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电影梦
星云
渔村,与那些电影系学生教会电影人的事/钟加敬(万里望)
因为热爱,因为信仰,因为意义。 这个2月在吉胆岛度过了6天。此前,我曾两次造访这里,但都是当天往返,从未真正停留过。作为观光景点,吉胆岛的面积并不大,两日一夜已足够。然而,这一次的6天感觉不再只是旅途,而是短暂生活。 时间在这里格外缓慢。清晨骑着电动车在岛上四处游走,沿着木板路穿梭于渔村的巷弄间;夕阳西沉时,便坐在桥头看着远方渔船点点,听着海浪轻拍岸边。这6天的返璞归真,不仅是生活的简朴,更是心态的回归。 此次渔村之行并不完全是度假,主要还是为了协助一群在中国留学的大马学生拍摄他们的毕业作品。由于资源有限,学生剧组往往需要业界的电影工作者作为外援,协助完成拍摄,形成了一种新旧交错的独特组合。 这样的组合,注定少不了摩擦。初出茅庐的学生剧组靠沸腾的热血驱动,处事节奏与安排上难免手忙脚乱,而那些在影视圈浸泡已久的电影工作者,却往往难以适应这样的节奏,仿佛水土不服。面对这些满怀梦想的未来电影人,我们才发现自己的眼神早已失去了光芒。我们习惯性地用所谓的“业界标准”去衡量他们,抱怨资源不足,抱怨安排不周,甚至渐渐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类“职场老屎忽”指指点点。我们似乎忘了,自己也曾经这样热血过,也是在这种混乱与碰撞中慢慢学会成长。只是,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与消耗中,我们的梦想早已被“生存”二字取代。如今,我们开始迷失,不断在找寻继续待下去的理由。心跳早已不再炙热,初心也不知散落何方。 后来和同行的电影工作者聊起,才发现原来大家在开拍前都曾动过退意。毕竟大家都需要生存,谁又愿意接受低薪,甚至是无酬,只为了到渔村待上一个星期,投入一项吃力不讨好的拍摄呢? 反正大家还是选择了留下,也没后悔留下来。 对于学生剧组而言,作为外援的电影工作者是他们的恩人——他们总是尊称我们为“老师”,如“美术老师”、“道具老师”、“摄影老师”等,尽管我们自己觉得当之有愧。然而,对那些在影视圈浑浑噩噩打拼了几年的电影工作者来说,学生剧组的存在却有着另一层意义——他们就像一把微光,悄然点燃了我们那几近熄灭的电影梦。 电影是梦工厂,却也让许多人梦醒。每年,无数人挤破头想踏入这个看似光鲜的圈子,同时,也不断有人带着失望与疲惫默默离开。甚至有人说,转行才是电影工作者真正的出路。 电影工作者开始“斗长命” 电影工作者往往陷入一种无休止的内耗循环——没工作时焦虑,开工后又被排山倒海的压力与不公吞噬自己,一点一滴地消磨着心理健康。大家嘴上嚷嚷着要转行,却始终踟蹰不前,因为害怕一旦离开,就再也回不来了;害怕自己刚转身,就会被取代。 电影业就像一张大饼,被前人啃剩一些饼碎,后人只能争抢残存的饼碎。随着僧多粥少,行业竞争加剧,电影行业的人力资源变得越来越廉价。电影工作者开始“斗长命”,甚少有议价的能力。说得难听一点,这个行业是用“人血馒头”堆叠出来的——超长工时、低薪等违反劳工法的现象是常态;被压价、拖薪、甚至公司跑路更是屡见不鲜。身为产业链中最弱势的群体,电影工作者的生活往往捉襟见肘,却因害怕得罪人、没工开,而选择默不作声,独自吞下苦果。大家常无奈地自嘲——自己是在圆别人的电影梦;梦工厂,亦是血汗工厂。 讽刺的是,只有不依赖电影工作为生的电影工作者才有足够的底气去议价。认识一位美术指导,她离开这个圈子后开了一间咖啡馆,看似离这个电影梦越来越远。但主要经济来源不再倚靠拍摄后,她反而能以战养战,从容挑选自己真正喜欢的剧才考虑接案,反而更接近心中的艺术之路了。 电影是光,也是人 每一个追逐电影梦的人都曾以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触动人心。可现实并不像电影里那般热血,市场、资本、规则……一切都像无形的枷锁,把最初的热情一点点消磨殆尽。到头来,或许感动的只有自己。 这些年,我们奔波于各个剧组,为了迎合影视市场,不断调整自己的原则,向主流靠拢,妥协、让步,大家渐渐忘了自己最初为何热爱电影。就像这片海,潮水涨了又落,落了又涨,而我们就像被卷入其中的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却早已忘记了最初航行的方向。迷茫之中,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初心:我们为什么要做电影? 是为了那些无谓的虚荣?还是想做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其实答案一直都在。就在我们彷徨时,眼前那群满腔热血的电影系学生,正为了他们的作品拼尽全力,倾注所有。他们教会我们,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他们提醒了我们,因为信仰,电影不只是资本的游戏。它是光影,是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连接。电影,终究属于那些依然相信光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们。
