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观点

|
发布: 1:12pm 24/12/2020

窥探百业

窥探百业

窺探百業 | 手握膠刀
守一片膠林數十年

报道:黄家强
拍摄:余蔚棋

(馬口24日訊)大清早6時許,當晨曦剛從遠處的青山背後亮起,馮運興(64歲)就騎著摩托車,頂著寒風,沿著走著數十年的道膠林小徑,準備開始一天的生活。

ADVERTISEMENT

來自仁保榕吉的馮運興只是芸芸人海中的一個平凡膠工,為了家中生計,走向膠園的這條路,他走了數十年,從青年時期走到如今中年。

在上個世紀裡,我國曾經喻為橡膠王園,那個時候,割膠是很多家庭養活一家大小的當然職業,但是對於許多鄉區孩子而言,大家心裡都有一個夢想,誰都不甘心守在窮鄉僻壤,每天守著膠樹,與蚊蟲為伍,總想有機會就往外闖,看一看世界。

馮運興也是一樣,雖然從小在膠園裡長大,家中各種工作有兄長負責,因此他在十餘廿歲時期,也曾經懷著憧憬,到新加坡工作,從事建築行業。

“但一旦在外面沒有工作時,我還是會返回榕吉家鄉,協助減輕家人負擔,但是不久後,若是外面有新工作機會,我還是一樣出外工作,這種來來回回的情況,大約有十多次吧。”

當馮運興來到三四十歲的時候,自嘲開始走不動了,而且家中父母已年邁,他就收起心情,真正返回家鄉,做起一個名副其實的膠工,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休的生活模式。

冯运兴在年轻时期曾到新加坡工作,随着父母年事已高,就留在家乡割胶,如此一割就割了数十年。
馮運興在年輕時期曾到新加坡工作,隨著父母年事已高,就留在家鄉割膠,如此一割就割了數十年。

膠價低不敢猜想未來前景

提到割膠,大家的印象或許就是那一股濃濃的膠絲味道,以及在千禧年時期,我國膠價一度飆升每公斤六至七令吉,膠工收入大豐收的那一段歲月。

馮運興說,我國膠價大好的那幾年,榕吉區的橡膠價格,其實一直都徘徊在每公斤約6令吉,只有短短數日一度飆破每公斤7令吉。

他回憶起膠價大好時,每天可獲得兩三百令吉的收入。那一段時期,他自諷好像不會感覺到累似地,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往膠園去。

過後國際橡膠市場需求降低,膠價隨之下滑,低潮期應該是從2019年下半年,直到冠病疫情爆發,政府落實行動管制令迄今,最低潮時期,每公斤膠價僅有1令吉60仙,而受訪日當天,榕吉膠價也只有每公斤1令吉82仙,以致馮運興每天只有三四十令吉的收入,勉強維持家庭生計。

沒有人知道,到底我國膠價會不會再迎來另一波高潮期,或是繼續保持在低谷期。

馮運興說,在行管令期間,橡膠小園主發展局(RISDA)雖然有發出一些補貼給小園主,但是無疑杯水車薪。

他在中年時期才結婚成家,妻子是外籍人士,兩名孩子尚在求學,經濟負擔越來越大,肩上壓力非常沉重。

所以他認為,政府應該設法將膠價維持在每公斤2令吉50仙至3令吉,唯有如此,膠工家庭的生計才能獲得維持,否則經濟一直捉襟見肘,未來前景如何是好?他都不敢猜想。

每一棵胶树流出的胶汁,都是胶工赖以糊口的工具。
每一棵膠樹流出的膠汁,都是膠工賴以餬口的工具。

膠醋蝕傷痛入心扉

馮運興坦言,大家對於割膠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膠價大好時期,卻不清楚“割樹”這行業,其實這是靠天吃飯的行業,當中所面對挑戰及突發情況,並非行外人能體會。

若是前一天下午或晚上突然下大雨,橡膠樹幹被淋溼,膠工只能望天興嘆,明天又無法割膠了,要不然就是割膠時,老天突然下起大雨,以致“水衝膠”,即膠汁被雨水衝稀,一整個早上的努力全都白費,更要被淋得全身溼透返家。

