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文物馆
大柔佛焦点
建校百年创设 培华文物馆 铭记历史
(哥打丁宜31日讯)哥打丁宜“培华文物馆”,在万众期待下已正式开幕!文物馆是由培华华小的课室改建而成。参观民众可以随著培华华小建校101年的时光机“触景生情”,一起缅怀儿时的历史情景,也对当地华社的贡献有更深入的了解。 针对培华文物馆设立的缘起时,哥打丁宜培华华小校长李志伟受访时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披露,培华学校作为哥打丁宜第一所百年学府,其悠久历史与精神代代传承,历久弥新。 “为纪念和保存学校的辉煌历程,校方在庆祝学校99周年校庆时,提议设立文物馆。此举意在系统整理与保存学校的文献和历史遗物,以供后人了解和铭记。” 他说:“在庆祝百年校庆时,学校获得董事部、家教协会、校长和老师的支持下,再加上校友和善心人士纷纷解囊相助,共同捐资,最终奠定了文物馆的基础。并在今年10月20日当天正式开幕。” 李志伟指出,馆内珍藏了许多关于学校的历史文物,包括历任教师的事迹、优秀学子的成长故事等。文物馆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当代学子启发智慧的宝库。它连接了过去与未来,使人们在参观中感受到培华精神的浩荡,铭记学校的光荣传统,同时激励学子承接前辈志向,为未来奋斗。凡是进入文物馆的人,都会被学校百年的风雨历程所感动,对未来充满期许。 他说,文物馆在开幕后已经对外开放,目前为止,该校只接受星期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的预约。如果有兴趣来参观的公众,可以联络学校的任何一位老师或家协成员,在老师或家协成员的陪同下进行参观。 此外,他表示,该校也计划在未来的日子里,添加二维码方式的扫描系统。让其他友族在参观时,只要扫描二维码后,可以通过系统以马来文了解文物馆的资料与历史,进而提升他们对培华华小,甚至哥打丁宜一些历史的认识与理解。 培华华小董事长,也是培华华小校友的林德荣则指出,先辈们千辛万苦在1923年创立培华,从简陋的校舍到二战时期停办,当时还被占用为日军的制造弹药工厂,直到二战结束,先辈们立即复办学校,直到现在培华的7座建筑物,历史事迹和文物是相当丰富的。 所以校方为了保存这些历史,董事会决定打造培华文物馆,让学生和社会大众能够到文物馆参观,让培华的历史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来宾们可以细细地参观,了解培华一百年来的历史故事。 他表示,建立文物馆对该校可说是大胆的尝试:“学校经历数次的大水灾,一部分的文物及文献都已经被损坏及遗失。目前在文物馆内的一部份文物,也是由老师们向社会人士征求来的。因此,希望该校校友们如果有关于培华学校的文物或相片,也欢迎与学校联系,以便协助增加文物馆的收藏。” 他指出,文物馆内的收藏包括有培华华小及哥打丁宜的部分历史文物、相片及文献。如早期哥打丁宜居民赖以为生的橡胶及采锡米活动;哥打丁宜发生的多次历史性大水灾,包括2006及2007发生的百年大水灾,以及培华华小面对的水灾等等。还有哥打丁宜县华小的位置图、培华华小历届毕业生相片、培华华小早期的食堂、各种各样的古董、30年至90年代的历史图片及文献,以及现代化的书法、武术、二十四节令鼓及舞狮等角落等等,可是是一览无余。 家协主席赖昌廷则指出,通过历史珍藏诉说的故事,也让培华学校的百年历程得以复活,更赋予了它全新的意义,体现了学校百年来的传承与积淀。 他强调:“这座文物馆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激励着一代代培华学子在新时代继续前行,传承和发扬学校的精神与价值。” 副董事长兼校友林数皓受访时指出,培华文物馆收藏了仅千件学校百年来的文物和文献,更是传承校园文化、弘扬教有精神的关键举措。这些珍贵的物品和文献,包括老式教学工具、毕业证书、校刊、毕业纪念品、书法、奖状、老照片等,都是校园发展历程的见证。 他表示,特别是其中的两项收藏,既早期的董事部章程及校长聘书,都是以毛笔书写,最为难道。 他强调:“这是不能复制的历史,希望通过文物馆把更多的文物、文献与相片,带给大家。” 参与设计、图片影印、印刷及安装工作的前任家协主席兼校友陈汉忠则表示,当初接受这项工作时,认为是难得有机会协助母校的文物馆建设。但发现仅仅给予10天的时间完工,却是一个难题。 