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语文

让我开始关注瑞典教育的契机,是瑞典政府于2022-2023年推行的“去数码化”政策。简而言之,这项政策强调回归传统学习方式(主要依赖课本),而非全面使用数码工具。这一举措在当前数码化浪潮下显得尤为突出,甚至带有某种“逆行”的意味。究竟是怎样的教育本质,让瑞典政府有足够的信心做出如此颠覆性的决定? 《思辨是我们的义务》一书由旅居瑞典的台湾教师吴媛媛撰写,记录了她对瑞典教育的观察与反思。书中探讨了瑞典与台湾教育的异同,并揭示了瑞典教育系统的核心理念。 瑞典的教育核心理念不仅在于知识教育,还包括民主教育。换言之,他们的目标是培养出既能独立工作又能参与民主社会的公民。知识教育主要让学生具备专业技能,而民主教育则强调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这一理念并不仅局限于某一门课程,反而是贯穿所有学科的。书中以瑞典高中高职生必修的三门核心课程——语文、历史与数学——为例,探讨这些学科如何同时传授知识和培养公民素养。 语言是通往其他知识的基本工具 一般上,学校会将性教育、媒体识读、公民教育等以单一课程教授,但这种做法过于刻意,难以真正引起青少年的兴趣,因此成效有限。在瑞典,这些“独门”知识都涵盖在语言课中,因为瑞典政府将语言视为“通往其他知识的基础工具”。语言能力不仅决定了学生未来是否能更轻易获取新知识,也影响他们在民主社会中表达观点、参与公共讨论的能力。 如果你质疑文学教育与民主素养有何关联,瑞典老师会告诉你:“关系可大了!我甚至认为,没有其他课程能比文学课更民主。当孩子读完一本书、一首诗,或看完一出戏,却发现每个人的解读与感受截然不同,这种对个体差异的察觉,就是民主的第一步!” 读历史,更要质疑历史 历史老师从来都不会跟我们说历史是各代史家根据自身观点对过去赋予意义,我们所念的“历史”其实并不完全客观。此外,历史可以迅速凝聚认同,但同时也能煽动仇恨。关于后者,我国各族人民应该都能深有体会,这也是历史遭政客滥用的风险所在。因此,在学习历史前,首要之务是意识到这些潜在问题,并学会以谨慎的眼光看待被人创造出来的历史知识。 这也就是为什么瑞典高中历史课本第一章谈的是历史的本质,第二章是史料批判。他们认为,在进入那些钜细靡遗的人类流水账之前,必须要先让学生了解历史的意义、用途和风险。 另外,我们的历史课本多着重那些发生在帝王将相、菁英绅士身上或列强帝国的重大事件,可是大部分的人类历史是由一般老百姓——也就是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所构成,为什么现在我们学的历史却甚少提起这群人。可见,我们用来构成世界观的知识,实际上相当偏颇且有限。 瑞典高中历史课将“劳工运动史”列为必修,而且篇幅不小,这也反映出为什么瑞典对劳工权益和工会组织如此重视。瑞典国内百年来的劳工运动被安排在〈瑞典的民主化过程〉这一章节,说明了劳工史在瑞典民主化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数据素养:不只是计算,还要懂得解读 同样地,数学作为另一门基础学科,也蕴含著重要的思维训练——不只是计算,还有如何解读数据与理解数学的本质。 瑞典高中数学科的全国统一考试除了演算题外,还包含许多叙述式的问答题,而其中一部分便是“数据、图表与地图”。“这部分的考题内容包罗万象,多为贴近生活的常识性问题,但都有一定的复杂度,主旨是测试学生是否有耐心把资料图表解读透彻,并且能避开常见的数据陷阱。” 以我国的标准,这类考题或许更接近经济科,但在瑞典,却被纳入数学考试中。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无论学生将来是否会上大学或从事任何行业,数学概念都会在个人经济生活中不断出现,因此,瑞典高中社会科和数学科在这部分提供了学生基本的概念和练习机会。 环环相扣的完善教育 在瑞典,所有科目都是民主与思辨教育的一环,每一位老师都是公民素养的培育者。我们可以看见瑞典政府在设计课纲上显得格外用心,试图将看似独立的学科综合起来,让学生学习的不再是一门门毫不相关的科目,而是一套可以串连每个部分的完善教育。再者,他们的教育体系展示了知识与民主的完美融合。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选择,更是一种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关注。这样的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未来的创新者,也能够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的公民,为我国的教育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更多【新教育】: 陪选手走过低潮高峰,运动心理学家刘金峰:运动员也是人 抗蛇毒血清 小小一瓶竟是解毒剂 稚气未脱却久经沙场 幼狮队舞出风采
