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8日讯)芙蓉市政厅将在4月正式开始落实零塑料袋、零塑料吸管、零保利龙的措施,惟市政厅指出,“零塑料”并非意味着商家不能再使用塑料用品,而是需选用可分解塑料。
据了解,这项措施是州政府早在2019年便开始提倡,惟2020年因疫情缘故,无法推动这项醒觉运动,因此市政厅决定今年再次推动这项活动,而为了让市民适应,市政厅也给予3个月的宽限期,先进行宣导后再开始执法,意味着这项措施将在4月正式开始落实。
ADVERTISEMENT

业者对“零塑料”概念模糊
其中,频繁使用塑料用品的莫过于提供外带服务的食肆行业,《花城》社区报针对此事询问了食肆业者的看法,获悉大部分业者赞成此项计划,认为这确实能相应环保,但对于“零塑料”的概念仍非常模糊,也担心一旦落实后会“不小心”违法。
业者们指出,他们对“零塑料”措施感到一头雾水,并未从市政厅方面获得明确指示,无论如何,大部分业者已经正在预备寻找“替代品”,包括转用纸质品等,但仍希望能有更清楚的指南,以让他们采取相应对策。

忧全改纸制包装成本增
他们也说,他们向来在顾客要求打包食物或饮料时会使用多种塑料用品,包括保丽龙饭盒、塑料杯及塑料袋等,若是全改以纸制品,成本会相对提高许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若是完全不能使用这些塑料产品,必须改用纸质等用品,成本将会提高许多,对我们来说负担也增加了,因此若是顾客选择外带,我们将会征收额外费用,以承担提升的成本。”
惟经记者向市议员了解,“零塑料”并不表示完全不能使用塑料,而是业者需使用可分解的塑料,以确保在使用后塑料会自行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虽然可分解塑料的费用会比普通塑料来得稍微高,但并不会高出太多。
无论如何,业者们皆认为,落实零塑料袋、零塑料吸管及零保丽龙的计划确实更环保,对社区环境也会带来正面的影响。
芙蓉德记茶餐室东主温添德:
商民需时适应
我早期便获悉市政厅将落实此项措施,但其实并不完全了解“零塑料”的概念。
这些年我们已经习惯使用塑料袋,其实若是顾客打包饮料,我们仍可使用纸杯代替塑料袋装,但相信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适应。
目前,许多顾客会自行携带便当,我们对此也无任欢迎,但仍顾客会因不方便、嫌麻烦等原因,而直接到店里打包。
无论如何,我们如今已开始转用政府规定可使用的可分解塑料饭盒,而成本确实比以往使用保丽龙饭盒来得高。
ChaCha Coffee东主周应佳:
不解何种塑料可使用
我对这项计划并不是很清楚,毕竟相关部门没有明确列出什么类型的塑料可使用,什么类型的并不能使用。
虽然我已经减少塑料的用品,但外带使用的杯子、提袋等仍会使用塑料用品,若政府落实“零塑料”,对我的生意也会带来影响,若是完全不能使用塑料袋,需以纸袋代替,成本将会提高许多。
如今越来越多顾客会响应环保,自行携带饭盒、杯子等来打包,但在外送方面,我们仍需要用到塑料袋,减少食物在运送过程中出现差错。
芙蓉兄弟茶室业者伍慧婷:
赞成计划响应环保
我赞成州政府落实的这项计划,毕竟可响应环保,对环境也带来正面影响。
我们向来在顾客要求打包时,会使用塑料袋、塑料吸管等,但因市政厅落实的此项计划,我在宽限期期间开始改变包装,包括订购纸杯及纸盒,随后也将订购纸吸管,响应“零塑料”的计划。
事实上,纸制用品的成本确实比塑料用品成本高,我们随后会向打包的顾客征收额外费,以承担购买纸质用品的成本,但这并不会影响在店里堂食的价格。
何永铧:市厅逐步宣导“零塑料”
芙蓉市议员何永铧指出,“零塑料”并不表示完全不能使用塑料,大部分市民使用的塑料用品并不能被分解,惟还有许多的塑料产品其实能被分解,其中包括可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的塑料用品,而可分解的塑料用品仍获准被使用。
他指出,目前市政厅已在进行宣导工作,其中先在大型商场进行宣传,随后转向小型商场如迷你市场、杂货店等,让消费者了解芙蓉区将在4月份开始“零塑料”计划,并在不同的角落挂上宣传布条。
“据了解,购买可分解塑料用品并不会对业者增加太大负担,毕竟可分解塑料与普通塑料袋的价格相差并不会太大。”

吁转用可分解塑袋
他说,他们会不断进行宣导及提醒,呼吁商家及业者转用可分解的塑料袋,而申请营业执照的其中一项条件,便是必须遵守此项措施。惟若是仍有冥顽不灵的商家,执法人员便会向商家开出罚单。
他指出,落实此项计划除了为响应环保外,当局也发现每当水灾发生后,许多无法分解的塑料会堵在河道及沟渠,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希望市民改用可分解塑料后,社区的环境也得以改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