所以在割完所有膠樹後,等待膠杯裡盛裝了一定的膠汁時,馮運興就會持著裝著膠醋的小瓶,倒進膠杯,以便膠汁凝結成塊,過後馬上拔杯取走膠絲,賣給收購商。

“膠價大好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宵小偷膠絲的現象,曾經有一些膠工調醋後返家,過後返回膠園準備拔膠絲時,卻發現已被人捷足先登,偷走膠絲,白忙一場。”

很多膠工收膠杯時,往往都直接把手伸進膠杯醋水裡,將膠絲拔起,這種作業方式最簡單直接,但是後遺症就是手指常被膠醋蝕傷,傷口痛入心扉。

胶工往往会直接把手伸进胶杯醋水里,将胶丝拔起,这种作业方式最简单直接,但是后遗症就是手指常被胶醋蚀伤,伤口痛入心扉。
膠工往往會直接把手伸進膠杯醋水裡,將膠絲拔起,這種作業方式最簡單直接,但是後遺症就是手指常被膠醋蝕傷,傷口痛入心扉。

若運氣不好會遭遇許多突發狀況

此外,膠工大清早到膠園裡割膠,若是運氣不好,還會遭遇突發狀況,例如碰到野獸、跌倒受傷等。

馮運興說,他數十年在膠園裡工作,沒有碰過野豬出沒,但是卻有被毒蛇嚇到的經驗,所幸沒有被咬傷,此外,野雞和四蛇蛇,也是他常見到的動物。

這些年來,他也曾經在割膠時,誤踏樹跟,扭傷腳踝,痛得差點眼淚及冷汗都要飆出來。

“所以外人總會說割膠是半天工,但是膠工的辛苦,外人卻未必知道。”

每年的農曆新年過後,即三月至五月份,就是膠工暫時休業的時期,這段時期,也是讓長年累月被“割皮”的膠樹暫時休息,但是對於膠工而言,這兩個月是沒有收入的。

所以有些膠工會趁膠園休息時,習慣在膠園一些空曠之處種植水果,以便有另一份收入,不致於手停口停。

每天当晨曦刚从远处的青山背后亮起,冯运兴就骑着摩托车到胶园里工作,这条路走了数十年。
每天當晨曦剛從遠處的青山背後亮起,馮運興就騎著摩托車到膠園裡工作,這條路走了數十年。

割膠屬夕陽行業

回首數十年的割膠歲月,馮運興說,他應該不會鼓勵孩子繼續留在膠園接班,因為年輕人有自己的世界,就讓他們決定自己將來要走的路,而他則會割到無法再割膠為止。

他坦言,割膠是老一輩的工作,是屬夕陽行業,年輕人應努力讀書,到外面去尋找自己認為比較適合的工作,自主權在他們的手中。

榕吉曾經有一個世界最大橡膠園坵,即是英殖民地時期的南洛園坵,但是在六十年代期間被拆賣後,出現很多橡膠小園主,近年來橡膠價格不定,以致很多小園主將膠林翻種為油棕園,以致榕吉的膠園目前大約只佔20%左右,而且都是老人在割膠。

對於馮運興而言,只要能維持家長庭生計,安心把孩子教育好,他就已心滿意足。

從膠園返家後,他偶而在下午時分,和幾名好友坐在茶室,一杯清茶,數塊糕點,談天說地,一天的日子就這樣過去了。

胶工用胶刀将胶树表皮割开,让胶汁流出,至于要割多厚的树皮,才会有胶汁流出,这是一门技术。
膠工用膠刀將膠樹表皮割開,讓膠汁流出,至於要割多厚的樹皮,才會有膠汁流出,這是一門技術。
胶汁流进胶杯里。
膠汁流進膠杯裡。
为了让胶汁快速凝结,胶工常将浓醋加入胶汁中。
為了讓膠汁快速凝結,膠工常將濃醋加入膠汁中。
胶汁凝结成块后,就可拔起收走卖给收购商。
膠汁凝結成塊後,就可拔起收走賣給收購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