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有面吃

报道/摄影:戴家恩 (芙蓉24日讯)位于芙蓉丽阳园的一家小摊“有面吃”,由一对姐妹花默契经营,从2018年起便扎根于这个社区。摊位虽小,却“藏面于心”,不仅让人吃出了面食的百般滋味,还吃出了满满的人情味。 顾名思义,“有面吃”主要贩售着各种面食,其中包括鲜香浓郁的鱼头米、辣爽过瘾的麻辣汤面、酱香扑鼻的干捞面、经典家常的猪肉粉及鲜味四溢的虾米辣面。 除了种类丰富的主食外,食客还能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面条,比如面线、冬粉、黄面、豆签、刀削面等,其中口感弹牙、面身顺滑的“拉渣面”更是百搭,无论是泡进汤里,还是拌上酱料都毫无违和感。 与妹妹一起经营面档的黄女士(50岁)受访时表示,档口张贴的“自创拉渣面”正是由此而来,旨在鼓励顾客“自创”,用拉渣面搭配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 她补充,所谓的拉渣面其实是哥罗面,至于为什么会取名“拉渣”,她自己也不大清楚,只是这种名字似乎特别吸引人。 不仅如此,姐妹花自制的酿料也深受食客欢迎,而她们从母亲那里学来的自制辣椒酱更是让人回味无穷,连食客都开玩笑说:“没有辣椒酱就不吃!” 除了美食,两位老板娘总是笑脸盈盈,和食客聊天、询问口味,让人倍感温暖,这种充满烟火气息的待客之道,难怪让小小面档成为了许多回头客的“心头好”。 谈及为何会选择开面档,黄女士坦言,这与母亲的影响密不可分。 她说,母亲经营档口生意近30年,两姐妹从小就在母亲身边帮忙,耳濡目染地学会了一些料理的技巧,但她们从未正式向母亲学习过任何一道菜,唯有从旁“偷师”。 “后来母亲离世,我又刚好怀孕,考虑到年纪渐长,所以决定放弃在吉隆坡的工作,回到家乡芙蓉,而妹妹也选择辞去原有的工作,加入黄女士的创业之路。” 她表示,开档初期对她们两位非专业厨师来说并不容易,因此只能互相试吃,每天反复调整配方和做法,直到做到最满意的版本。 “顾客的反馈也对我们帮助很大,有些人甚至很热心地教我们怎么改进,通过这样的磨合中,我们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式,把面档的味道越做越好。” 除此之外,黄女士表示,家庭的力量一直是她们坚持下去的重要支柱,例如现年75岁的父亲虽已高龄,但仍会到档口帮忙,给予她们支持。 至于鱼头米这道招牌菜,则由她们的弟弟从母亲那里学来,并传授给她们,而这一秘方如今已传到家族的第三代手中。 她也提到,她的家族曾在20年前齐心协力经营过一家咖啡店,母亲和弟弟妹妹都各自掌勺不同的菜品,一家人分工明确、充满干劲。 然而,由于种种内外压力,这家咖啡店最终只坚持了两三年便结束营业,但这并未影响一家人的感情,反倒成为大家的共同回忆。 “那段时间咖啡店的收入很少,几乎全靠做木匠工作的父亲帮补维持,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 她说,尽管生意结束了,大家也忙于各自的生活与工作,但家里的关系一直很融洽,除了庆祝节日,平时有空就会聚在一起。 除了家庭的温暖,黄女士表示,在茶餐室开档最大的幸福感,来源于社区中邻里关系的融洽与支持。 “这里的居民和档主都非常亲切,大家像老朋友一样,每当生意不好时,居民不仅会过来光顾,档主之间还会互相鼓励。” 她说,这种和谐的邻里关系让她和妹妹更加珍惜这份事业,并通过日复一日的互动中,感受着浓浓的人情味。 “在这里做生意,感觉像是与大家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正是这种来自邻里的关心与鼓励,推动我们继续为每一位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13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