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大選有逾2000萬選民,其中18至29歲的選民佔了600萬人,即投票人數的30%,為了籠絡這個群體的年輕選民,國盟、希盟、國陣和其他候選人在社交媒體上,尤其是TikTok,使出渾身解數。
因為年輕選民的政治立場不顯著,TikTok成為本屆大選的新戰場,候選人都希望透過影片,提高曝光率與知名度,進而提高年輕人對政治的認知與看法。
ADVERTISEMENT
無可否認,在選民不瞭解候選人是誰,也不知道候選人有什麼政績的情況下,爭取選民認識更為重要,不過讓年輕人在TikTok上無意間滑到的影片,頂多是幫助提高知名度,而未必是能拉攏年輕選民。
年輕人對政治的認知,大部分是源自家庭的影響,長輩或父母對孩子灌輸了什麼才是重點,而不是隨便一則影片,就能拉攏年輕選票,除非每名候選人都能像大馬聯合民主陣線主席賽沙迪般,在TikTok有很高的人氣,但縱觀政壇,也沒有第二個更接近年輕人的賽沙迪。
記得在我中學時期,那時候我們沒有社交媒體,也不常翻閱政治新聞,會對行動黨的陸兆福和馬華的姚再添留下印象,全靠通過父母來認識政治人物,雖說隨著時代變遷,政治人物有更多管道宣傳自己,但我始終認為,家庭的灌輸或年輕人本身的接觸,總比起通過社交媒體認識政治人物更實際。
我的家族和身邊不乏90後年輕選民,他們也是TikTok用戶,但他們都不曾在TikTok上刷到政治人物的宣傳影片。所以TikTok成為政黨新寵,甚至有政黨認為,大選全靠TikTok得到了首投族及年輕選民支持,我個人覺得不靠譜。
新一代選民傾向新崛起的TikTok是事實沒錯,但政黨候選人湧入TikTok分一杯羹前,應該設置好自己要走的方向,如果是一般的工作內容分享,那大可不必分享,因為那些根本不會吸引年輕人觀看。
我雖然很少會打開TikTok,但TikTok給我的印象是分享逗趣的影片、拍攝自己的短影片,或是拍拍時下流行的舞蹈等等,如果政治人物也跟上這個腳步,或許還可以拉攏到年輕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