他说,由于之前有参与90周年校庆的筹备工作,他于是毅然接受了这项工作,并在短短10天时间,通过设计、印刷与安装工作,顺利完工。 他认为能准时完成母校所托,是回馈母校的一种最佳的做法。 他指出,“文物馆是专为培华学生设计的一种互动式历史学习体验,通过将历史文物与动态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前任副董事长兼校友岑敏龙则指出,除了协助文物馆的前期筹备工作,他也将已故父亲岑均福在1948年拍摄的大水灾相片及全部有关哥打丁宜市区的历史相片,全数捐献予培华华小,以作为文物馆的相片资料。 这些照片中有许多历史性的建筑物,包括旧巴士站、大钟楼、哥打丁宜大桥及邮政局等。
3星期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
创校101周年 培华华小庆五喜
(哥打丁宜23日讯)哥打丁宜培华华小日前举办五喜庆典,庆祝该校创校101周年和儿童节外,也进行精明课室一体机、特别室及文物馆开幕礼。 出席者包括:哥打丁宜教育局副局长罗斯兰、拉查里及再努林、士孟朱国小校长阿里夫、新山建集华小校长颜丽莲、马威华小校长范瑞娟、培华华小前任校长李东行、罗俊芳及陈昭喜、前任董事长黎华财、前任家协主席陈汉忠、新哥打华小董事长黄声正、哥打丁宜客家公会会长许炎廷等。 其他出席者还有培华华小董事长林德荣和副董事长林数皓、家协主席赖昌廷、校长李志伟、副校长苏健棱,陈梅端及宋友全等。 大会也安排热心人士江陈美珠、江竹金医生的代表江汉羽、拿督陈建丞、苏上伟、刘国扬、黄锦霞及林玩辉的代表王利文,为精明课室一体机及特别室开幕。 林德荣:感谢支持筹获逾100万 林德荣致词时感谢各界支持,让该校筹得逾100万令吉的建设与维修基金。 他表示,虽然数额与原定目标有落差,已足够让校方完成需迫切进行的工程,如更换雨盖篮球场屋顶、建新舞台和多用途活动中心、更换精明教学系统等。 他说:“校方在有限预算下也设立了文物室,除了让学生、家长和来宾了解学校的历史外,也缅怀和感恩先贤的创校和一路来的竭力守护,以及展示学校多年来的成就。” “培华学校虽然是一所百年历史的学校,但办学理念绝对与时并进,硬软体设备都跟得上时代,教师也是满怀的奉献精神。” 赖昌廷:101年来培养无数人才 赖昌廷致词时说,培华学校经过了101年的岁月,在风雨中慢慢成长,也见证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求知之路。 “学校不仅传承丰富的文化与知识,更培养无数优秀的人才。今天,我们不仅庆祝学校的辉煌历史,也庆祝每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他也希望每位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爱,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因为无论未来的路多遥远,心中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富。 李志伟:文物馆让大家了解校史 李志伟致词时说,培华学校已完成建设新舞台、翻新雨盖球场屋顶、打造多用途特别室、更换新篮球架的工程,并且更新精明课室一体机、打造科目特别室和文物馆。 他说:“培华学校今年101岁了,从当初简陋的校舍到如今的7座建筑物,也经历二战时期学校停办、充作日军弹药制造工厂、学校复办。” “校方为了保存这些历史,董事会决定打造文物馆,让大家了解学校100年来的历史故事,让培华的历史世代流传。”
1月前
大柔佛
大柔佛焦点
灵山宫办联欢宴会 筹募陈开顺文物馆建筑基金
(新山13日讯)新山陈厝港灵山宫举办了成立180周年纪念,玄天上帝成道日暨筹募陈厝港港主陈开顺文物馆基金联欢宴会,以筹措完成兴建陈开顺文物馆所需的200万至300万令吉建筑基金。
1月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耗时2年筹备 新山家具文物馆正式开幕
