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骨26日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用来形容人对事情没有恒心或坚持,殊不知,这句调侃他人的形容词,放在形容渔夫身上却大不相同,反而,正是靠着渔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年复一年的坚持,才让我们时刻品尝到新鲜鱼获。
ADVERTISEMENT
对渔夫的了解,一般都是透过书本上认识,在表面认知上,渔夫都是清晨出海、撒网及捕鱼的3步骤后,之后就回家休息,看似很轻松了事。
捕鱼技巧历练累积
唯有深入了解渔夫的工作后,才发现是别有一番的体验,许多看似手板眼见的功夫,尽管对渔夫而言已是见怪不怪,但若没有历练的累积,就无法做到驾轻就熟。
在森州,由于波德申属于靠海地带,所以渔夫行业不算冷门,在波德申最繁荣的时期,赖于上个时代的发展迅速,各种与航海有关的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渔夫在内,也在当时的发展趋势中受惠。
早期,波德申渔港非常多,这也令很多人开始从事渔夫行业,惟近10多年来,随着渔业的没落,从事渔夫的人也越来越少,剩下的渔夫,多数都是家族行业,代代相授。
在目前仅存的渔港中,波德申最多华人渔夫也分别落在瓜拉芦骨及朱湖,这也使到这2个渔港,经常会吸引熟客,专程到渔港抢购刚上岸的海鲜。
海上定位设置渔网
《花城》社区报采访一名老渔夫苏金兴(70岁),并跟随这名老渔夫及其拍档,体验一番渔夫的捕鱼生活。
在这次体验中,在太阳刚升起,记者就跟随苏金兴与其他3名渔夫乘上渔船,并在他的引领下在波德申海域附近打捞鱼获,透过之前已设置好定位的渔网位置,把这些渔网的各种鱼获,一一捞到船上。
整个捕鱼过程耗时将近8小时,渔船至少找出了十多个定位好的渔网,打捞所有捕到鱼获后,再带回去售卖。
据观察,尽管渔船相当简陋,但苏金兴开船时相当熟练,而且,现代的捕鱼手法也减轻了渔夫不少负担,透过GPS定位系统记录,现代渔夫不再担心找不到之前布下的渔网。
惟在进行打捞工作、判断水势及事前布置渔网的方式,仍须依靠经验丰富老渔夫,才能做出当下最准确的选择。
而苏金兴就是这辆渔船的指挥者,负责指挥及监督整个捕鱼过程,并在需要的时候,亲自下场帮忙,解决突发的问题。
苏金兴:海水污染鱼获减
在过程中,苏金兴谈起,其家族几代都是渔夫,而他在16岁时开始学习如何捕鱼、编织渔网,结果就一直做到现在,已经有了将近50多年的经验。
他也很庆幸,在自己五十多年的捕鱼生涯中,一直都过得相当顺利,虽然期间他也曾听闻同行因为工作期间差点丧命,但自己一路以来都获得保佑,相安无事。
对于渔夫这个行业,或许这行业这么多年已经与苏金兴融为一体,因此,对他而言,渔夫是相当平常的工作,在他眼中,渔夫也不是特别辛苦的行业。
小渔船没出海熬夜捕鱼
“我们这里都是小渔船,不像大渔船需要出海熬夜捕鱼,经历大风大浪,一般我们都是清晨出海后,下午就能回到岸上。”
惟他指出,除非是要捕获特定的鱼种,才需要凌晨出发,待了一晚后第二天就能回到,相比一些大渔船需要出海多天,对于他而言,还算轻松。
但是,对于自己五十多年的捕鱼经验中,他仍有自己的看法,也不仅感慨如今的捕鱼环境,已经与早期已经无法相提并论。
他回忆,以前捕鱼时,空气非常清新、海水也非常清澈,所以鱼获量也非常多,加上当时鱼获的价格非常高,所以收入也相当可观。
但这些年来,随着波德申不断发展,海水受到污染,加上鱼获几十年已经捕得七七八八,附近的海域也没有多少鱼获可捕,导致他们只能越走越远,从早前的约50海里,现在已经走出200多海里的海域。
“以前行情好的时候,渔船每出一趟,鱼获量至少有百多公斤,但后来渔船越来越多及非法捕鱼活动出现,如今我们出海一趟,能够有20多公斤的鱼获,已经算是不错的收获。”
禁跨州海域捕鱼
此外,如今他们出海也受到限制,早前他们捕鱼还能跨州到马六甲海域捕鱼,但随着不能越过别州海域后,也令他们能够捕鱼的范围越来越小。
尽管如此,他补充,只要勤劳,一个月至少出海2次,目前渔夫收入还是能够维持生计,养家糊口。
而他的其中一名儿子苏龙乾(33岁),几年前也开始跟随他出海捕鱼,现在也靠着渔夫这个行业养家,也让其家族行业后继有人,而另一名儿子也经营海鲜餐馆,也让捕获的鱼获能够派上用餐。
至于他本身,退休后也闲来无聊,所以他与其中一名跟随他多年的老渔夫,依旧会照常出海捕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