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盲盒
带你看世界
中绒毛玩偶陷南海主权风波 越南要求全国清查
中国绒毛玩偶“娃三岁”在越南掀起热潮,却因玩偶脸上疑似画着中国用以宣示南海主权的九段线而风波缠身。越南已要求全国清查,严格处理侵犯越南主权的玩具生产及销售单位。
3星期前
带你看世界
星云
【店小二手记】盲盒/廖文烈
盲盒,又称盲包,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盒装商品,具有随机的属性。盲盒的发源地是80年代的日本,但直到前几年才在马来西亚流行起来。我有好几位朋友都是盲盒爱好者。 不久前在网上看到网友分享一则盲盒里头的玩具陀螺的视频,只见朋友转动陀螺,然后把一块细长的蛇形铁片往陀螺底下尖端靠过去,铁片就会随着陀螺的转动而移动。嘿,这陀螺不就是我小时候购买的玩具盒里头的小玩意吗? 其实多年前,我国就有类似盲盒的玩意,商家称之为玩具盒,英文则叫Toy Box。说起玩具盒,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尤其是八〇、九〇后的朋友,玩具盒可说是大家的童年日常。这种玩具盒,诞生于80年代,印象中我还没上学妈妈就买过给我。其实也很难去考究玩具盒与盲盒之间是否有关联。 玩具盒分两种,一种是时常在电视打广告的Ding Dang、Tora和Jojo,另一种则没在电视打广告,但它的盒子图案相当夺目,非常吸引小朋友,因为通常印上时下流行的动漫角色,纯粹以包装取胜。 我们的童年相当容易满足,一包零食就能吃上大半天,一盒玩具就能让心情好上一整日。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Ding Dang、Tora和Jojo玩具盒都是我国老字号零食生产商Kinos的旗下产品。 Kinos最先推出的玩具盒是Ding Dang,印象中刚推出时一盒才卖50仙,当我踏入迷你市场这行业,还是维持这个价钱,后来才逐渐起价60仙、70仙…… Ding Dang玩具盒的图案,顾名思义就是在仿冒小叮当(当时还没叫哆啦A梦)。那时候可是叮当漫画流行的时代,而这个“翻版叮当”正好能击中小朋友的心!据闻里头的玩具每个月都会更新,给孩童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即使里头只是一个简单的小玩具,都能让人开心一整天,最开心的莫过于和兄弟姐妹以及朋友们一起分享,一起玩,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 至今我还记得Ding Dang的其中一则广告,广告中一粒塑胶球拖着一串彩色玻璃纸尾巴在天空飞舞,于是就要求妈妈也买给我。但没想到买回来打开来玩时才知道自己被广告给欺骗了,这粒球就只不过是一粒只会弹跳的普通的塑胶球而已,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原来电视广告都是骗人的。后来终于看清楚,广告中那粒球之所以会飞,是因为被透明的绳子绑住的缘故…… 连公司Logo也是翻版的 Tora是Kinos旗下的另一个产品,单看包装,其实你是不会对它产生兴趣的,但它里面其实大有乾坤,除了有小孩子爱吃的巧克力,里头的玩具比Ding Dang更高级,当然,它的价钱也是Ding Dang的双倍,刚推出时售价是1令吉一盒,后来逐渐起价到1令吉20仙。我还记得Tora刚推出时的玩具长得怎么样,封面盒的图案就是它的第一代玩具,推动时嘴巴会喷火花,因此一推出就掀起抢购潮,小孩都以拥有这玩意为荣。 而Jojo玩具盒是这三款玩具盒中的小老弟,但也最贵,一盒要价两块多。当然,一分钱一分货,Jojo无论是里头的零食还是玩具品质都是这三个牌子中最好的。