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上,华人乡团会馆组织的的职务工作都是属于义务性质的,出钱出力更不在话下。话说,以前乡团会馆的成立是为了帮助南来的同乡以便提供各项协助,包括安排住宿、寻找工作、甚至是排解同乡之间的纠纷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纵然直到今天很多乡团会馆都还在保留,然而由最初成立协助同乡福祉的宗旨和扮演的角色已不同了。如果只是原地踏步、墨守成规的乡团会馆,将会逐渐的被时代淘汰、会员同乡的抛弃,更不用自圆其说的要把传统文化、习俗、乡音乡语等一代代的发扬及传承下去。
ADVERTISEMENT
反之,在还没达到“承先启后”的使命时,会馆已变成“悬空建筑物”,彷如死水没有一点涟漪。
日前,笔者和几位老前辈喝茶闲聊,A前辈就向笔者说道: “过去, 乡团会馆更多的是联系和团结乡情,如今会馆改选已变成拉拢派系、分裂乡情的擂台赛,除了当权派和挑战派,甚至还出现分帮分派的团队等,通通都是有心人为私利搞出来的。”
这时笔者心想“这种乱象早以是司空见惯, 也就没啥好奇怪的了。”
这时B前辈就接着说:“ 你们知道吗? 我认识一位老兄真的是贪得无厌,一个人同时在政党、华团、会馆担任二、三十个的要职,别以为他是多才多艺的智多星,他的目地就是利用这些平台来沽名钓誉,提高其政治影响力,所以是拍照排前面,做事站后面的代言人。”
笔者脑海中立刻闪出某画面“难怪当有大人物出现时,抢C位拍照的人特别多!”
另一位C前辈抽着一根烟吞云吐雾后说: “年轻人,要在乡团会馆步步高升,必须要学会嘴甜、心狠、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巴结对的人和拍对马屁。当然你要有技巧,拍马屁也要拍得高明,你想一想,连唐太宗都抵挡不了拍马屁的攻势,这就是为什么会拍马屁的人总是比埋头苦干的人混得好。” 笔者心想“这句精华呀!”
D前辈喝了一口咖啡说: “很多社团领袖只会叫他人捐钱, 自己本身则是一毛不拔,要他们捐钱还难过登天。
所以,年轻人,要学聪明些,赚钱不容易,先照顾好家庭,对乡团会馆只要量力而为就好。一间会馆不会说没有了谁就会停止运作,然而你却是家庭的支柱。你捐再多的钱, 可能过后也没几个人会感恩你、记得你,你只是一名过客而己。” 笔者听着心里也默默认同,真的是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一个简单的下午茶,听着老前辈们对社团诸事的点评,不得不佩服毕竟“姜是老的辣”,的确是一针见血之谈。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