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了,要學好任何語言,無他,就四多:多聽、多說、多讀及多寫,學母語、第二語文或任何語言都一樣。
都常說了,語言乃我們的額外資產;能使用多一種外語,等於給自己多一份財產,即能力,還是永遠用不盡的本領。
ADVERTISEMENT
都已經說了,語言不是死背得來的,而是用在每日生活情節、實際情景自然表達出來的。課室裡學的跟課室外用的語言不盡相同。
換言之,學任何語言必須要有語言環境,而馬來西亞就是個很多元的語言環境,我曾經教過一組來學華語的泰國人,帶他們到華人餐館學用普通話叫菜,刻意製造語文環境讓他們運用剛學來的語音與詞彙,不必死背,效果不壞。
一些外國學生來大馬深造的幾年後,畢業回鄉前已經可以說一口不賴的英語與馬來話,這就是語言環境的實用效果。只是他們回國後,國內就缺乏多元的語言環境,他們很快就把所學來的外語忘掉。
由於所居住的省份面積太大,小時候也很少有機會到他省求學或謀生,一般的中國青年只能操普通話與自己的家鄉話。
當他們來到大馬唸書或經商時,發現我們每個人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華語、英語、馬來語、粵語、閩南語、潮語、瓊語及客家話等,令他們佩服加羨慕:馬來西亞的華裔比中國人更中國人。
話說回頭,大馬人得天獨厚的語言環境有賴於我們的社會結構與教育制度,我們今日所擁有的多元母語教育不僅不是國民團結的絆腳石,還能滿足我們在職場與經商的需求與願景,是我們的“本錢”。
能講同一種語言所產生的親切感,也可以協助你在職場上增進人際關係,一些私人企業甚至會因你的語言能力而願意給你額外津貼,我國的警察部隊一向來都有語言與方言的額外津貼優惠。
大馬人不僅能說各種不同的語言,還能迅速的轉換語言或方言頻道,我們可以在一個句子裡同時用上多種語言,例如 :哇佬欸、annay、這樣geli的事我不會做、你不要bully我了。
哇老欸,以上這種語言表達,看來只有大馬人才能用得那麼淋漓盡致,因為我們是Malaysia Boleh!
很多時候,當我們學習了人家的語言,自然也會理解或愛上人家的文化,會講英語的人自然懂得誰是Michael Jackson, 或許還能哼上幾句Beat It。
同樣的,愛說客家話的人,一般都愛吃擂茶、算盤子及茶果。換言之,語言不僅可以用來溝通,拉近人與人的關係,更是瞭解他人文化的最佳通道。
語言是求知的軟性工具,例如學好英語方便使用電腦、學好華語可以研究中醫中藥、學好馬來語可以瞭解“班頓”的含義等。
隨著科技發達與經濟需求,我們有必要學習與掌握多種語言,馬來西亞的年輕人到國外深造或謀生,不會面對語言溝通的障礙,因為多元文化與語言本來就是我們的生活根基與能力。
一些外國投資家告訴我,他們挺喜歡來馬設廠,除了我們的基礎教育水平偏高,多元語言也是我們的優勢。
有研究報告稱,幾十年後,大馬的海南與興化方言會逐漸消失,接著是潮州、客家及閩南方言,只有粵語會長存,我們應該珍惜這些南腔北調,並及時補救才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