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潘靜雯提供
(芙蓉27日訊)由森州慈善幼兒教育會主辦,《星洲日報》學生刊物《小星星》及《星星學堂》配合的《遇見彩虹》校園巡迴講座會(講座與遊戲),日前巡迴到芙蓉培華小學及芙蓉國民華小,通過遊戲活動尋找出“彩虹孩子”。
此活動主持人冼嘉慧指出,此計劃是以尋找及遇見“彩虹孩子”為主,有感統失調的孩子,在疫情後面對溝通障礙,不曉得如何與人溝通,這種問題越早發現就能及時獲得治療及改善。
ADVERTISEMENT
她說,通過閱讀《小星星》,能讓孩子將腦中的意境繪畫出來,可訓練孩子觀察及閱讀能力,從中可以瞭解到孩子在整個過程中是否遇到任何困難,這也是尋找“彩虹孩子”的方法之一。
少接觸外人不擅表達
她指出,彩虹孩子的特性包括缺乏專注力、語言發展緩慢、缺乏自制能力,他們的日常生活一般只有家人,很少與外人接觸,也不擅於表達,就是一般人眼中的“比較差”或“比較頑劣”的孩子。
“若孩子的情況持續不獲關注和改善,可能會讓這個社會平白失去人才,亦有可能衍生更多不可預見的社會問題。”
感統失調問造成學習障礙
她認為,一般上,孩子有感統失調問題,是會造成學習障礙,不過,若是能及早被發現,並進行密切訓練,還是可以恢復正常。
冼嘉慧說,“彩虹孩子”的出現有很多因素,包括父母內在因素、遺傳或後天因素等,加上長達3年的疫情,加速彩虹孩子人數的增長
須讓父母對感統失調有概念
她說,要如何協助“彩虹孩子”,首先必須提高父母的認知與醒覺,因此廣泛的宣導是非常重要的。只要父母對感統失調有一定的概念,就能及時發現孩子的遲緩與不同,就不會讓孩子錯過黃金治療時期。
此外,還有師資培訓,經過專業培訓的老師,“彩虹孩子”就能在老師們細心和耐心的教導下,逐漸改善和提高各方面的學習能力,日後也可與其他天資高的孩子一較長短,為社會做出貢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