医生的鉴定,骇然惊觉自己患上严重的眼疾,还被令人担忧的脂肪肝给缠上了,其他的血检指数大多不合格,难怪常常神不守舍,一直打呵欠。 当年64岁的我,赶紧揽镜自照,好好的端详自己一番。 哎呀!身体超重、挺了个大肚腩、精神涣散、两眼呆滞、头发快掉光了,真是个糟老头呀,还笑问妻子:“镜子里的那个老阿伯是谁呀?” 以前答应过妻子,退休以后要开车载她到各州去游山玩水,携手看夕阳,这美丽的诺言恐怕要落空了。 从小学到大学,读了20年书,毕业以后工作了三十多年,算来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就像夕阳的余晖,慢慢在天空中消失。 既然孩子们都已长大,功名利禄也已失去了光采,该是时候放下一切,过自己想过的日子;种花种菜也好,游山玩水也好,吟诗作对也好,做环保搞慈善也好,大可随兴消磨,去追逐另一道彩虹。 妻子觉察到我的困扰,在她的劝导和两个女儿的鼓励之下,我思想豁然贯通,立志要过一个更积极的生活。写了一首唐诗安慰自己: 解甲归田乐,当官琐事多。 流年难逆料,暮岁任消磨。 我先培养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每晚9点半睡觉,早上5点半起床,6点与妻子到小河边散步,下午在家里看视频,练习有氧健身操。 妻子对我的要求很严格,特别注重我的饮食营养,本来在家每天的五餐变成只有三餐;平时的茶点、夜宵一律取消,零食更是免谈。饭桌上再也看不到我爱吃的烧肉、糕点、冰淇淋和巧克力,只有米饭、青菜、瓜果、豆类、清水和少许的鱼和肉类;爱不爱吃不重要,反正只要有益健康,有什么吃什么就对了。 每餐只提供七分饱的食物,要多吃一点也没有;下午固定小睡半个小时,黄昏6点之前吃晚餐,过后就不吃了,要是饿肚子,便喝水充饥。 我定期做健康检查和看医生,时常要去医院报到,小病吃药、大病开刀,务求身体指数达到健康指标。 体重减轻14公斤 今年我已67岁,3个月前开始以跑步代替有氧健身操,没想到越跑越沉迷,花了不少钱去买新款的智能运动手表和运动鞋,感觉自己突然年轻起来。 每当穿上跑步鞋,好比一匹雄赳赳的战马,急不及待的奔向沙场;每天我都去附近的住宅区跑步,不理天气怎样,反正能跑的日子就是好日子,跑就对了。每一次我都想跑得更快,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跑到脸红脖子粗,跑到脚趾甲变黑脱落,简直一天不跑活不下去了。 蓦然回首,三年多的努力,已看到了成果:我的体重减轻14公斤,腰围缩小了10公分,便秘的烦恼没有了,困扰我十多年的脂肪肝也消失了。胆固醇、三酸甘油酯、血压、心跳和身体质量指数都已达到健康标准,精神状况良好,走路挺胸抬头,感觉比以前更有自信了。 没想到一旦改变生活方式,疾病都远远的被抛到后头,只要根据大自然运作的方向来调理,一步一脚印的去实践,身体真的就会恢复健康。 虽然我的年纪渐渐变老,好胜的性格却没有改变,看到年轻跑友如飞的跑过时,不禁也会火力全开的飞奔;我这老男人心态,还真令人啼笑皆非。 我打算自我检讨,多学习跑步的正确方式,调整好心率、配速、步频、步幅、呼吸、着地方式等等,多多向跑步前辈虚心学习有效的跑步法,不然一旦膝盖损伤或是心脏病发作,我可要跑向不归路了。 往后的日子,我要像一匹退役的老马,每天早上迎向晨光慢慢的跑,呼吸清新的空气,悠然自得的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偶尔也要停下脚步,闻一闻路边的花香,与跑友们打打招呼,我不再与别人争长短,只想快快乐乐的追逐岁月的余晖,健健康康的跑向每一天。
5月前
