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最热点

|
发布: 3:18pm 06/06/2022

州政府

谢琪清

森州桂青龙母庙

开幕大典

州政府

谢琪清

森州桂青龙母庙

开幕大典

森州桂青龍母廟開幕大典獲大禮 謝琪清及州政府各撥1萬

摄影:余蔚棋
供FB/森州桂青龙母庙开幕大典获大礼,谢琪清及州政府各拨1万
位於錫克村的森州桂青龍母廟,舉辦開幕大典,獲得政經文教人士響應。

(芙蓉6日訊)森州桂青龍母廟今日開幕大典獲大禮,亞沙國會議員謝琪清主持開幕儀式時,為大會捎來好消息,除了本身撥款1萬令吉,森州非伊斯蘭事務行動理事會也會撥款1萬令吉,協助發揚龍母精神。

他在致詞時指出,大馬是多元種族、宗教、背景及語言的國家,這制度在獨立前已設立,1957年馬來亞獨立及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至今,聯邦憲法賦予各族人民基本權利,熱愛多元大馬的大馬人都有基本責任,確保多元性在大馬繼續開枝散葉。

ADVERTISEMENT

他讚揚龍母廟的辦教育精神,尤其是華社向來對教育執著與認可,龍母廟的方針讓華校孩子能繼續邁向前。

謝琪清希望龍母廟今天的成立後,不僅是為芙蓉帶來新地標,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特別是家境需要幫助的孩子,除了上學外,可以獲得同等機會,在教育方面不會被拋在後頭。

他說,寧宜河是芙蓉人熟悉的河流,寧宜河穿過芙蓉國會、亞沙國會、林茂國會及波德申國會,河流歷史更是眾所周知,他感恩龍母廟設在寧宜河旁,並有一系列的美化計劃,讓龍母廟成為各族人民共同認可,可到來打卡的新景點。

“同時,我將繼續跟進,要求聯邦政府儘快發放撥款提升寧宜河第5期防洪計劃,有關防洪計劃是在第12大馬計劃下落成,然而來到計劃的第2年,首相署經濟策劃單位仍未下方撥款,導致水利灌溉局無法有所工作。”

他說,寧宜河的提升將能阻止不好的事件重演,也讓民間組織有更強大力量繼續前進,因此他將繼續呼籲聯邦政府,迫切展開有關工作。

供FB/森州桂青龙母庙开幕大典获大礼,谢琪清及州政府各拨1万
謝琪清(左三)移交1萬令吉撥款給吳天濤(右二),右為黃國強,左起為廖澤偉、袁錦綸。

總策劃拿督吳天濤指出,由於疫情的風險因素,理事會至今未決定何時啟用龍母大廈教育中心,希望不久可開設安親班,幫助弱勢家庭,除了給孩子提供免費補習及午餐,也希望通過社會熱心人士捐助,讓孩子們得到家庭方面的經濟援助。

“我們不希望長期依靠社會人士的捐款來維持教育中心開支,因此若龍母廟能成功吸引更多人到來,以及獲得更多香油捐獻,我們就能把收入所得,用於維持教育中心的運營。”

他說,龍母廟的軟體建設和美化工程,將根據計劃逐步展開,由於龍母廟面向大河,所以已建好石級階梯,方便善信到河邊放生,同時計劃在每年農曆新年,舉辦大型放生活動,也會在河岸邊種植果樹及草藥,除了達到美化效果,也讓善信對本地草藥有所認識。

“目前我們已購買一輛40年前的舊學生巴士放在園區,除了給市民懷舊打卡拍照,也讓年輕人瞭解我們那些年的學生巴士模樣。”

他指出,他是在15年前的回鄉之旅,瞭解龍母信仰文化,併發願帶到芙蓉,讓獅團有個精神支柱,欣慰各界義不容辭給力,在安奉龍母金身後,桂青的孩子都會在初一、十五自動自發給龍母上香,或打掃衛生,也漸漸吸引附近鄰里,前來上香祈福。

他說,理事會於2017年啟動“森州桂青龍母基金會”,於12月12日籌募龍母廟購地基金,併購置現址地段,後於2018年再以40萬令吉買下隔壁地段,今年1月28,舉行了龍母金身移宮新廟的祭祀禮儀,目前廟地有1萬方尺。

供FB/森州桂青龙母庙开幕大典获大礼,谢琪清及州政府各拨1万
謝琪清(左八)受邀為龍母廟主持開幕典禮,左起為袁錦綸、陳麗群、威拉班、廖澤偉、黃國強、李治穩、吳天濤,左九起為瑪麗約瑟芬、朱建華、吳金財。

大會主席拿督黃國強指出,民間信仰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髓部分,在人類的歷史長河裡,若一個民族沒有了文化精神將無法長期生存,而華人今日能在全世界同語相連,維繫著我們的就是一根文化的長繩。

他說,華人有許多籍貫民族,大家能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就像過年拜天公,不僅是福建人拜拜,客家人和廣西人也拜,大家靠的也是文化精神上的命運相通聯繫。

“龍母是信仰文化中重要的一環,歷史記載,龍母是秦始皇年代的人氏,起源於珠江河的主幹流—西江,信仰龍母的有云南人、貴州人、廣西人、廣東人和客家人,推動信仰文化是一份無限的責任,龍母信仰主張‘孝思’和‘仁道’精神,人人都應支持和鼓勵。”

他說,在理事通力合作下,龍母廟完成了硬體設備,也完善部分軟體建設,有關美化的工程,以及教育中心回饋社會的工作目標,將進一步完善。

“近來,龍母廟進行河邊清理工作,有人提到,盛明利在1850年至1860年,從馬六甲來亞沙,就是由寧宜河口上岸,而岸口就在龍母廟河邊附近,盛明利在1860年遇害後,1861年亞沙的岸口不遠就建立了仙四師爺廟來紀念他。”

他說,如今這些可作為靠岸的渡頭,或下錫米載送去馬六甲的碼頭,都已不復在,這是一個具有紀念且意義的考察工作,為了紀念祖先的辛勞,理事會日後將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工作,計劃設立一個“紀念渡頭”,讓下一代知道這些歷史。

供FB/森州桂青龙母庙开幕大典获大礼,谢琪清及州政府各拨1万
眾嘉賓見證龍母廟建起,並在森州桂青龍母廟基金會“名人欄”前合影。

馬來西亞廣西總會總會長李治穩指出,龍母廟能設在芙蓉,讓附近居民前來祈福與拜祭,他希望能成為居民的信仰與精神糧食,同時讓龍母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聯合籌委會主席廖澤偉指出,這些年到過許多廟宇拜訪,也到中國購買建材,幫助龍母廟添磚加瓦,為華人社會信仰文化做一些傳承工作,並感謝各界人士的支持。

出席者有森州行政議員陳麗群、威拉班、朱建華、萬茂州議員葉耀榮、拉杭州議員瑪麗約瑟芬、沉香州議員吳金財、聯合籌委會主席袁錦綸。

供FB/森州桂青龙母庙开幕大典获大礼,谢琪清及州政府各拨1万
理事會歡迎各地民眾前往祈福,並將龍母精神傳承下去。
供FB/森州桂青龙母庙开幕大典获大礼,谢琪清及州政府各拨1万
理事會利用龍母廟位於寧宜河旁的優勢,在廟宇內打造“碼頭”,增添聲色。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