(新山28日讯)为了保留与传承新山家具业的历史及文化遗产,经过两年的筹备,新山家具文物馆于昨晚正式开幕。 该文物馆目前收藏了超过百件与传统家具相关的文物,包括锯子、磨、刷子、墨斗以及刨子。这些工具不仅是同行的珍藏品,更是被捐赠给文物馆以供展示和研究。 新山家具同业公会会长詹达显指出,新山家具产业经历数十年发展,从一个本地的小型手工作坊,逐步成为马来西亚重要家具生产基地之一。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意识到,许多传统的家具工艺与行业故事逐渐被遗忘,行业的文化价值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我们产生了建立新山首个家具文物馆的构想。” 他说,成立文物馆的初衷是为了保留和传承新山家具业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让后代有机会了解和学习这些珍贵的手工艺和传统。 他透露了筹备这个项目花费了两年的时间筹备。在这段时间里,团队积极地搜集了历史文献、老照片以及古董家具,并且广泛地征求了业内外人士的支持和建议,共同推动了家具文物馆的成立。 出席者包括新山家具同业公会永久荣誉会长孙中文、覃惠贤、张振森,永久名誉会长黄锡崇、拿督覃裕明、吴来财以及文物捐献者黄锡藩。 詹达显指出,家具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它还承载了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记录了从一代传到另一代的生活故事。 “家具文物馆不只是保存历史文物,记录家具业发展的场所,更是传承文化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 他指出,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背景下,家具文物馆能够为设计师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 他形容,通过文化与时代的结合,年轻设计师能重新诠释传统文化元素,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这也是新山家具文物馆迈出的第一步。 “家具行业不仅要创新和发展,更需要一个平台来保存历史记忆,传承和弘扬鲁班先师的精神,为行业的未来培育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与此同时,他也补充说,家具文物馆暂时不会对外开放,不过团队会向柔州的学府接洽,让中学生前来参观展开“走出校园”的户外研学活动。 另一方面,新山家具文物馆主席陈凯钜致词时透露,在过去的两年筹备期间,他和团队曾经前往槟州家具文物馆进行学习和交流,并且参与了拥有百年历史的鲁班行活动。 “我们也安排历史学博士同行,拜访新山家具业前辈,收集家具文物和撰写历史文案。” 他不仅参观了马来西亚的博物馆以了解如何保存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还自费前往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2月前
大柔佛焦点
眼明心亮
利亮时.会馆应积极支持研究工作
殷切盼望,会馆领导人在未来的岁月,能够重视研究的工作,并且能够持续的支持,把我国华人研究真正的建立起来。
2月前
眼明心亮
北马新闻
历史长廊穿越170年 圣芳济文物馆 记录校史
位于华盖街的圣芳济中学校园内,设有对外开放的圣芳济学院文物馆(SXI Heritage Centre)。走入其中仿佛穿越170年的历史长廊,让人一窥这所教会学校的历史轨迹
2月前
北马新闻
拓宽文化视野
陈亚才/马新的印度博物馆与文化中心
在我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印裔属于少数民族,要了解印裔的历史与文化传统,除了日常的接触,开放的博物馆、文物馆、文化中心等是重要的管道和平台。
4月前
拓宽文化视野
动力青年
【动力青年】乌鲁冷岳社区资源中心开启老街导览及 社区教育工作 我们都在为加影打工
