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日訊)中藥成千上萬,但與“虎”有關中藥,大家又知多少?!
我們都知道,中藥的流傳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從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到醫神扁鵲及華佗的典故,再到李時珍編輯出本草綱目,都讓現代的中醫師受益良多。
ADVERTISEMENT
中藥的組成主要是來自4個部分,分別是植物、菌物、動物及礦物,因此,每當在為新藥物命名前,先輩們都會根據以上這4個部分,為新藥物命名。
這也是為什麼,在人們普遍認知中,經常會發現中藥都會出現“牛、羊、虎、熊”等動物的名字出現,甚至是穿山甲、羚羊及犀牛等稀有動物,也都是被採集後,煉製成名方中藥。
據研究顯示,動物藥與植物藥、礦物藥、菌物藥相比,其活性成分作用強,療效更顯著,而且動物藥的毒性副作用更低,尤其是珍稀物種藥物的使用,在臨床上具有不可替代性,藥用價值也相當高。
只是,動物藥的煉製,使到生產商必須大量地虐殺動物,作為採集的藥材,這也導致動物藥上的資源,從十多年前開始,已經逐漸減少或枯竭。
而且,這也牽扯出人們為了資源,忽視對珍稀瀕危動物的保護,令不少珍稀動物面臨絕種的危機,因此,為了珍惜和保護野生資源,衛生部早在十年前開始,已經禁止國內中藥行,引進或售賣動物中藥。
至於說到與“虎”有關的中藥,不少人的第一聯想自然是想到“虎鞭酒”或“虎骨丸”,尤其是“虎鞭酒”,早期,除了中藥行會售賣外,有些民眾也會在家泡製自飲,並且加入其他藥材,令藥效更顯著。
普遍認為,虎鞭酒具有壯陽、除溼及散結等功效,多數人也將“虎鞭酒”用來治療腎虛或陽痿,此外,根據中醫臨床上認為,“虎鞭酒”也能祛風鎮痛、強筋健骨,用於治療筋骨、睡膝及腿的疼痛,以及風溼性關節炎。
由於具備多種功效,“虎鞭酒”十多年在中藥行是相當熱銷的產品,但後來,隨著衛生部“禁令”一下,杜絕再採用與“虎”相關的動物中藥,“虎鞭酒”就消聲覓跡,如今的“虎鞭酒”,在國內已經屬於“禁藥”。
另外,與“虎鞭酒”面臨同樣“下場”,就是採用虎骨煉製的“虎骨丸”,虎骨同樣具有祛風定痛、強健筋骨的功效,主要治療風溼痺痛,如患上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老年性腰椎等病的患者,也會服用“虎骨丸”。
甚至有些藥廠會煉製“虎骨膏”,用來治療鐵打損傷,惟與“虎鞭酒”一樣,虎骨之後也一樣被禁止作為入藥的藥材,使到“虎骨藥”在國內已經無法再見。
不過,即便“虎鞭酒”或“虎骨丸”已經作為“禁藥”,無法重現“人世”,但市面上還是有不少與“虎”相關的中藥,惟這些中藥,只是因神似老虎,而所有其名,其本質,已經是屬於植物草藥。
芙蓉仁和藥行中醫師蔡永興說,如今中藥行較為常見的“虎”藥材,主要是有“下山虎”、 “虎舌紅”、“虎杖根”、“老虎乳”、 “結琥珀”及“老虎乳”。
此外,他提到,“虎尾蘭”及“虎耳草”或“老虎鬚”等植物,不少中藥行也會售賣。
他指出,儘管這些“虎”草藥相當常見,但其實在日常中,很少會派上用場,除非是患有特別症狀的患者,才會動用到這些藥材。
比如“虎舌紅”主治是痔瘡及惡瘡,“虎杖根”主治肺炎、胃癌或關節炎,“老虎乳”則是主持哮喘、胃炎及久咳,至於“老虎乳”,則是主治無名腫毒及一切炎症。
蔡永興說,在這些藥材中,較為珍貴就屬“老虎乳”,現在市面上,平均1公斤就要800多令吉,但一般入藥不需要用這麼多。
他補充,目前這些藥材,也多數是從中國或香港進口,本地也比較少見。
另一方面,中醫師蔡智興則說,具備祛風鎮痛效果的“虎骨丸”,現在仍可在市面上看見,只是以前的“虎骨丸”已經改頭換面,成為“壯骨丸”。
他指出,“壯骨丸”的藥材已經與“虎”無關,如今更多是採集羊肉取代,其藥丸同樣具備補益肝腎、祛風散寒,除溼通絡的功效,尤其對股骨頭壞死有顯著療效。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