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发布: 8:38pm 28/01/2023

安老院

捐助

安老院

捐助

靠公眾善心捐助營運 知知港安老院 安居之處

(知知港28日訊)在日叻務知知港河沙壩新村路口,在翠綠的榴槤山腳下,有一座建築物,這裡就是知知港(也叫知知港老人院)的所在地。

每次過年過節,總有很多非政府組織、善心人士等,帶著滿滿愛心及食品,到老人院裡探訪,給老人送上關懷。

ADVERTISEMENT

知知港老人院過去的管委會主席是拿督林岑,對老人院的各項基設發展貢獻良多,而現任的馬華日叻務區會主席薛智義則是在2022年6月份,正式接棒,成為新任的管委會主席。

薛智義:知知港老人院每年的經費逾1萬令吉,管委會必須負責向外尋求贊助以讓老人院繼續運作下去。
薛智義說,老人院裡的小小廚房,可供老人處理自己的膳食問題。

薛智義:老人院於1968年成立

薛智義接受《花城》記者訪問時說,知知港老人院是於1968年成立,高峰時期曾經有七八名老人入住,如今則有5名男性老人居住,都是來自日叻務區的單身無家庭老人。

據他說,該老人院一直以來並沒有門禁,老人可以自由進出,但是沒有負責膳食,目前居住的五個老人當中,有兩人行動不甚方便,因此每天都有一名婦女義工到場給予照料,並獲得管委會每月給予一些津貼。

1年需逾1萬經費

他說,老人院大約一年需要逾一萬令吉的經費,包括護理津貼、水電等。而福利部每年都會負責協助老人院繳付半年的電費,其餘的經費則是由管委會自行負責。

多年以來,管委會都是靠著公眾的,才能得以讓這間老人院繼續營運下去,因此這種辦事不忘社會公益的善舉,希望可以繼續延續下去,也讓老人可以繼續有一個安樂居住之處,遮風擋雨。

薛智義最近也已陸續提昇老人院設備,如浴室、電鍵等,讓老人的生活環境更舒適。

羅強:當年老人院只是一間木板屋,老人就住在木板屋裡,過後在林岑擔任管委會主席期間,成功將老人院的建築物,從木板提昇至如今洋灰磚式,空間更舒適。
羅強:老人院最初為木板屋

知知港地方領袖羅強是知知港老人院管委會里的資深委員,因此對於老人院的變遷暸如指掌。

他對記者娓娓道來,當年老人院只是一間木板屋,老人就住在木板屋裡,過後在林岑擔任管委會主席期間,成功將老人院的建築物,從木板提昇至如今洋灰磚式,空間更舒適。

老人院各項設備齊全

他說,目前老人院所收留的五名老人,都是來自日叻務,沒有子女、單身等。由於目前居住老人不多,而且老人院內的各項設備齊全,因此需要大事提昇的地方並不多,只是需要定時維修,保持現狀。

羅氏也坦言,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善心人士及團體,偶而到老人院裡探訪,給老人送上關懷。但是在過去數年的冠病疫情及行動管制令期間,很少有外人前往探訪。

回想去過去兩年,管委會肯定提心吊膽,所幸當時有安排醫護人員上門給老人們接種疫苗,也順利度過這次疫情。

村民若需輪椅 可向老人院商借

知知港當地有一個習慣,一旦家中有人需要用到輪椅,若是經濟許可,則是自行添購,但是半是經濟情況不允許者,有些居民會選擇到老人院借輪椅。

薛智義說,該老人院裡有些輪椅,雖然有兩名老人行動不便,但是輪椅還算有多,若是村民們有需要用到之處,都可以向老人院商借,過後再歸還。

據知,目前老人院裡有些陳舊輪椅已損壞,若還能維修就加以維修,不然就收藏起來,看看以後如何處理。

無論如何他說,若是公眾的家中有多餘的輪椅沒有用到,歡迎送到該老人院去,以讓管委會好好保存,若恰好有公眾家中需要用到,還可以讓輪椅繼續發揮它們的用處。

老人院的浴室也獲提昇,門口梯級改為斜形,以方便坐輪椅的老人。
有多餘的輪椅,管委會都會收藏起來,若公眾有需要商借,也將借出。
知知港老人院(又名知知港安老院)位於河沙壩新村路口一側。
知知港老人院目前有5名老人居住在內。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