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23日訊)家中的木砧板變得陳舊、發黴或破損後,先別丟棄,只要把舊砧板交到對的人手上,就能讓它們華麗轉身,迎來第二生命!
ADVERTISEMENT
藝術愛好者鄭桂源化腐朽為神奇,發揮創造力在舊砧板上作畫刻字,使它們變成一幅又一幅令人驚喜的藝術品。
鄭桂源與《花城》社區報分享,一天他在屋後打掃枯枝樹葉時,發現路邊有一片被丟棄的舊砧板,當時他心想,什麼人如此沒有公德心,不要的物品怎能隨處亂丟?
出於個人對木製品的鍾愛,他查看了那片舊砧板,上面的歲月痕跡頗有韻味,覺得就這樣丟棄相當可惜,於是拿回家裡,慢慢思考可以如何廢物利用。
“我先嚐試在其中一面刻字,想到砧板與食物有關,於是刻了‘民以食為天’五個字,吊掛起來後,覺得空白的另一面太單調,不如以畫作點綴吧。”
他嘗試用油畫的媒介來呈現水墨畫作,效果不錯,而經過美化的舊砧板一面是字、一面是畫,相映成趣。
感嘆有些人寧讓舊砧板丟一旁
也不願以低價響應回收
完成第一幅砧板藝術作品後,鄭桂源從中得到滿足感,想要多作嘗試,於是到處物色材料,尤其是一般家庭已發黴破損、準備丟棄的舊砧板。
對於他要回收舊砧板,身邊的人感到好奇,而他不好意思說是作為“藝術用途”,只笑稱試看能否讓舊砧板“重生”。
“通常大家的反應都是‘哎呀,你不早說,我最近才丟了一片舊砧板’,真是可遇不可求。如今,木砧板的原料越來越少、售價也越來越高。”
後來,他開始在數個地點的市集擺檔回收舊砧板,每片價格介於3至5令吉。他說,民眾的反應主要分為兩種——要嘛說丟了舊砧板,要嘛先詢問回收價格。
“也許是意識到舊砧板變成有需求、有價值的東西,有者覺得3、5令吉價格太低。我遇過一個人,聲稱家裡有數片舊砧板,已沒用處,但一聽到回收價,頭也不回地走了。”
他感嘆,有些人寧願讓舊砧板繼續丟在一旁、佔據空間又無作為,也不願以低價響應回收;不過,也有人大方捐贈木砧板,不收一分錢。
鄭桂源:舊砧板經過善後才進行創作
鄭桂源分享,回收到的舊砧板需經過善後才可進行創作,有的砧板仍殘留處理食材留下的氣味,他會先把砧板清洗乾淨,並置放在烈日下曬乾才使用,必要時也會修飾一番。
“採用油畫媒介入畫,不可直接開始畫,需先塗上一層底色,待底色乾了才作畫。油畫變乾的速度比較慢,而且還得進行加深步驟,因此完成一幅作品至少需時3天。”
此外,他說,在刻字方面,雕刻的動作不可太用力,以免造成砧板破裂,畢竟舊砧板經過長年累月的洗禮。
為此,他特別添購了木柄雕刻刀,配合木槌使用,兩者搭配起來,力度的剛柔掌握較為理想,使刻字過程更為順利。
作品整體需配合得宜
才能呈現藝術之美
從撿到第一片舊砧板至今4個月來,鄭桂源持續利用收集到的砧板進行創作,延續“一體兩用”的做法,先用其中一面作畫,再用另一面刻上對應的文字,過程中不斷琢磨、改進。
他坦言,用水彩在砧板上作畫並不易,因此他嘗試中西結合,以油畫和水墨畫元素呈現作品,也許這是一種取巧、脫離傳統的手法,但其目的在於為舊砧板創造第二生命。
“現有的作品當中,個人最喜歡的,依然是第一幅作品,‘民以食為天’的刻字背面,畫了冰天雪地裡的兩隻老虎,砧板原有的紋路與歲月痕跡,形成了自然的構圖。”
他分享,用砧板創作,往往得考量砧板的形狀、大小、顏色、破損部分等現有條件,以此構思作畫題材,他將此比喻為“因材而畫”。
對他而言,作品整體需配合得宜,才能呈現藝術之美,創作過程雖然充滿挑戰,同時也讓他樂在其中。
鄭桂源發揮創意、廢物利用的巧思,受到森美蘭海南會館及芙蓉人文共享空間的欣賞,希望透過展示和義賣,合力推廣這門藝術,在賦予舊砧板新生命的同時,也可行善。
目前,鄭桂源仍積極展開舊砧板回收,同時歡迎熱心民眾捐贈砧板,有意響應者,可聯絡鄭桂源016-690 1130。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