庙宇不仅是祈求平安、趋吉避凶,也有着教化人心的象征意义。 在过去的农耕社会,庙宇连结起居民的日常生活,集结宗教人文甚至公断制裁的总和,时至今日,庙宇的角色有了很大转变。 乌鲁冷岳社区资源中心主任曾智霞说:“外地人来到加影,我们要展现的不只是各种生活样貌与文化,更希望他们的所见所闻,都是这座城市重要的基底,让人想一探究竟。” 刚刚正式注册的非政府机构乌鲁冷岳社区资源中心,从2022年开始于加影活动,以乌鲁冷岳社区文物馆为据点,开启加影老街导览和社区教育工作。 资源中心主任曾智霞说,一座庙宇就像是在地的博物馆,师爷宫是加影历史最久的庙宇,从庙宇出发的深度导览,让外地人更深刻了解加影。 “民间信仰多元,众神各显神通,但一般人较少注意到各家庙宇所供奉的神明,与先贤移垦拓荒历程有关,所以资源中心也投入研究师爷信仰,与不同的组织单位共同探讨,同时也与庙理事会合作,为师爷诞重新规划。” 除了首创把师爷漫画化,让民众了解这位本土神祇的事迹,还为师爷宫重新设计邀请函、戏台、乐捐单,也为庙宇做了参拜指南,举办庙会市集,各种设计都融入庙宇的特色,获得理事会的赞同,给予很大的肯定。 乌鲁冷岳社区文物馆馆长李腾说,庙宇创生核心是让民俗庆典知识与文化,透过设计的方式传递,以创新开放的方式产生影响力,吸引更多人一起开创,同时也让更多人成为文化传播的一分子,这就是多元参与。 投入研究探讨师爷信仰 传递本土神祇事蹟 “在过去一年多来,我们一直很注重传承,在筹备活动的过程中,资源中心很认真的面对信仰传承这个问题,而且用了一种新的方法,也逐渐影响年轻人去接受并了解。” “刚开始并不顺利,因为我们是用一种新的方式,为传统事物做转译及推广,但跟老一辈沟通与对接时并不容易,因为他们觉得沿用旧模式数十年都相安无事,何必要改变?” “所幸最后他们都愿意用开放的胸怀接纳,给予年轻人更多机会去展现,所以效果非常好。” “外地人来到加影,我们要展现的不只是各种生活样貌与文化,更希望他们的所见所闻,都是这座城市重要的基底,让人想一探究竟。” 曾智霞说,成立资源中心,也是已故前任馆长李成金老师的计划,李老师生前已就中心的规划和目标,拟出详尽的推行计划。 “我们现在整合不同单位的资源,在加影策划多项活动,都是在延续李老师未完成的工作。” 核心团队成员各司其职 逾30人志工团队谋策略 如今,资源中心加入彭贯铨、符苑桦及萧涟漪,核心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另外还召集了一个逾30人的志工团体,套志工团名言,大家都是“为加影打工”,出钱又出力,总是聚在一起出谋划策找省钱大计。 成员良好互动,也在引导更多人同行,了解社区教育的基础概念,也从中学习经营永续发展的方向。
10月前
动力青年
社团校园
适耕庄客家公会文物馆 接受台湾电台访问
适耕庄客家公会文物馆于日前完成,即迎来自台湾中央客家电台的访问,由该台主播黄玉美主持访问。
11月前
社团校园
北马新闻
记录与保存学校历史 培育学校打造文物馆
威北甲抛峇底培育学校三机构耗资近8万令吉,在校内打造“文物馆”,展示培育学校百年的历史过程及先贤们办校的点滴之余,也通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片与文献,记录马来西亚华教的发展史记,以及甲抛峇底的发展历程。
1年前
北马新闻
全国综合
颜丕永:展示重大事迹记载 青运大厦设文物馆
马来西亚青年运动(青运)总会长颜丕永指出,青运将在青运总会大厦设立青运文物馆,作为宣导、传播、推广及培训的工作。
1年前
全国综合
大柔佛焦点
刘镇东:改变公共政策看法 佛教界应多表明课题立场
(居銮8日讯)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认为,佛教应该能够接触更多公众,改变更多人对生命及公共政策的看法。 刘镇东今日在马佛青普照寺文物馆及 《曹溪一滴水》继程法师禅茶书画展开幕礼上,如是表示。 当年也是马佛青成员的刘镇东指出,这个国家需要有哪一些发展和建设都是政府最终拍板的,而这些都是政治工作者的工作。 他表示,希望佛教界可以有更大的关怀,而佛教对他的影响是对死刑的关心。 他说,国会已经废除了强制死刑,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讨论,不能纯粹参与却没有立场。 刘镇东认为,佛教界也应该要关注死刑课题,并且干预公共政策。 “例如气候转变也会影响每一个人,佛教徒应该对此有立场和看法,在文化和宗教的交流也一样。” 马佛青普照寺住持继程法师在开幕礼上透露,文物馆内收藏的佛像大多都是他从各地收集到的,他也希望佛友们若发现任何好的佛教界文物,都可以送到普照寺文物馆。 另外,在他本人的《曹溪一滴水》禅茶书画展中,也展出了约100幅作品。 继程法师说,这个展出集合了他和身边5名朋友合作的作品,包括和画家叶逢仪等人的作品。 他透露,这些作品也已经集结成册,并且希望通过书画展筹集更多资金,来协助文物馆的运作。 另外,现场也推介了继程法师学年谱(上册),继程法师说这是由一名台湾的朋友协助编撰,涵盖从他出生到30岁的各种资料。 他说,学年谱可以记录对历史人物重要贡献,他希望推动编写该学年谱,未来可以将许多高僧和重要人物的贡献一一记录下来,而本身的学年谱可以作为参考的范本。 大会主席拿督洪祖丰虽然无法出席,他通过影片向致辞者发言指出,佛教文物需要传承,包括佛教的思想、意境和内涵。 “简单来说,佛教文物扮演了传承佛法的角色,因此我们要重视佛教文物,保存过往的文物,也创造新的文化艺术作品。”