3天前
2月前
众所周知,语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每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否则,就如失去灵魂的躯体,迟早会退出历史舞台或被消灭。 同样的,如果人活着,而没有本身的语言文化,就等同于一具行尸走肉,没有了生命力,没有方向。 语文本身不单是沟通的工具,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失去它,犹如失去一切。 华文教育是华族的根,华族的灵魂,不容他人剿杀和消灭。 华教一旦灭亡,华族就失去根、失去灵魂,惟有任人摆布、欺凌和宰割。因而,不忘初心,维护华教,人人有责。 发展和捍卫民族的语言文化是各民族的基本权利。单元教育违背了此基本权利,应被严厉谴责和批判。 正因为语言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所以古今中外,各民族都为发展本身的语言文化而奋斗,或为捍卫本身的语言文化而战斗。 也因此,历来的统治者都深知,要消灭异族,首先要瓦解该民族的语言文化。 近代列强在大肆侵略、占领他国的过程中,几乎毫无例外地,在强权征服他国的同时,采取各种手段,强力推展本身的语言文化,挤压、改造和禁止被侵略者、被殖民者的文化,以达到瓦解和消灭其他民族的最终目标。 走笔至此,想起读过一篇《最后一堂课》的课文,说的是,法国被德国占领,德国强制法人读德文,法国老师韩麦尔在上最后一堂课时声泪俱下。最后与同学们悲伤告别! 欲发展本族的语言文化,和欲消灭他族的语言文化,千百年来,进行着剧烈的,甚至是生死存亡的斗争。 从1819年,梹城的第一间私塾──五福书院算起,我国的民族教育走过了约200年的历程,期间,与其说是血泪史,毋宁说是奋斗史、战斗史! 早期,受到英殖民统治者的重重压迫,而继承其衣钵的联盟政府等,亦不遑多让地高喊“Bahasa Jiwa Bangsa”,更加紧欲实现“一种语文,一个源流”的终极目标,因此推出多项法令和强硬手段,力图削弱或消灭他族的语言文化。 试举其荦荦大者,计有:《巴恩教育报告书》、《拉萨报告书》、《拉曼达立报告书》、褫夺林连玉公民权、否决独大、“茅草行动”、《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等等。 在新加坡,李光耀政权则通过白里斯葛、魏雅聆,王赓武等报告书和褫夺陈六使的公民权等,关闭南大,令人发指。 然而,有压迫就有斗争。华教并没有在迫害中走向衰落或死亡,反而越斗越强! 陈嘉庚、陈六使捍卫华教,名留青史,林连玉“横挥铁腕批龙甲、怒奋空拳搏虎头”,学生血书抗争,挑战李光耀,董教总成立,独中湼槃重生、统考获好评,南院、新纪元、韩江学院先后开办,让华教的千秋大业更加茁壮成长,绽放光芒。 创办于1998年的新纪元学院,于2016年升格为大学学院以来,取得长足进展。学生亦倍增至4000人,其中包括近500名国际学生。 董教总教育中心代主席林裕于去年新纪元欢庆25周年时宣布,以5500万令吉购买一栋现成的大厦,命名为“南大楼”,意即继承南大未竟的宏愿,传承南大精神。 新纪元大学学院随即展开筹款活动,并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支持,尤以南大校友和各地老友会最极积,据悉,迄今,已筹获千万令吉以上的款项,而且捐款还源源而来。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不忘初心,齐来为新纪元添砖加瓦。是盼。
11月前
日前在某社交媒体发生了一点小事。网友展示在书局促销区买的几本书后,有人留言:书虫就是这样,顺手牵羊。事主委婉表示他没牵羊。那人回应他的意思是多买了几本书。 随口说别人顺手牵羊未免太过难听,乍见我很不高兴,原本打算留言提醒。惟想想自己只是寻常小民,并非社会贤达,倘若别人未出言询问,似乎不便发表意见。再说对方与我素昧平生,私讯亦嫌冒昧,略过也就算了。 对方很明显是误用成语,但不愿承认,我觉得这种状况怎么说都没用。当然我的判断未必准确,不过一旦开口,万一不慎引起争执,那就不值得了。倒不是害怕与人争吵,而是没必要为了这等小事争论不休。有人爱说书虫顺手牵羊,那是他的事,又不是我的错。 发现别人误用词语,选择视而不见,我是否有纵容之嫌?非也非也,首先我没资格对陌生人说教。再说,对方或许果真是社会贤达,偶尔误用词语也不算什么大错,若因而被陌生人指正一定不快。大家使用社交媒体不过是休闲娱乐,没人爱听别人纠正自己言语的小小失误。 尽管常有人自豪,本地拥有中港台之外最完备的华语教育体系,然而不可讳言,本地人的华语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有识之士十分努力普及语文知识,可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别的不说,本地体育新闻常见“觊觎”、“染指冠军”之类的描述,我看来着实刺眼。“争取”、“期待冠军”不行吗?冠军是荣耀,又不是丢脸或羞耻之事,为何非要用觊觎、染指这么负面的词语? 现今科技发达,各式查证十分便利。老实说我亦曾发现自己误记、误用部分词语,还好及时查证,错误大多只有自己知道,不过这也只能要求自己。至于其他人如何使用语言,那是他的自由,不足为外人道,我的确不该多管闲事。