顺带一提,Kinos可说是相当投机取巧的公司,除了冒牌叮当,连公司Logo也是翻版的大力水手……不知为何,前几年这三款玩具盒似乎悄悄在市面上消失了,但听闻最近重新包装后又回归市场。 目前本店尚有售卖的只剩下图案绚丽夺目但没在电视打广告的玩具盒,这种玩具盒其实应该算是盲盒的近亲,因为Ding Dang、Tora和Jojo都有在电视打广告,所以都知道里面有什么玩具,而这种玩具盒却从来没在电视打过广告。 这种玩具盒也分成两种,小盒的售价1令吉20仙,大盒的则售价2令吉40仙。早期它的玩具品质也不错的,后来不知是否缺乏竞争对手,品质已大不如前,很多小孩子都是被它的包装盒子给欺骗的。 除了这几种玩具盒,八九十年代还曾经流行另一种类似盲盒的玩意,名字就叫做神秘礼物。记得一份神秘礼物的价钱是2令吉50仙,姐姐省吃俭用储蓄了一个月的零用钱买了一盒,回家打开一看,简直令人大失所望。所谓的神秘礼物也是骗小孩的玩意而已,里头有什么我已经不记得,只记得大大个的盒子,充斥着一大推条状纸条,里面只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玩意。姐姐的失望在所难免,辛苦储蓄了一个月买到一盒这样的破玩意。要知道那个年代的两块半,可以买到一本漫画了。这种神秘礼物也流行一阵子而已,很快的就从市场中销声匿迹了,反而是这种玩具盒的概念竟能历久不衰!看来人类真的是视觉动物,永远都被包装给迷惑。
1月前
星云
星云
时间旅人/妙妙(古晋)
自从疫情消停,生活恢复了之前的忙碌后,时间似乎转动得更快了。还无察觉,桌历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一年又到尾端,感触总是特别多的。 似乎前几天还在扯开嗓子喊着几个孩子快点起床啦要上学了,现在刚想朝楼上嘶喊才惊觉孩子已经在外升学;仿佛刚在昨天煮了满桌子的菜肴立马遭受狂风扫落叶吃个光盘,现在一想到又是独自用餐就提不起下厨的兴致;记忆里前一刻还在书房督促着孩子们复习做功课,而今只能一个人独坐敲着键盘回忆上一刻的热闹。 人到中年,才知道时间好不经使用。倏然又是岁末,心底空落落的会不禁数算起这一年的得与失。今年甲辰年,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祝福语犹在耳畔,但对我来说却是祸不单行的一年。 人生是一个盲盒 才过完农历新年,元宵节那晚还与大哥小聚用餐,谈起了一些小时候的趣事,以及聊起一些离开的人,烟消云散的事。岂料不到两个月,离开的却是大哥。一切来得太突然,毫无征兆,谁曾想只比我年长一岁多的你会提前跟这世界挥别? 我的名字有个妙字,你是巧,你这一走,走得轻巧,可是世间再无巧妙。4月中旬的某一天,你突然提起要一起回乡为爸爸做生日宴。你似乎在急着安排些什么,其实那时你已经察觉身体有恙了,是吗?你有什么心事、烦恼都藏在心里,即使是发现健康亮起红灯,每个晚上发烧到坐立难安,你都没对人提起。 入院不到两个星期,就这样洒脱转身、离开。坐在靠椅上,那时你已经无法舒适躺着了,你虚弱地提起妈妈生病时的状况,我实在不敢多想,怎么我们家就这么倒霉,要一再地承受苦难?幸好,生性自由的你曾到过好多地方,看过不同地方的风景,也算是不枉此生。 人生一世,也只不过是行色匆匆的路人。在永恒的时间线上游走,大多数的人都是靠自己走出自己的路,好不容易上了车,才发现车厢早已坐满了其他乘客。有时恰巧有人下车,而刚好我们就在旁边,才能及时趋前有个安稳的座位可以靠一靠背,歇一歇脚。但大多数的时候因为人潮拥挤,我们只能忍受着汗酸的难闻气味;因为一路颠簸不平,我们需要扎稳马步尽量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平衡;因为我们距离得太远,一直等不到腾空出来的座位;因为有其他人更需要,我们被迫让座,只能忍着腿酸一直到下一站。