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补习中心

3星期前
2月前
5月前
5月前
9月前
在补习中心里,二年级的孩子小畅来问我,“老师,我不会这个。” 我接过作业,题目写着“印裔同胞都会用‘古拉姆’(Kolam Art)来欢迎到来探访的朋友,说说看,你怎么欢迎来拜访的朋友。” 老实说,这并不是个很难的题目。即便他只有二年级。 我于是说,“小畅,假如你来我家拜访,我看也不看一眼,就用力把门关上,那么你觉得,我欢迎你吗?” 小畅摇头。 “那么,你来我家,我很开心地请你进家门,然后端出美味的蛋糕,还有汽水招待你,你觉得,我欢迎你吗?”我再说。 小畅点头。 “所以,你认为,我是怎么欢迎你的?”答案其实呼之欲出。 小畅一脸茫然地看着我,说,“老师,我还是不知道。” 经过了几番解释,小畅还是依旧一片空白地看着我。我只好说,“我用美味的蛋糕来欢迎你,对吗?你也可以写,我用微笑来欢迎你,明白吗?” 小畅听了,就赶快把答案写下。 给孩子机会思考 稍微提一提小畅的背景,小畅在学校里,是全级前10名的学生。如今小学的课程,囊括了一些思考题。我个人其实是觉得很好的事情。毕竟时代不一样了。孩子学习,也不应该只注重对和错的答案。思考题,可以让孩子们学习,也可以激发创意,甚至是学习解决问题。 那天一年级的女生给我检查家课。其中一题说到,“回想一下,妈妈最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形容妈妈开心的样子。” 女生的答案写着,“我得到第一名的时候,妈妈很开心,笑得见牙不见眼。” 看了,我说,“哦,你得第一名哦,真棒!” 女生说,“没有啊,老师,我没有得到第一名啊!这里写的都是老师教我写的。”我愣了一下。微笑着把作业簿交回给学生。 的确,课程,没有错。有偏差的是教学方法,或者是观念的问题。教导思考,的确是教育的一部分。鼓励孩子思考,并且给予孩子机会来思考,才是学习的方法。若事事都帮孩子决定,帮孩子们解决,那么,孩子不仅是无法学习,也没有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也不愿意思考,继而不会思考了。 教导思考这件事,学校有责任;家庭教育,也责无旁贷。
10月前
有一次上课,我提起在补习中心里孩子们的思考能力比较弱的时候,讲师拿出一支笔问,“问问你们,这一支,除了是笔之外,还可以有什么作用?” “用来当作武器?” “我拿来轻敲孩子的头。” “用来当纸垫?” 课堂上的同学们都绞尽脑汁的提供答案。 “我说说一件事情给你们听。”讲师说。 上个礼拜,讲师的小女儿悄悄指着一个小熊玩具告诉她说,“妈妈,你知道吗,里面有一支笔。”讲师拿起玩具熊,果然,摸到一支笔。正要拿出来的时候,讲师6岁的儿子马上说,“不要拿出来,他会死!” “啊?会死?”讲师好奇的问。 “对啊!那是它的脊椎骨,你拿了出来,它当然会死啊!”儿子说。 说到这里,讲师又问问我们,“要是你是妈妈,儿子把一支笔硬生生的插进玩具熊里,你们会怎么做?” 我们都不说话。 “我想,家长很多都会生气。 因为孩子弄坏了玩具。对吗?” 的确,我想,我也会生气。 讲师没有骂儿子,她拿起玩具熊,问儿子,“哦,那是脊椎骨吗?” “是啊,有了脊椎骨,玩具熊就可以坐得稳了。” “哦,那么,要不要试试用马克笔放进去看看变怎样?”讲师问儿子。儿子听了眼睛一亮,说,“可以吗?” “当然可以啊!”说完,两母子合力把笔拿出来,然后再尝试把马克笔放进去。放了进去,理所当然的,玩具熊坐得比较稳了。儿子更加兴奋了。再问,“妈妈,我可不可以,用沙爹枝放进去?” “好啊,我们试试看。” 母子俩又把马克笔拿出来,然后将沙爹枝放进去,但是沙爹枝太长了,从尾端放了进去,然后从头部穿了出来。 “哦,应该要先量量玩具熊的长度,那就不会从头部穿出来。”儿子说。 “对啊,不过,你看,玩具熊坐得更直了,连头部也直了。”讲师说。 “对哦,妈妈,那么我可不可以用沙爹枝,放进玩具熊的手和脚,说不定,玩具熊就可以走了!”儿子灵机一触,问妈妈。 让孩子不害怕尝试 讲师说到这里,告诉我们说,“最后,玩具熊被我们弄得破破烂烂了。但是,这也鼓励了孩子多多思考,多多观察,并且多多尝试。话说回来,要是孩子一开始尝试了,然后被骂,那么他也不会愿意继续尝试,继续思考了。久而久之,思考,变成有难度了。” 讲师再补了一句,“但是,在我的这个情况里,我在继续摧毁玩具熊之前,有先好好的和孩子沟通,告诉他说,我们会用这一只玩具熊来作试验,以后要做其他试验,要先问问我。玩具熊,毕竟不便宜啊!” 确实,适当的机会,让孩子不害怕尝试,继而更加有创意。 问题是,我们,会不会有时候不小心,不经意的阻止了孩子的思考和创意发展呢?