2年前
大柔佛焦点
大霹雳
加深了解务边发展 文明华小师生参观文物馆
务边文明华小五及六年级学生在校长罗志基、课外活动副校长陈铭君和班主任的带领下步行到务边文物馆参观。此项活动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务边百年发展的了解,透过展示不同年代的照片,见证务边的转变。
2年前
大霹雳
文艺春秋
十六/重返会馆
我曾好奇过古田会馆的一切。作为方言会馆,它堂皇壮丽地竖立在这座小镇,琉璃绿的楼顶,大门边的石狮,为小镇添加一缕古典的气韵。有几分庄严,几分浪漫,又有几分振奋。 那时候唯一上会馆的机会就是婚礼。偌大礼堂上方缠上柔情的音乐,绛红的地毯拉得老长,左右暖黄的灯光照着每一个来宾。天花板粉、白的挂纱从四面八方往中间集中,中心是一大束的气球。平日严肃的礼堂,在女孩眼中变成浪漫梦想,而现实中的礼堂,在振耳的音响下,嘈杂的人声中,再次重现历史中华帮开垦土地之热闹。 小学高年级也到过会馆。县里的华文作文比赛办在会馆,周围大大小小新村、镇的华小同学齐聚一堂,那阵容之浩大犹如古代科举。当时的自己却没有把心思放在作文上,她东张西望地观摩这大礼堂,作文没写好,倒是莫名地记住了礼堂左右两侧的柱子上的挂幅,其中一个是:我和子孙讲古田话,你呢?当时,倒是觉得这挂幅置于这礼堂多少有点突兀。 中学时不再喜欢去婚礼凑热闹,但对于会馆却依旧莫名向往。也许它宏伟的身影就给每一个古田子孙以最坚实的安全感吧。我想,我对它的记忆会永远停在中五那年。学校租用了大礼堂来给我们这些快毕业的学子办了一场谢师宴。3年过去了,还清楚记得当天下着大雨,缺席者不少,故礼堂显得空空落落的。那天我们踏上了那木制的舞台,在上面弄乐器并高歌。没有镁光灯,于是我们打开了手机的灯,明晃晃的挥手。夜的11时,仿佛在和礼堂说再见,又想是和白衣蓝裙的自己说再见。记忆中的这一切,最终遽然没了声响。 可是我没想到我又回来了,在绕了一个大圈后。出走于广告系的怀抱转向中文系,马来西亚华人史一门课要求研究地方会馆。于是与古田会馆重逢在雨落时节。在一个阴天的中午,我再次走进这座大楼。 诺大的会馆在平凡的午后静悄悄的。负责人放任我参观会馆。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它的生命,在看见一个个古田先辈的贡献被一张张剪报封印在玻璃展示柜里,黑白的老照片以及中国古田的手画地图……然后意外又瞥见那俩挂幅!时隔8年,原来另一个写的是:我在家中讲古田话,你呢?跨越时间的熟悉感让人心中泛起感动与敬佩。大门边的印度保安见我拿着手机拍照,便热情地建议。“你应该去那里看,那边的东西才有趣呢!”啊,我懂我懂,的确有趣!我不久前才去的,七条路文物馆,古田会馆的文物馆! 缓缓走出,恍惚中五的谢师宴就在昨天,那倾盆大雨才刚刚停下。走在大礼堂前的沥青路上,想起几周前册的傍晚,在文物馆采访几位会馆负责的先生,问及对于古田方言的未来有何看法。 方言迟早会没有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拖慢它的消失。我们在礼堂挂上挂幅,希望引起同乡对方言的重视。我们开过方言班,教古田子弟学方言,可是反应冷淡,又遇上疫情,最后不了了之。 先生的回答,让我在采访的当下有一瞬的失神。你可以看见先生脸上有多少的无奈,可是又有多少的坚持。先生们都不年轻了。我引以为傲、认同的福州人身分,这个籍贯,可到头来,却是自己也不了解的。我是个不懂方言的孩子。 转过身回望,古田会馆依旧屹立。风又扬起,树还轻晃,不觉中,雨细细的竟又下了。
2年前
文艺春秋
古城
庙堂之旅 | 估俚街峰山宫也是文物馆 来膜拜窥探苦力辛酸史
这是一间很特别的华人神庙,即是神庙,也是文物馆,在这里,您不只能参拜座主清水祖师等神明求平安,也能一窥早年码头工友的生活模式,了解先辈在这里当苦力辛酸史。
2年前
古城
周刊专题
【民间文物馆/05】民间文物馆,如何发挥功能、永续经营?
谈到华社民办文物馆的通病,陈亚才列出几点。第一,把所有心力投注在开幕,过后没有下文。第二,没有专人管理。第三,没有经费预算,接下来的经营、人员、活动开支都受影响。
2年前
周刊专题
更多文物馆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