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3日讯)从无师自通到成为比赛常胜军,花灯制作达人十多年来不停挑战自我,精益求精。
来自芙蓉的蔡秀泉(43岁)是一名夜市豆花豆浆小贩,也是一位花灯制作达人,自16年前首次参加花灯制作比赛、一举赢得冠军后,从此成为相关赛事的常客。
ADVERTISEMENT
他分享,小时候经常随长辈到庙宇去,无论是建筑物、用品或摆设的设计、造型、雕刻、花纹等,总是深深地吸引他的目光,令他看得着迷。
“我也喜欢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元素,尤其是中秋节灯笼,从小到大过节,一定要有传统的玻璃纸灯笼。中学时期放学经过纸扎店,觉得这门工艺很有趣,在店外静静地看。”
由于纸扎师傅不随意传授技能,他在观察“偷师”后,回家自行尝试动手,慢慢地摸索出自己的一套。
踏出社会后,他参与庙宇活动,协助制作纸制祭品。2006年,他灵机一动,将祭品设计改为灯笼造型,并以纸皮为主制作了首个花灯去参赛。
“第一次参赛,我没想过自己会获大奖,尤其是看到其他花灯作品很精致,甚至会动,心想自己没什么希望吧,获知赢得冠军时真的很意外,也因此有了推动力。”
自此,只要有花灯制作比赛,蔡秀泉都会挑战自己,除了冠病疫情爆发期间没有赛事外,十多年来他不曾错过参赛,每年至少会制作一两个花灯。
过去,他制作的作品造型多变,无论是灯笼、船只、塔状、人物、动物、植物等,都难不倒他,曾做过高约9尺的花灯,也做过可以播放音乐的花灯。
“我是在太太的帮忙下完成作品,构思好造型后,我负责制作框架、塑形、拼接、安装零件等;太太擅长精细的手工,装饰点缀就交给她,她很讲究细节,即使是动物的眼睛也不马虎。”
他说,自己没有画图的习惯,构思花灯造型后,就跟着想像画面动手制作,太太也会适时提供意见,助他改进。
采用的材料方面,起初他使用玻璃纸、蛋盒、纸皮等,后来懂得运用布、竹枝、铁线等,让模型更为生动吸引,尤其是以布取代玻璃纸,透出的光线比较好看,而且耐用。
“近年,我也会在作品注入走马灯元素,它原本是通过烛火的热力产生气流使其转动,不过基于安全和持久性考量,现今人们都会以发动机取代蜡烛。”
蔡秀泉指出,花灯制作比赛通常落在中秋节前,而他会从中元节开始筹备,全情投入的时候,试过一整天都在埋头制作,忘了时间。
“自制花灯参赛,最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莫过于赢得大奖,对我而言,得奖是在付出时间、精力和心思后的一种肯定,也是鼓励我不断求进的动力。”
开始制作花灯后,他经常留意相关资讯,有时在互联网上看到造型漂亮的灯笼,也会尝试自制。
今年,他会参加第37届全国华人文化节之全国花灯制作比赛,继续自我挑战。
由华总主催、森美兰中华大会堂主办、IJM Land荣誉赞助的第37届全国华人文化节之全国花灯制作比赛已开放报名,奖金总值超过1万令吉,冠军奖金高达2000令吉。
比赛主任黎金香指出,作品可以第37届全国华人文化节主题“天工开物,文化古今”或副题“扎根·传承·开创·永续”为创作题材。
“天工开物比喻一种精神,而文化古今比喻一种胸怀,华裔先贤南来,发展至今形成的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建筑、饮食、工具、技能、知识、习俗、艺术等,参赛者可选择任何一种相关元素。”
同时,大会希望达到文化扎根、传承、开创与永续的目标,可以在年轻人的心中,种下文化的种子。
“题材涵盖从古至今的中华文化,可以任何形式或意象呈现,需附上作品简介。作品的高度不鼓励超过三尺,形状不拘,美观与实用兼备,可供悬挂或提携。”
除了冠、亚、季军、第四名和10份优胜奖外,大会同时设有最“赞”人气奖,在脸书上累计最多“赞(like)”及“分享(share)”的作品,将赢得500令吉奖金。
有意报名参赛者,可于8月12日(周五)下午5时前,到森华堂秘书处索取表格,或联络黎金香012-612 1139。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