再下一站,说不定还能觅得一个适合的位子,但更多时候,是一直罚站到终点。 只是我们都不晓得什么时候会到站,也无法预知下一站会遇到哪些人或事。人们称之为命运,其实是一场冒险之旅,在时光的流转下,背景音乐越来越嘈杂,内心也越来越慌乱。人来人往,浮光掠影,什么都留不住。 圣诞节将近,大家都提到要送盲盒礼物。人生也是一个盲盒吧,开启了就要一直往前走,才知道结局到底如何。如果能够,我想许多人都想重新选择一次,都想在某个年龄阶段重启一次人生吧?就像小时候玩跳飞机游戏、玩猜拳、下棋时,到了中途都想反悔再来一遍。可是,为什么偏偏就不能重新设置时间让人生来一次大翻转呢? 我读过许多感慨时间流逝的文学作品,看过许多穿越前世今生的电视剧,而今也真实感受亲人一个接一个离开的事实,说是浮生一梦也好,人生苦短也罢,总之,在时间的长河中,我只不过是一粒掀不起涟漪的小石子。 微风拂过,粼粼波光中,我来过经历过终将离开。到站了,就安静下车。我还不想响铃呢,但时间一点也不由我,就这样哐当哐当的半生就过去了。
1月前
星云
星云
什么!盲盒?/陈华源(峇六拜)
为什么会有人迷恋购买盲盒,我其实也搞不懂。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盲盒,恭喜你,你没有在这个消费主义的漩涡中堕落。买盲盒是给了一笔钱,买了一个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也不晓得会不会喜欢的物品,除了贪图一个惊喜和刺激感,真的找不到什么确切的理由。 记得很久以前,我在商场看过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孩子购物。孩子嬉闹着,身为父亲的看中了一件衣服,一旁的老婆好像鼓励着他去试衣间,看看是否合身。那位父亲看了又看,拿在手上又放了回去,看似喜欢却又好像买不下手。这场景让人难忘,感觉到一家之主除了扛在肩膀上那赚钱的责任,也在花钱的事上处处考量着。 有没注意到以前的电影里,常常都有主角路过商店的玻璃橱窗,停下脚步站在外头凝视着橱窗里展示的商品。不管是一件衣服,还是一条项链首饰,主角欣赏着自己想要拥有,当下却没有能力买下的东西。定下储蓄目标,将来把喜欢的东西买下,那是以前的电影桥段和以往的消费观念。现今的消费主义不再如此,已经演变成了我愿意付款来买一些我不知道喜不喜欢的东西。是现在的消费者闲钱太多吗?还是消费观念变成了购买体验,实际上是什么商品已经不再重要?如果不喜欢盲盒里的东西,把它放在一边,那其实就变成了垃圾。 阿公阿嫲也深陷购物漩涡 纵观这几十年的商品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当社会渐渐富裕,消费者的心态也开始改变。要吃面包喝咖啡时,已不再只是单纯的买咖啡店里的烤面包配上咖啡。年轻的一代买的是一种沟通,一种潮流,一种生活体验。你慢慢看到新颖商店里卖的白面包也有了温度,告诉了你不管是65度还是99度的故事,付出的价格往往就是一顿午餐的花费,而那杯咖啡嘛,当然就是晚餐了。 看到了消费者心态的转变,那我们的社会是否真正变得富裕了呢?诡异的是,新闻总在报道年轻一代的薪资过低,多数人无法在城市里过日子。年轻消费群体并没有过得富裕,却把购物心态升华成了购买体验,不富裕却宁愿付出更高的价格,这么矛盾的心态,社会开始变得畸形。 这种风潮的形成,可能和我们拥有太多容易影响着彼此的社交媒体有关。一场网红直播带货推介新产品,另一边网红带着你惊喜开箱,折扣连连。任何时间地点,一场接着一场,观众看得情绪澎湃,我们也开始明白传统广告为什么要靠边站了。新时代的这种推销模式,不要说年轻人,年长一辈的主妇或是煮妇,阿公还是阿嫲,他们都轻易被影响而深陷购物漩涡。我们不需付费就能享用社交媒体的服务,其实反过来,我们也是在为社交媒体服务着,看看网络科技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就不难理解。 社交媒体风靡10年,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模式,引领了各种各样的购物风潮。我们现在是否该停下脚步,开始冥想和内观自己的欲望,不要再被牵着鼻子走?不然再过个10年,新时代的消费价值观已根深蒂固,那时大家就只好自求多福了。