12月前
(【中文对对说】:对比中文近义词、相似字、生活惯用语,或让成语配成对来对对碰,作原有释义的对照、用法的对校,辨析语文应用上的正误,厘清有关词语的正确用法等等。) 很多人将 “隔天” 与 “明天” 混为同义词来交替运用,其实两者的含义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❶“明天” “隔天” 意义大不同 (一)明天 ˙意指今天的第二天;今天的下一天。 ˙未必以一天 24小时相隔时间作准。 ˙时刻的间隔无局限,12个小时后、5个小时后、1小时后、30 分钟后,甚至 1分钟后,都有可能就是 “明天”。 ˙也泛指未来、希望:孩子是祖国的明天。 (二) 隔天 ˙隔天是间隔一天的简称;隔天指特定某一天中间间隔一天。 ˙间隔一天,意指时刻必须至少有 24个小时的相隔。 ˙相对于今天,隔天是中间间隔一天(24小时后的那一天),也就是后天。 ˙相对于其他日子,隔天是那一天之后的第二天。 ❷以生活事例说明 “明天” “隔天” (一)明天 ˙今天是星期一。今晨说明天,是指星期二。 ˙此刻是星期一晚上 11时 45分。此刻说明天,可以是指午夜零时零分后的另一天,即 15分钟后的星期二。 (二) 隔天 ˙快递服务:当天达、次日达、隔日达。 下单日:6/7 当天达:6/7 次日达:7/7 隔日达:8/7 ˙医生说这药要隔天服食,是指每隔一天吃一次: 今天 5月1日吃药, 明天 5月2日不吃药, 隔一天才吃药。 更多文章: 【中文对对说】林智勇老师 / 必须 vs 必需,各分天下 【中文对对说】林智勇老师 / 元旦、春节、立春,何者为年之始? 【中文对对说】林智勇老师 / 用感恩回应早安,言重了! 感谢vs感激vs感恩 【中文对对说】林智勇老师 / 一路好走≠一路走好 【中文对对说】林智勇老师 / 今天的隔天 ≠ 明天
2年前
3年前
(峇株巴辖26日讯)马来西亚永春东关伟公陈氏公会总会长陈联益指出,虽然身处在现今社会应与时并进,但代代传承的中华文化与祖训却万万不能摒弃。 他说,文化与语文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若摒弃了就是民族的消亡,而该会就扮演着传承族中优秀文化、习俗与祖训的角色。 “家族会最重要的作用是凝聚族亲,成为族亲联系亲情的活动中心,将原本已失散的族亲重新凝聚起来,重新建立起已淡化的族亲情,有规划地将族亲组成一个大家庭。” 陈联益于前晚为马来西亚永春东关伟公陈氏公会柔州分会新届理事主持监誓就职仪式后致词时,发出上述呼吁。 他透露,该会还会续修族谱、提倡寻根问祖、修复祖乡与祠堂“世德堂”、定期组团率领族亲回到“世德堂”谒祖及加强族亲敬重祖先的理念。 他希望年轻族亲能踊跃加入该会,以后才不会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隐忧。 另一方面,陈联益赞扬该会柔州分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在会长陈世发与理事领导之下,会员人数从20多名增加至244名,且在柔州华社的知名度及为会员服务的素质是有目共睹的。 马来西亚永春东关伟公陈氏公会柔州分会会长陈世发表示,他将继承该会的优良传统行事,团结家族会新届理事会,做好未来的工作,并感谢族亲给予的支持与提点。 “家族会的发展是继往开来,期望各位族亲能一如既往,积极支持与参与家族会各项活动,展现一家亲精神。” 他也说,这一届理事会增加了数名新理事,在各自的行业服务社会,他们的加入将为该会注入活力与朝气,相信在全体理事努力下,家族会基业将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马来西亚永春东关伟公陈氏公会颁发家族会贺匾予荣任古来中华总商会第36届会长的陈世发,及荣任马来西亚陈氏宗亲会妇女组第5任主席的该会教育组副主任陈矜颖。 此外,大会也颁发委任状予名誉顾问、法律顾问及各区协理。 出席晚宴者包括:马来西亚永春东关伟公陈氏公会副总会长陈福源、陈鸿图、陈木成、陈志贵、总秘书陈源兴、总财政陈金简及该会柔州分会名誉顾问陈宝塔等。 马来西亚永春东关伟公陈氏公会柔州分会第三届(2021年至2023年) 理事会名单: 会长,世发,署理:亚里;副会长:自立、志贵、天宝、国精;总务:传笔,副:俊茂;财政:雅敏,副:陈发;教育主任:天源,江海;福利主任:治添,副:和场;文娱主任:清荣,副:福联;交际主任:小汉,副:劲福;理事:德钦、忠兴、琼林;查账:世汉、政勋。 各区协理: 文律:威成;笨珍:德万;新邦令金:惠莲;新山:颖超、青山;峇株巴辖:志成;麻坡:志毅。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