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麗瑩 | 月圓的缺憾



中秋近了,月圓時節,我們曾有過多少期盼與嚮往,享有過多少圓滿溫馨。而今,冠病疫情持續之際,卻也有些缺憾。
一場大疫,起伏糾纏了一年多,限制人類的活動自由,影響百業和生計,奪走人命,摧毀天倫,著實令人感傷,卻也印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ADVERTISEMENT
月色輕籠大地,寂靜低照;人兒獨倚妝臺,對月懷思。韶光流逝,守望著窗外的月亮教人悵惘,我們又經得起幾番春去秋來,歲月蹉跎?
在疫情中因為群聚和跨州的限制,許多家庭與身處異鄉的孩子分隔兩地,未能團聚,這中秋便帶著遺憾和淡淡哀愁。
所幸現今科技進步,不必飛鴿傳書幾經折騰,只需通過手機和網絡就能線上見面,一解相思,千里共嬋娟。以前只道詩詞文字使得中秋佳節倍添情意,而今科技產品也能像月光安撫著大地般,撫慰人心。
我想起社會上的一些弱勢群體,他們在疫情中受苦,失去工作,面對生活和生存的壓力,也面對生理、心理的苦痛,欲訴無從。社會的繁華進步與科技創新把他們拋離,與他們漸行漸遠,他們陷入更加孤立無援的境地。
中秋皓月的清輝無私地照亮大地,我們也要有一顆悲憫的心,體會人間的愁苦,幫助那些不幸的人。
疫情期間,醫療體系及資源不足也是令人悲痛的事。根據報導,一些疫情嚴峻的州屬,醫院裡的前線醫護人員每天照顧大量病患,從死神手中搶救生命。他們已身心俱疲,出現心悸、沮喪、失眠等後遺症,有時“做著做著就哭了”,情況堪憐。
醫療體系超出負荷,手術室侷限,有的醫院多名醫護人員擠在手術室進行救治工作,在無身距下也感染冠病,讓人心疼。這些負重前行的人是血肉之軀,雖已接種疫苗,也未能抵擋染疫的風險。
然而我相信,疫情終有趨緩的一天,這些苦難終將成為過去,就如同月圓月缺,花開花謝,悲歡相隨,人生本是如此。
中秋是華族的傳統節日,這裡沒有寒暑變化,沒有四季更迭,我們仍然過中秋。這次的月圓雖有缺憾,並不完滿,我們知道天上仍會有一輪明月,每一盞燈籠都閃爍著亮光,照耀大地,溫暖人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