1月前
星云
狮城二三事
商家纷推盲盒吸睛 瞎玩瞎吃瞎听吸金
(新加坡7日讯)Labubu掀起盲盒热潮,其他领域也纷纷效仿“盲盒营销策略”,激发消费者好奇心,音乐会、调味品甚至出国旅游都推出盲盒。就有旅行社推出的峇淡岛盲盒配套吸引超过200人报名。
2月前
狮城二三事
国际拼盘
“盲盒”风吹到 年货现热销潮
今年年货市场大有不同,“盲盒”也成为挑选年货的关键词。除了可以为喜欢盲盒的朋友送上手办作为新年礼物,对联、红包、点心等传统年货都推出了盲盒版,红通通的礼盒中装满了未知的新年惊喜。
3月前
国际拼盘
即时财经
Lisa也迷上盲盒 泡泡玛特股价今年飙涨3.7倍
上个月韩国女团Blackpink的成员Lisa在《名利场》的视频上,分享了她对中国公司泡泡玛特玩具的痴迷。
3月前
即时财经
星云
消费欲望/离离(利丰港)
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影响,最近我的消费和购物欲望达到了今年的巅峰。“年底大促销”、“年终清仓”、“双十优惠”、“双十一骨折优惠”、“圣诞促销”等字眼层出不穷。我甚至不需要打开任何购物软件,手机页面上,各大购物软件的图标自动标注着10.10或11.11等字样。此外,无论是在刷小红书、Instagram,还是Facebook,基本上每几分钟就能看到一个广告。广或硬广频繁出现,对现代人而言,已然是家常便饭。 不得不感叹,现如今的网络购物固然便捷,但这些营销策略就像一张巨网,遍布在每天需要使用的手机上,让赤裸裸的我们无处可逃。 果不其然,我也落入了这个“圈套”。 比如,最近刮起了“挂件”风和“盲盒”风。这究竟是一种什么风向?一打开娱乐平台,就可以看到可爱的labubu系列,又是盲盒又是挂件,迪士尼的周边如星黛露、玲娜贝儿挂件,还有小巧可爱的面包挂件等,简直深得人心。 网络轻而易举地构筑了人们的信息茧房——你关注什么,就越会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般的“茧房”之中。 花了不少宝贵精力作比较 在一个平凡的周末,我躺在床上百无聊赖地打开小红书,看到其他博主晒的包挂,一时兴起就在搜索框里输入“包包挂件”这样的关键词。于是,看了几十个关于包挂的帖子和上百个留言后,我最终看中了一款相对小众的挂件。有点讽刺的是,我的从众心理让我迫切地想要一个挂件以挂在包上,又因为不想要撞款而选择较为小众的挂件。 截图后,我立即退出平台,打开购物软件,用“图片搜同款”这个伟大的功能来寻找这个挂件的信息。页面上随即出现了各类价格不一、几乎一模一样的商品图。然而,不同店铺的价格却各有差异。于是,对比价格成了一种本能。 浏览了十几个店铺的评论后,最终我决定在已经加入购物车的几个较满意店铺之间抉择。从决定购买到现在,已经花费了宝贵的周末数小时,过程尚未结束。下一阶段便是换个购物软件继续对比价格。在这个购买过程,影响选择的因素除了价格,还有优惠券、发货时间、发货地点、空运或海运方式,以及支付选项等。 总而言之,虽然为购买这个挂件花费了不少这个周末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最后还是成功下单。然而,购物欲望只是暂时得到了满足。在等待挂件到来的几天里,我很快又被其他商品吸引……继续循环整个过程。这是算一个什么轮回啊?
