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最热点

|
发布: 5:57pm 19/02/2023

“打春牛”

“打春牛”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众嘉宾首次体验传统迎春习俗“打春牛”,祈求来年五谷丰收。左起为黄俊棠、黄新发、孔菊华、陈炳锟。右起梁仙键及黄国强。

(芙蓉19日讯)第二届马来西亚客家文化节重现迎春神,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立春时节的迎春仪式上“打春牛”也是传统客家习俗,即以泥捏纸团粘贴成耕牛模型,在牛肚中装满五谷,当模型被打破后,肚中的五谷也会顺势掉落,民众便可自取五谷,寓意来年五谷丰收,风调雨顺。这种古时习俗文化也叫做“打春”。

ADVERTISEMENT

适逢第二届马来西亚客家文化节活动中,大会也重新“还原”了传统“打春牛”的习俗,按照古时习俗,春牛长度需3呎又6.5吋,象征着一年365天,牛尾长度1呎2吋,意指一年12个月,牛蹄则象征一年四季。在打春牛仪式上,众嘉宾以棍棒轻拍牛头、牛背、牛尾,使其牛肚中的糖果掉落,民众见状也纷纷上前拾取掉落的糖果,讨个好意头。

这项由马来西亚客家文化协会主催、森州客家文化协会、森州客家公会联合会、森州九州龙艺文艺协会联办的2023年第二节全国客家文化节活动,从2月18日起一连2天在坐落于沉香区的客家文化博物馆进行,吸引了不少华人参与深入了解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春牛被敲打后,牛肚掉落象征五谷的糖果,民众一拥而上拾取,讨个好意头。
黄新发:客家民族极具创奇色彩

大会开幕嘉宾兼森州客家公会联合会会长拿督斯里黄新发致词时也介绍有关“打春牛”的来源,在农耕时代,四季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而立春为四季之首,更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因此古代人格外注重立春日,更会依据不同地方、风俗而举办许多迎接“立春日”的民俗活动。

“在传统观念中,‘春’不仅是‘开始’,更有温暖之意,农民的迎春习俗便是举行开耕仪式,以‘春鞭’打‘春牛’,就能祈求风调雨顺,农民也能稻谷丰收。”

黄新发指出,客家是汉民中极具创奇色彩的民族,客家文化源于儒家文化,因此客家人历来传承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注重耕读传家,其文化涵盖了客家话、戏剧音乐、舞蹈、工艺和民俗等,客家人可谓遍布世界各地。

他认为,客家文化如今也成了凝聚海内外客家群体的精神纽带,随着时代变迁,优良的传统文化不但能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也能促进社会稳定,形成良好风气。传统文化、经济、政治已相互融合,若能善用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起到推动作用,也能继续成为民族团结纽带,弘扬优良传统文化。

“如今到了全球经济、文化交融发展的年代,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民生活各层面,形成了跨国、跨民族的文化交汇,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将近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均已将传统现代化进而走向国际。”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嘉宾们坐上木制人力车绕场一周。坐者左一为黄新发。右起为孔菊华及梁仙键。
孔菊华:凝聚世界客家人云集

孔菊华致词时指出,客家文化节本定在5月5日举办,但为了打响每年农历2月2日的“龙抬头”节日,故选择在2月举办上述活动。

她希望通过上述活动,能够传承及弘扬客家文化与精神外,还能凝聚世界各地客家人云集一堂,让世界各国客家人都认识森美兰。

受邀出席上述文化节活动的嘉宾,包括大会副主席兼大马客家文化协会署理总会长梁仙键、总秘书陈炳锟、森州客家公会联合会署理会长拿督黄国强、森华堂主席黄俊棠、雪州惠州会馆会长拿督李新才、新加坡武吉班让客属公会会长张锦汶、森州宗华总商会董事长拿督刘吉祥、森州著名宫廷画家拿督陆景隆、筹委会主席孔菊华、全马客家文化协会各分会、新加坡及台湾客家公会代表等。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客家妇女呈现传统歌曲及舞蹈,博得台下掌声。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除了传统客家舞蹈外,台上舞蹈团也呈现活力四射的舞姿。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配合马来西亚第二届客家文化节,活动现场超过20个不同的摊位,让民众尽情吃喝玩乐。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大会颁发“二月二,龙抬头”绘画及填色比赛奖项给得奖参赛者。左起为黄俊棠、黄新发、孔菊华。右起为陈炳锟、黄国强及梁仙键。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