1天前
星云
最新文章
男子买单程机票到洛杉矶 跳出舒适圈 逐梦电影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麦克泰尔来自美国底特律,但却怀着到洛杉矶拍电影的梦想。他在2009年孤注一掷买了单程机票飞洛杉矶后,几经波折,他正一步步地朝着实现电影梦之路前进。
3年前
最新文章
星云
【沿途行文】回纱俯瞰库柏力克/陈旭辉(亚罗士打)
回望行走笔记,不禁失笑,每次到港,都是70%旧地重游,剩下小部分,等到步后看气候再决定寻找那些新版图。依据这一种迂回式的步履,再去多二十趟,如故有很多地方没有踏足过。把脚步放慢,寻求余味,走得太快,很多地方打完卡就只剩剪影,日子久了,就会模糊,看着照片发愣,纯属到此一游,未曾留下痕迹。 屡屡抵达香港机场,时间约下午1时左右,推着行李换了电话卡,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走向“何洪记粥面专家”,不是招牌担担拉面就是猪手捞面,一碗热汤下肚,先前饥肠辘辘,魄散魂离终迅速归位,畅然走向机场快巴候车站准备回酒店。 放下行李,洗好澡,开始与时间赛跑,走出油麻地C 出口,赶在人潮开始喧嚣之前,右拐钻入“四季煲仔饭店”。夏天人潮密集,一到冷天,就要做好心里准备,一旦迟到,就要耗上30分钟排队,进场下单后,再要等上最少30分钟,一个多小时就此白白溜走了。 此行最终目的地,是百老汇电影中心,穿过庙街时,大家刚刚开始搭铁架,准备开档,经过怀旧歌厅,若有顾客推门而入,会听见一连串金曲或粤曲响起,从日场唱到夜场。著名的“美都餐室”在转角处,日落时刻,已落闸不招待顾客了。往前步行半分钟,就看到一栋白色建筑物,几乎每一次来这里报到时,都遇上细雨霏霏,华灯初上,湿湿的路面,不禁放轻脚步走入。 百老汇电影中心今年刚好步入1/4世纪,由于地方不大,所以4间影院加起来的座位只有460个,每一天轮流播放十多部各国附上中文字幕的艺术电影。现在电影走向没落 ,这些冷门电影的反应不会太炽热,人群疏疏落落。在一侧的“电影百科”小店,主要售卖艺术电影光碟、原声带、少量周边产品以及让人心驰神往的电影海报。在光碟全盛的年代,这里罕有的欧洲电影,曾经让戏迷在狭隘的空间挖到不少心头爱,而电影海报的梦更是壮阔的,有谁不想把自己青睐的电影裱起来,一场斗室让人歆羡的梦,就此飞扬起来。 在另外一侧,有一间走遍电影经纬道的书店“Kubrick”,我在那翻过不少书,但所有增砖添瓦的书籍,都有如字典那么厚重。这是我抵步的第一天第一站,必须谨慎行事,不能这么快就占据了行李的重量,所以嗜爱大导演史丹利·库柏力克,印象中在“库柏力克”买过的书寥寥无几,不过在里头的cafe喝过了不少咖啡。它算是香港第一家书店与cafe结合的文青地,每一次都不易找座位,但你会发现这里的顾客桌上都摆上好几本书,如果抗得住不高不低的分贝,这里可以让你逗留一部电影的时间。 庙街电影发轫与煞尾 在离开时,走到路口的交界处,望向正对面,“油麻地警署”这栋列为三级历史蓝白建筑物,在很多人眼中是那么的熟稔,因为好多警匪电影,甚至好莱坞电影曾实地取景,谁也没有想到,庙街里头的这两座建筑物,就此藏匿了电影的发轫与煞尾。 百老汇电影中心是一个现成的电影梦,而远在荃湾柴湾角白田坝街的南丰纱厂,是后知后觉才发现的活生生电影片场。远在粤语片年代,出身贫困的女主角,在纺织厂打工,拎着饭格下班途中,男主角就在此时巧合出现,再从冤家变爱侣,工厂永远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场景。南丰纱厂已经有67年的历史,总面积26.4万平方呎,当时属生产量最高的纺织厂。 在70年代,香港约有23万人在工厂打工,其中女性占了大多数,从而打破了女主内的一个窠臼,女性实实在在地分摊了家庭的重担。当时南丰纱厂一共有6个厂,电影《十万火急》逼真的热腾腾火海就是在一至三厂拍摄,在1997拍竣拆卸,现时成为住宅翠丰台,四至六厂则改为货仓。 现在我们看到的南丰纱厂,基本上已经看不到过多的昔日影迹,在纺织文化艺术馆,旧式的纺织工具、纺纱机,“回纱”对新一代的人而言,只是历史古物,没有大多的感情成分,所以这里只是一个闲逛的好去处,里头的大小餐厅,是大家休息日的好去处,每家餐厅在周末都挤满人群。 Fluer餐厅花卉式的装潢,让我趋前翻阅餐牌,吾友心血来潮,一句“今天吃好的”,两人立即坐下大快朵颐。事隔两年我还记得那一杯粉红色的拿铁,头一遭喝这么张扬的拿铁,丰富的西餐让我最后形成用味觉记忆纱厂。现在对南丰纱厂的印象,除了与粤语片交叠的画面,其余的变了浮光般游移,心里丝毫不见懊丧,因为这正是下一次再度光临的堂皇理由。
4年前
星云
更多电影梦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