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5日讯)芙蓉万茂新村在大年初一“喜见”20个以“KBM”字母开头的新路牌,却惹怒村委李光兴,称向市议员建议以“南、北、中区”命名却不被采纳,如今还先斩后奏,在没有通知村委的情况下“悄悄”安装路牌。
他指出,万茂新村是芙蓉具有历史性的新村之一,早在半年前,他曾向市议员提议,若要为万茂新村“无名路”命名,理应选择具有历史及代表性的名称,除了沿用村民更熟知的“南区”、“北区”及“中区”路外,其中3条道路则应以人名命名。
ADVERTISEMENT
“KBM”为万茂新村缩写
李光兴也解释道,新设路牌“KBM”字母为万茂新村的马来文缩写即“Kampung Baru Mambau”,然而,上述路名对当地人而言,不具备任何意义,因为早在1954年迄今,村民都是以中、南、北区来区分村内路段。
“万茂新村占地57英亩,当中有200户单位,由于很多道路都没有名字,村民多年来都以中、南、北区分路段,从牌楼直到达民众会堂属于中区;左右两侧则分为南区和北区,但新增路牌却一律以‘KBM’字母开头,导致很多村民根本不理解上述字母意味着什么。”
根据万茂新村图测显示,原本的中区道路分别为KBM1至3路及10路;南区道路为KBM11至20路,至于北区道路则命名为KBM4至9路。
他认为,为道路命名本是一项好的措举,因为地方政府从去年始,在各新村所有道路增设路名,一方面让地方政府统一规划,另一方面为快递员或邮差提供运送便捷。
“早在半年前,已有新村道路已完成命名并安装路牌,我也向州议员提及此事,建议将其中一条道路,以万茂新村第一任村长命名,惟在场的市议员却坚称不能以人名为道路命名。”李光兴也不作纠缠,仅要求路名需以南区路、北区路及中区路命名即可。
他补充,万茂新村在1954年至1961年间成立新村地方议会,并采取民选方式选举村长与村委,而当时的第一届民选村长为邓仁,他不仅是全村村民投选出来的村长人选,更被委以重任长达32年之久,尽管邓氏属马华政党,但他对万茂新村的贡献却是功不可没。
建议以首任村长名命名被拒
“以首任村长为其中一条道路命名的建议,并不为过,虽然最终还是被拒绝,即便如此,新村路名也不该以如此敷衍,直接采用万茂新村(KBM)1路到20路,全然磨灭了新村独有的历史特色。”
李光兴指出,有关道路命名一事在半年前的口头讨论后,也完全没有了下文,尽管他偶尔仍会向市议员追问进度,却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应。
直到村长郑进蕊适逢大年初一,赫然发现多个新村路路口“静悄悄”地竖立起新建路牌,才惊觉地方政府不仅没有采纳建议,甚至以先斩后奏的方式,在没有告知村委会的情况下,建好路牌。
他强调,作为万茂新村的村民,他认同地方政府为新村设路名是利民措举,然而,政府也必须聆听名意,而非漠视民众的建议,甚至一意孤行,最终不仅得不到村民赏识,反落得“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