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1日讯)芙蓉培华小学阔别两年举办“‘粽’是有您相伴”活动,教导六年级学生裹粽子,让学生从小懂得传承华文文化。
该活动是由芙蓉培华小学家教协会举办,获得森华堂妇女组及爱心妈妈前来教导六年级学生包裹600粒红豆沙碱水粽,供全校师生享用。
ADVERTISEMENT
培华小学校长龙思岑指出,疫情爆发前,学校在各种华人文化佳节期间,如中秋节、端午节,皆会让特定年级的学生学习制作如粽子、月饼等的传统美食,而今日是学校在疫情缓和并开放后,首次举办的实体活动。

阔别两年实体活动
“阔别两年后的实体活动让学生非常珍惜,今天的活动涉及所有六年级的学生,让他们透过学习裹粽子,从小学习传承华文文化,完成后也派发予校内所有师生,相信也会让他们感到自豪。”
她说,学校开课超过两个月,学生对于能回到校园上课也感到开心,而学校早前也恢复实体比赛,进行国语演讲比赛,许多学生也认真对待,珍惜参与比赛的机会。

黎金香:学习华人独有文化
森华堂妇女组副主席黎金香指出,今年的文化节主题为“天工开物,文化古今”,副题则是“扎根、传承、开创、永续”,由森华堂主办,因此在获得培华小学邀请到来教导学生制作粽子,也义不容辞答应。
她说,华人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而传承华人文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从小开始最有效,如今大马的华人文化得以传承,也多亏先辈们的努力,带动后备传承文化,因此大家也需让下一代学习华人独有的文化。
“我们感谢校方邀请,森华堂妇女组也尽力配合,邀6大乡团的妇女到来教导学生裹粽子,其中也获得懂得制作娘惹粽的许爱珠到来教导学生。”
她指出,森华堂妇女组将扮演好教导角色,除了粽子外,若是接获校方邀请到学校教导学生制作汤圆、月饼等文化美食,也将尽力教导。
陈时芙:多办文化活动让学生参与
家协副主席陈时芙指出,学生在阔别两年后再度参与实体活动皆很兴奋,尤其大部分虽然在家曾看见长辈包裹粽子,但却未亲自尝试包裹,因此获悉今日将举办包裹粽子活动都异常期待。
“学生参与今日的活动也感受到端午节制作粽子的乐趣,我们也希望随后能举办更多类似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参与。”

许爱珠:制作传统娘惹粽
许爱珠说,她出生于具有丰富文化历史的马六甲州,如今定居芙蓉的她早年嫁给身为峇峇的丈夫,懂得制作传统娘惹粽,因此对于今日举办文化活动感到活动,让华人文化得以传承下去。

杨秀娟:学生学习能力快
爱心妈妈杨秀娟指出,疫情爆发前,学校每年皆会举办裹粽子的活动,她也会到学校协助教导,虽然今日的活动中,一些学生会因绑不紧而导致粽子掉下,但大家都很有耐心、学习能力也很快。

黄桃荣:让小六生参与
黄桃荣老师说,以往裹粽子活动是由五年级学生参与,惟因疫情导致学校无法在去年举办任何活动,因此今年开放后,让六年级学生在毕业离校前,有机会参与这项活动。

学生陈芯妍:首次裹粽很兴奋
当得知学校今日将举办裹粽子活动时,我感到很兴奋,这是我首次裹粽子,虽然学习过程中有失败了1粒,但随后也成功包裹粽子,让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学生李志鸿:曾随妈妈学习裹粽
我曾与妈妈学习如何裹粽子,但怎么也学不会,只负责协助妈妈将馅料加入糯米内,今天算是我第一次动手包裹粽子,让我感到很期待。
学生马缃玲:亲自动手终学会
今天是我首次学会如裹粽子,虽然在聆听讲解时,我并不是很清楚了解怎么裹粽子,直到亲自动手后,我终于学会裹粽子,以后端午节也会裹粽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