10月前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新加坡6日讯)被指要学生下跪、用笔打手、赏巴掌和罚站,新加坡一家学习中心的负责人遭多名家长指责,甚至有家长报警,但是负责人否认一切,反指家长骚扰她,已报警处理。 《新明日报》报导,近日有人在脸书专页上载贴文,揭发当地一间专为在新加坡生活的越南孩子补习英文的学习中心负责人,公然在班上辱骂和体罚学生。 首则贴文附有视频,可见女负责人用越南语,不断骂跪在她面前的女学生,还多次用笔打女学生的手。 另一则贴文则附有一名男童头部撞伤,手指红肿和后颈有伤痕的照片,发贴者呼吁在该中心就读的其他学生家长一起站出来,提供相应证据指证负责人的行为。 《新明日报》记者辗转找到学习中心负责人裴氏春(43岁),她受访时指视频中的女孩是她的干女儿,她早与对方妈妈沟通过,同意下才采取处罚。 她说:“她当时早上逃课,我为了惩戒她才如此,或许确实太严厉。” 至于男童头部受伤,她称是孩子贪玩撞上门,后颈伤痕也不是她造成的。那些拿椅子打学生、打到学生逃跑的指责更是无稽之谈。 她说:“如果有这个情况,怎么会有这么多学生愿意来我们中心呢?” 裴氏春甚至透露,有退学的学生家长,要她退还去年9600元(新币)的学费不果,就诬蔑她虐待孩子,以此要求她退钱,否则就上社媒唱衰她。 “这名家长3月时骚扰我,当时我已报警,并向法庭申请庭令防止对方再来闹事,也针对网上贴文报警。” 逾10学生要退学 裴氏春透露,自网上流传这些贴文后,已有两名生意伙伴与她割席,也有不少家长来电问她怎么回事。 她说:“短短几天,不少本来要入学的家长,要求退还押金和退学,甚至逾10名学生要退学。” 她直言那些家长是受他人挑拨,才会信口雌黄,只为了要回学费。 “贴文也不是那些家长发的,而是有人代发的。” 被指骚扰接庭令 家长:孩子身心受创谁来赔? 被指骚扰的家长称,要求退款却接庭令,那孩子身心受创,谁来赔偿? 家长何氏玉鸾(41岁)前晚在协助翻译的越南义工陪伴下受访,她指13岁儿子在学习中心待了数个月后,性情大变,说那地方是“地狱”,甚至想轻生。 她后来才知孩子常被负责人言语侮辱和打耳光,当时气得她让儿子退学,转到另一家学习中心,那里的负责人建议她带孩子验伤,并在护士协助下报警,而新加坡警方受询证实接获报案,案件调查中。 何氏玉鸾之后要求负责人退款,对方只愿退还押金,后来反指控她骚扰,并以防止骚扰法申请庭令。 《新明日报》也通过义工,联系上头部受伤的男童的母亲黄如玉(38岁),她指9岁的孪生儿去年7月去学习中心后,小儿子常哭着回家,说自己被打。 “有次小儿子忘了拿水瓶而折返,结果负责人大力甩门撞伤他的头。” 她也指大儿子常被罚站,有一次长时间罚站,体力不支倒下。 但裴氏春否认她们的指控。 下跪女生母震惊:负责人非女儿干妈 视频曝光,女生母亲感震惊,指裴氏春不是女儿干妈,也不曾授权她打女儿。 记者也通过义工联系到视频里的女生的母亲陈红日(34岁),她指当时年仅12岁的女儿于2021年6月至9月在该中心学习,相信视频在那时拍下。 她称日前看到视频后彻夜难眠,才知女儿受了委屈,也回想起当时女儿曾向她哭诉不想上学。 她不解为何裴氏春称自己是女儿干妈,她曾联络对方了解情况,但对方仅道歉,并表示无意对她女儿造成伤害。 对于拍摄视频者是谁与何人上载视频,目前人在越南的她称不知情,并指已向当局反映此事和寻求协助。 针对此事,裴氏春指那些人如何证明自己就是家长?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