4月前
星云
花城观点
梁佩仪 | 盲盒顶流Labubu
最近年轻人疯抢的”Labubu”到底是什么?其实Labubu的源起是盲盒娃娃,由艺术家龙家升(Kasing Lung)所创作的北欧森林精灵形象,属于 THE MONSTERS 精灵天团里的一员。
6月前
花城观点
狮城二三事
为抢人气盲盒玩具 潮玩展人潮一度失控
新加坡举办为期3天的泡泡玛特潮玩展,首日就吸引大批公众排队抢购盲盒,场面混乱,还惊动警方到现场。
7月前
狮城二三事
星云
【胡作非文】期待惊喜 也接受不如预期/胡骁萍
日前到泰国曼谷旅游时,无论在街上、商场或捷运上都不难发现,大部分年轻人的背包都挂着至少一个约手机大小的玩偶,放眼望去,最常见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只拥有锯齿,咧着嘴巴坏笑的小怪兽。经过一番探究后才晓得,这萌中带点邪恶的小东西叫Labubu,似乎是当今泰国年轻人盲盒潮玩圈的“顶流”。 有趣的是,它多年前已在香港推出,然而真正爆红则要归功于韩国女团Blackpink泰籍成员Lisa近日多次在社交媒体发布相关贴文与扫货视频,掀起一波波抢购与追捧热潮,如今这小怪兽已华丽转身,在亚洲各地一盒难求。 若不是认识这小家伙,盲盒这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潮流新玩意,完全和我沾不上边。起初我也不太理解其中乐趣,认为这不过是“花钱买摆设品”的概念,然而问题在于,盲盒并非你愿意花钱,就一定能买到心头好,尤其限量的隐藏版。 首次出手就收获疗愈力量 有一次无意间看到设计师讲解一个情绪系列的创作理念而被其吸引,决定亲身体验不确定的乐趣,再当一回“年轻人”,于是我买了第一个盲盒。我抱着新奇的“玩具”和微小的惊喜回家,满心期待地拆箱。虽然来到我手上的并非最属意的那一个,但毕竟是新手,无论抽到哪个都是新鲜的第一个,还是小有开心。不得不说,该系列的“摆设品”每个如同一首诗,身分卡上的小标语——“躲进影子里,画自己的一扇窗”与我当时的心境莫名契合,顿时感觉“被共情”,意外带来疗愈的力量。 盲盒概念并不新鲜,近年来不断创新发展,蔓延到了各个消费领域如衣服、零食、文具、旅游、门票等,主要透过制造不确定感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销售商品。中国河南博物馆数年前推出文创考古盲盒,消费者把土一块块铲开后,可能会看到青铜器、玉器、元宝、铜佛、刀币等仿制文物,过一把考古体验。如今,主导市场的中国潮玩上市公司泡泡玛特旗下的盲盒系列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收藏潮流。根据《新华网》报道,该公司去年净赚7亿令吉,市值突破300亿令吉,今年首季整体营收同比增长40%~45%,大陆以外的营收同比增长245%~250%,可见盲盒经济不仅推动新兴消费文化,也是市场上不容忽视的消费活力。 每个世代都有各自独特的收藏印记,如集邮、闪卡、旧钞、黑胶唱片、积木、模型等,盲盒收藏品也非无用之物。潮流玩具作为艺术品和商业的结合,让艺术家的创意很快变成具有艺术属性的实物,不仅扩展设计师们发挥创意与跨界合作的平台,也降低收藏家购买“艺术品”的门槛。 有人为了图新鲜、惊喜感或纯属好奇而购买盲盒,有人为了紧追潮流、炒作赚快钱,当然有人单纯的喜欢。盲盒模式没有好坏,只要不是盲猜盲买,沉迷于求而不得的遗憾中,陷入盲目烧钱的无底洞,那么偶尔给自己孩童般的奖励又何妨?我很喜欢在网上看到一句对盲盒的美丽注解:“盲盒,是给忙碌的惊喜盒子,让我们在暂时不忙的时候,做会儿孩子”。 如果说生活就像开盲盒,每天都充满未知的惊喜和挑战,那么潮玩界的盲盒,就像是成人生活的一颗糖。人生漫漫,岂能事事尽如人意?这小玩意能为平凡的生活带来惊喜,但更重要的是也提醒收藏家们勇于接受不如预期。盲盒虽是玩具,但“懂得玩”就是生活态度的体现,在未知的世界里保持好奇与热情,勇于接受每一个意外和惊喜。 我想再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盲盒,以行动支持与参与设计师的艺术之旅,在精致且具内涵的作品中,感受每处细节所想传达的故事和情感。或许,做这件事也可以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就只是心里觉得高兴。
8月前
星云
即时财经
民众疯抢 狂买套餐找代吃 中国消协吁抵制肯德基盲盒促销
美国快餐连锁品牌肯德基上周在中国推出限量版玩偶盲盒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抢购后,中国消费者协会指责批评肯德基用盲盒诱导民众进行过度食品消费,呼吁消费者抵制这个促销活动。
3年前
即时财经
更多盲盒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