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最热点

|
发布: 5:57pm 19/02/2023

“打春牛”

“打春牛”

客家文化節重現傳統習俗 “打春牛”盼豐收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眾嘉賓首次體驗傳統迎春習俗“打春牛”,祈求來年五穀豐收。左起為黃俊棠、黃新發、孔菊華、陳炳錕。右起梁仙鍵及黃國強。

(芙蓉19日訊)第二屆馬來西亞客家文化節重現迎春神,盼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立春時節的迎春儀式上“打春牛”也是傳統客家習俗,即以泥捏紙團粘貼成耕牛模型,在牛肚中裝滿五穀,當模型被打破後,肚中的五穀也會順勢掉落,民眾便可自取五穀,寓意來年五穀豐收,風調雨順。這種古時習俗文化也叫做“打春”。

ADVERTISEMENT

適逢第二屆馬來西亞客家文化節活動中,大會也重新“還原”了傳統“打春牛”的習俗,按照古時習俗,春牛長度需3呎又6.5吋,象徵著一年365天,牛尾長度1呎2吋,意指一年12個月,牛蹄則象徵一年四季。在打春牛儀式上,眾嘉賓以棍棒輕拍牛頭、牛背、牛尾,使其牛肚中的糖果掉落,民眾見狀也紛紛上前拾取掉落的糖果,討個好意頭。

這項由馬來西亞客家文化協會主催、森州客家文化協會、森州客家公會聯合會、森州九州龍藝文藝協會聯辦的2023年第二節全國客家文化節活動,從2月18日起一連2天在坐落於沉香區的客家文化博物館進行,吸引了不少華人參與深入瞭解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春牛被敲打後,牛肚掉落象徵五穀的糖果,民眾一擁而上拾取,討個好意頭。
黃新發:客家民族極具創奇色彩

大會開幕嘉賓兼森州客家公會聯合會會長拿督斯里黃新發致詞時也介紹有關“打春牛”的來源,在農耕時代,四季寓意“春種、夏長、秋收、冬藏”,而立春為四季之首,更象徵著新一年的開始,因此古代人格外注重立春日,更會依據不同地方、風俗而舉辦許多迎接“立春日”的民俗活動。

“在傳統觀念中,‘春’不僅是‘開始’,更有溫暖之意,農民的迎春習俗便是舉行開耕儀式,以‘春鞭’打‘春牛’,就能祈求風調雨順,農民也能稻穀豐收。”

黃新發指出,客家是漢民中極具創奇色彩的民族,客家文化源於儒家文化,因此客家人歷來傳承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注重耕讀傳家,其文化涵蓋了客家話、戲劇音樂、舞蹈、工藝和民俗等,客家人可謂遍佈世界各地。

他認為,客家文化如今也成了凝聚海內外客家群體的精神紐帶,隨著時代變遷,優良的傳統文化不但能豐富人們精神世界,也能促進社會穩定,形成良好風氣。傳統文化、經濟、政治已相互融合,若能善用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不僅起到推動作用,也能繼續成為民族團結紐帶,弘揚優良傳統文化。

“如今到了全球經濟、文化交融發展的年代,外來文化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人民生活各層面,形成了跨國、跨民族的文化交匯,尤其是‘新文化運動’以來,將近代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特點,均已將傳統現代化進而走向國際。”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嘉賓們坐上木製人力車繞場一週。坐者左一為黃新發。右起為孔菊華及梁仙鍵。
孔菊華:凝聚世界客家人云集

孔菊華致詞時指出,客家文化節本定在5月5日舉辦,但為了打響每年農曆2月2日的“龍抬頭”節日,故選擇在2月舉辦上述活動。

她希望通過上述活動,能夠傳承及弘揚客家文化與精神外,還能凝聚世界各地客家人云集一堂,讓世界各國客家人都認識森美蘭。

受邀出席上述文化節活動的嘉賓,包括大會副主席兼大馬客家文化協會署理總會長梁仙鍵、總秘書陳炳錕、森州客家公會聯合會署理會長拿督黃國強、森華堂主席黃俊棠、雪州惠州會館會長拿督李新才、新加坡武吉班讓客屬公會會長張錦汶、森州宗華總商會董事長拿督劉吉祥、森州著名宮廷畫家拿督陸景隆、籌委會主席孔菊華、全馬客家文化協會各分會、新加坡及臺灣客家公會代表等。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客家婦女呈現傳統歌曲及舞蹈,博得臺下掌聲。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除了傳統客家舞蹈外,臺上舞蹈團也呈現活力四射的舞姿。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配合馬來西亞第二屆客家文化節,活動現場超過20個不同的攤位,讓民眾盡情吃喝玩樂。
客家文化节重现传统习俗 “打春牛”盼丰收
大會頒發“二月二,龍抬頭”繪畫及填色比賽獎項給得獎參賽者。左起為黃俊棠、黃新發、孔菊華。右起為陳炳錕、黃國強及梁仙鍵。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