老,真是残忍无比的老贼,偷了明眸、皓齿、乌丝、健康、记忆力……但即使被誉为“中国司法之神”包青天再世,对此贼也无可奈何。遥想自己届知天命之年后,就开始踏上“染发之旅”,何曾不埋怨岁月催人老?但老,真得那么可怕吗? 世界卫生组积(WHO)定义65岁为老人的标准。可是,目前,不少国家包括本国都把法定退休年龄从55岁提高至60甚至67岁。若以退休年岁对老年人做分类与界定,那到底几岁才算老? 犹记得行管令实施前的某个下午,我和老伴在一家内部装潢、设计风格独特的面馆享用午餐。结账后,老伴压低声音怨道:“一碗普通汤面15块,太贵了!”我细声戏问:“如果和女朋友一同来吃,你会嫌贵吗?”“当然不会,女朋友不一样!”本想冲口而问,但看他那似真若假的神情,终咽下了未出口的“嫌我老吗?”,只瞪了他一眼。 翌日起床前,依日常惯例,他持着《唐宋名家词选析赏》,我背诵。突然心生一计,复习旧词时,我特意选诵冯延巳的〈长命女〉。“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如新人……” “喂,错了啦,乱来的!”“提醒你别忘了糟糠之妻,但见新人笑!”说完,我一跃而起,盥洗完后,一阵哈哈声间,出门晨运去了。 老,固然有年龄指标、体能状态之分,但最关键的是自我感觉。我和老伴相加已逾150岁了。但我俩无惧于老,各有各的爱好,也各有各的执着与缺点。朝夕相处,会如影随形,会争吵,会和好,把彼此的命运紧紧缠绕。 与其自觉日渐衰老,钻入蜗牛老壳自怨自艾的,不如保持活力与幽默风趣,潇洒生活,视退休为第二个人生的开始。我俩仍积极规划学习。学习领域大不相同,惟一相同的是从唐诗宋词中探看百味人生,共老乐享千年修得共枕眠。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当年搬来这里居住,它就在了——屋前小路的尽头,一个转角处,离我家房子只有一箭之遥。我在这里落脚快30年,它的年龄自然也超过此数。刚搬来时也没特别留意它,因为那时它还有许多同伴,后来它的友伴一一被主人砍倒,只剩下它卓然独立,坚守在这块土地上。 现在你看它,样子有点苍老,树身臃肿班驳,爬满蕨齿植物之类的不速之客。但它的枝叶繁茂,葱郁浓绿。每年二、三月,它满头浓绿的叶子就开始转黄,经多事的风一吹,就簌簌然落了满地。车子经过一卷,那落叶连附近住家的庭院都霸占了。可是不消几日,你看它叶黄了、落了,但是一转眼,它的枝头便冒出一簇簇鹅黄嫩绿的芽儿来。才一两天,芽儿就长成新叶,一大片、一大片地呈现在你的眼前,那种青翠欲滴的颜色,在在向你显示它的生机。 我还时常在它身上瞥见小松鼠窜高窜低的身影。还有夜幕低垂,偶尔出现的果子狸,不晓得从哪里爬出来,又要往何处栖身? 时光流转,时序更替,屹立在这里这么多年,俯视着朝阳升起、黄昏日落、夜色凄迷;聆听着风声、雨声、鸟声、虫声、早午晚的颂祷声。这大自然的变化,哪比得上凡尘俗事复杂、瞬息万变?在它眼底发生的事仿如昨日才发生,其中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令人黯然。 老橡树一一看在眼里 哪家发生什么事,哪家的老人不在了,它都一一看在眼里。除了那两家马来家庭还看得到新生代的延续,有儿童的笑声话语,其他几户的华人家庭基本上是一池死水,没有成长,有的只是衰老、凋零和孤独。其中有一家三口,做父亲的因病早逝,遗下母子二人,倒也平淡过日。谁料几年前的一个清晨,没有预兆下寡母竟暴毙家中,留下年轻的儿子不知所措,自此过着孤单、离群索居的宅男生活。 它对门的一户马来家庭,男主人两年前忽在自家门前干起买卖二手车的营生,后来越做越火红,连树底也泊满了车。这样一来,惹来树主人的不满。男主人不知是否压力过大,一个下午忽然晕倒,自此没醒过来。庆幸他的几个孩子都快成年,生意也就收档不做了。谁知过了十几年,女主人忽传第二春,做儿女的也大方忙着为母亲张罗,请大伙儿出席婚礼派对。 老橡树,如果没有外来的破坏,相信你依然会矗立在这里,惯看满城风雨,改变的只会是周围的环境与人事。你像充满智慧的老人,对一切淡然处之。但愿生活在眼皮子底下的人看到那坚毅不拔,学习笑看风云的勇气,毫无畏惧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6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