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专题

发布: 11:52am 18/02/2021

窥探百业

窥探百业

窺探百業 | 補鞋匠
手上功夫 足下如故

报道:郑嘉伦
拍摄:余蔚棋

(芙蓉18日訊)在五六十年代,許多人以補鞋匠這份行業養活一家,然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現今時代,補鞋行業已逐漸被邊緣化,甚至有者的一日收入僅有約10令吉,歷經興衰,不禁令人唏噓。

ADVERTISEMENT

補鞋匠靠著一雙巧手,在短時內替顧客的舊鞋換新,一整天坐在小凳子上,低著頭一針一線,不計較是舊的、臭的或骯髒的鞋,靠著樸實無華的手藝,讓鞋子延續生命。

在以前,補鞋匠隨處可見,如今隨著時代變化,科技取代手工縫紉,加上年輕人不熱衷於這行業,上一代鞋匠漸漸老去,讓鞋匠變成了夕陽行業。

位於芙蓉公市的聯邦鞋店,是響噹噹的老字號,在老一輩的生活中,無論是訂做或補鞋,都必須到聯邦鞋店走一趟。聯邦鞋店第二代接班人東主陳利,今年已76歲,他在接受《花城》社區報訪問時,也道出了這行業的興衰。

陳利指出,補鞋匠的工作靠一雙手,而縫補一雙鞋需約一小時,所以一天能賺的錢不多,耗時又耗精神,一天的收入有時只有約10令吉或以下,以前卻能靠這行業養起一個家。

他說,顧客送來修補的鞋子中,有80%是不乾淨的舊鞋,20%則是有異味的鞋子,鞋匠的工作是幫忙修補,所以不能挑選,若接到臭鞋,一般上會先放在太陽底下暴曬。

“對許多人來說,補鞋是低微的工作,我在年輕時,除了是一名鞋匠,也是發展商,因為接觸的朋友皆是上流人士,擔心朋友看不起我的職業,而不敢和朋友提起。”

陈利接受本报采访时,娓娓道出补鞋匠行业的兴衰。
陳利接受本報採訪時,娓娓道出補鞋匠行業的興衰。

14歲開始在店幫忙

陳利說,當年父母從中國越洋來馬,為顧客量身訂做鞋子維持生計,也養活了4名孩子,而他14歲開始在店幫忙,在接手後,他負責設計鞋子和做鞋,哥哥則在店賣鞋,他也曾在吉隆坡設鞋廠,寶號享譽一時。

他指出,隨著時間流逝,市場上的鞋子越賣越便宜,品牌款式也多,而芙蓉的售價無法與大城市競爭,鞋匠備受挑戰,現在他只剩下幫人補鞋的工作,為了在市場上生存,許多補鞋匠會提供其他服務,如修補書包、腰帶打洞、磨刀等。

他補充,雖然步入晚年,但眼力依舊,他還可以一個人開車到吉隆坡,所以補鞋不是問題,但因為年紀大了,他和哥哥輪流工作,一人開檔兩個星期。

陈利自小跟随父母工作,工作时一针一线,技巧熟练。
陳利自小跟隨父母工作,工作時一針一線,技巧熟練。

補鞋每個步驟都不得馬虎

陳利說,補鞋沒有秘訣,只有熟能生巧的技術,在熟練後,就會掌握補鞋的技巧,檔口雖然簡陋,但就像大眾的鞋子診所,任何路過的市民,都會拿損壞的鞋子來詢問。

他指出,他只有兩、三個簡單的工具,每天的工作雖然只有縫、補、換、釘和粘,但最重要的是態度和細心,每個步驟都不得馬虎。

“在這年代,從事補鞋的華裔很少,大部分是友族,許多人認為,補鞋是夕陽行業,在21世紀已經沒有市場。”

他說,鞋匠眼看是沒落的夕陽行業,但依舊有一群支持者,有些民眾不想浪費錢買新鞋,會把鞋子送來修補。

陈利每天坐在小凳子上,为顾客的鞋子缝缝补补,延续鞋子的生命。
陳利每天坐在小凳子上,為顧客的鞋子縫縫補補,延續鞋子的生命。

對目前生活方式感滿足

陳利指出,補鞋雖說是一門手藝,但現代人都受過教育,通街都是大學生,非常現實的是,年輕人也會嫌棄賺不到錢,所以這份工作不會有人想要接手。

他說,自己雖然單身,但一起工作的哥哥育有下一代,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業,也不曾想過要接手,所以他已決定,倘若哥哥退休,他會跟隨哥哥的腳步。

他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現在的他,工作不為別的,純粹是為了打發多餘時間,每天可以到公市和老朋友聊聊天,這樣的生活他已感到滿足。

陈利在芙蓉公市的档口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简单的工具,因为熟练的技巧,让他深受熟客支持。
陳利在芙蓉公市的檔口沒有華麗的裝飾,只有簡單的工具,因為熟練的技巧,讓他深受熟客支持。
补鞋行业看似是没落行业,但在市场上仍有需求,不少市民会送鞋修补。
補鞋行業看似是沒落行業,但在市場上仍有需求,不少市民會送鞋修補。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