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12日讯)芙蓉启华小学“快乐成长营ꔷ中秋游园会”与众不同,有创意、长智慧及并覆传承中华文化使命,该校趁着假期及中秋节的到来,以二合一的方式进行活动,不但提升学员们的生活技能,也同时将中秋节文化活动传承下去,意义深长。
这“快乐成长营ꔷ中秋游园会”活动是由该校全体老师一手策划与包办,当中活动有5个生活技能游戏比赛。
ADVERTISEMENT
此外,学员们也在营中进行制作当年的“铁罐”灯笼,学员们手拿铁锤和铁钉,不断在饼干罐、美禄罐、黄豆罐,牛奶罐或是各式各类铁罐,顺着各自创意画在“铁罐”周遭的图案逐个钉上洞口,以便提灯庆祝中秋节点上蜡烛时,图案透过烛光线四射显示出来,额外美观,也让学员们懂得制作简单但有创意的铁罐灯笼。


与此同时,学员们也进行了创意的中秋节绘画比赛及分享中秋节画意,学员们也在场一同唱中秋节歌曲《我们的月亮一定圆》及《传灯》,吴佳宜及吴佳音两姐妹也在场呈献歌舞表演,增添热闹气氛。
116学生参与
大会也进行《传灯》灯灯相传仪式,并由副董事黄发廉主持点燃烛光及相序传灯给三机构成员、家长及师生们,较后在三机构成员带领下一同进行提灯笼游行,大队到校园外花园屋游行一周后,再回到校园内“快乐成长营ꔷ中秋游园会”才圆满结束,学员们满载而归。
该校共有116名学生参与这项活动,共分为10个组合,分别为德组、智组、体组、群组、美组、忠组、孝组、礼组、义组及仁组。当天获得游戏比赛的组合分别是冠军为德祖、亚军为群组及季军为美组,而获得中秋节创意绘画的组合分别是冠军为孝组,亚军为群组及季军为美组。


出席当晚中秋节游园会提灯游行活动的有副董事长黄发廉、森美兰梅江五属会馆会长兼董事财政陈怀国、家教主席林修岚、副主席罗方村、财政刘蓉蓉、校友会主席陈国新等三机构成员及家长,场面热闹。
黄发廉:应用心传承中华文化
副董事长黄发廉在会上指出,中秋节的来源是经过13个朝代的演变直到现今各种精彩的中秋节,当初的中秋节是一个丰收节,古时代只有农业,当时种植的稻米、小麦、大麦的农作物水果,到中秋的时候就是秋天之间中段时期收成很好,农民丰衣足食,没有忧愁,就把稻米磨成粉状然后制作糕饼,由于美味可口,就互相赠送文化一直流传下来,这项的文化传到如今,中秋节庆典越来越精彩,当年是张灯结彩在楼台品尝赏月,如今更加隆重庆祝。
他说,中华文化要流传下去,里边有重要的四大节日,农历新年、清明节、端午节及中秋节,其他则属于较小的节日,他提醒同学们要努力用心的传承中华文化,因为中华文化是很优越的,因此华裔是优越的民族,在东南亚国家里,我国是庆祝华人节日时最隆重。

冯丽云:成长营纾解学生压力
校长冯丽云说,快乐成长营时隔两年多如今恢复举办是有必要的,因为在期间学生在学习上难免出现了情绪上的问题,学习压力、焦虑、烦躁等等。
她强调除了在班上的学习,最重要的也要让同学们参与户外活动或课外活动,让他们通过各种游戏纾解压力,提升本身生活技能,恢复身心健康的生活,好好的学习成长,是即时极为重要的。
她表示配合中秋节到来,生活营也举办了中秋晚会,她希望家长及来宾参与提灯游行,一起感染中秋的欢乐气氛,同时也一起来推动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芙蓉8日讯)为了纪念创校百年历史,芙蓉启华小学历经5年策划与筹备的“百年启华校史馆”今天隆重开幕,为学校发展史写下历史性的一刻!

吴立沧:记载付出与贡献
董事长吴立沧在开幕仪式上表示,校史馆的设立不仅是为了展现启华小学建校百年来所走过的痕迹,更是为了记载办校的梅江先贤们及历届董事、家协理事、校友会、校方行政单位及教师们的付出及贡献,还展示了华文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他说,董事部将确保校方充分利用校史馆展示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到启华小学的历史,并意识到华文教育在我国如何克服各种艰难,历经艰辛一路走来。
“希望通过了解历史,能够启发同学们以及前来参观的人士思考,启华小学及华文教育在未来面对各种新挑战时,该如何继续发展下去。”
他忆述,校史馆的策划工作始于该校庆祝创校95周年时,但后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而停滞一段时间,所幸工委会成员们在面对各种难题时,仍旧任劳任怨继续进行工作,最终完成了任务。
他也特别感谢热心校友兼开幕人拿督蔡明发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大力支持,并呼吁学生以此为榜样,学习如何体现“我爱启华,感恩母校”的精神。
“当我向蔡明发提起设立校史馆的计划时,他只问了需要多少经费,之后便告诉我会资助15万令吉。”

蔡明发:学生人数下降 资源短缺
另一方面,蔡明发提到,启华小学的学生人数在1974年达到约2300人,然而今年仅有312人,在他看来,学生人数多虽然会带来更多竞争,但有了良性竞争,学生才能不断进步。
“50年前,我记得启华小学是一所名校,虽不清楚董总、教总与家协的关系,但记得我的老师都十分用心教导。由于学生人数多,资源也相对充足,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术、课外活动和运动都有全面的良性竞争。”
他说,近年来芙蓉有好几间华小庆祝百年校庆,但这些学校所面对的资源短缺及学生人数下降的问题却日益突出。
他认为,随着学生人数持续下降,原本有限的资源将被进一步分散,导致软硬体设备方面的投入不足,而这种贫富差距未来有可能将影响教育的整体质量。

他说,作为一所半津贴华小,资源的分配和岗位责任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董事会主要负责筹款及硬体设备、校长负责管理行政和教师的协调工作、老师专注于学术并在人工智能来临承担道德指南针的职责、家协和校友会则扮演着辅助董事会、校长及教师的角色,减轻校方的财务压力。
他表示,尽管校长和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学的职责,但往往因为学校资金不足,而造成无可避免的冲突。
他在致辞中进一步提问,面对这些问题,是否应该坚持“华小一间都不能少”的原则,又或者需要考虑整合资源,以在未来5年至15年内实现芙蓉市内华小的供需平衡。
此外,蔡明发表示,历史只是一个参考,校史馆的意义除了记载启华百年来的足迹,更重要的是启发启华的未来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当今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世界,更凸显了“不进则退”的至理名言。
他感谢启华为他的人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除了缅怀先人的远见,才有了这百年校庆,更希望启华会更稳健地跨越时代,迎来150年、200年校庆。

校史馆陈列珍贵文物
今日正式开幕的百年启华校史馆,不仅展示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照片,当中还陈列了多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
这些展品包括该校历年来所获得的各类奖座、管乐队发行的黑胶唱片、早期的科学仪器等,生动再现了启华小学的辉煌历史与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启华小学作为森州历史最悠久的华校之一,早在1954年就添购了动植物标本,而这些历史文物至今仍保存完好,并在校史馆内展示。
出席开幕仪式的人士尚有副董事长黄发廉、家协主席陈沁怡、校友会主席陈国薪、梅江会馆会长陈怀国、校史馆策划主任何永钊、校史馆设计杨锦荣、代校长陈金玉及校友李发忠等人。



(拍摄:陈梧源)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