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25日訊)芙蓉文化街管理委員會已為“居住公廁患癌男”麥景新申請入住“歡樂之家”(RMC),並暫由誠與愛義工團介入承擔麥氏在文化街的一日三餐。
本報在4月18日報到關於麥景新把公廁當“家”的新聞,時隔1周後,文化街管委會主席陳偉忠召開新聞發佈會,首度開腔針對麥氏情況作出最新安排,即通過森州行政議員陳麗群協助下,已獲得歡樂之家負責人同意,並儘快安排麥景新入住康復中心,以獲得更好的生活及治療。
ADVERTISEMENT
陳偉忠強調,一直以來,管委會竭盡所能提供各方面的援助,惟麥景新堅決不入住任何療養院或安老院,甚至在今年年初病發時被送院,但對方卻在住院期間從醫院逃走,寧願回到公廁居住,也不願隨同醫護人員重返醫院,由此可見,對方對“封閉式”生活環境極度排斥。
他透露,麥景新其實是在2022年杪才正式到文化街公廁上班,前後約4個月,並非之前所言的“近3年”,而在此之前,對方是文化街夜市豆漿檔口的員工,隨著檔口倒閉後,才轉到公廁上班。起初管委會不知道麥氏每晚都睡在廁所,當管委會知情後,也屢勸麥氏另租住處,但對方始終不願離開公廁。
陳偉忠聲稱,管委會成員輪番勸麥景新,甚至嘗試強硬手段企圖“驅趕”對方,惟對方卻再三強調“不睡廁所就只能睡街邊,當個流浪漢”,無奈之下,管委會只能尊重當事人的意願,任由對方繼續留宿公廁的行為。
“讓麥景新睡公廁是最不恰當的安排,但他至少擁有遮風擋雨的地方,總比睡街邊來得好,我們更擔心他真的成了流浪漢,情況更糟糕。”
“如今麥景新事件曝光後,引起社會民眾的高度關注,紛紛將矛頭指向管委會成員,我也接到不少打來責罵的電話,認為管委會對麥景新慘況置若罔聞。”
輿論發酵 強制安排入住
隨著輿論發酵後,管委會再也無法按照麥景新的個人意願,只能以強制手段安排麥氏入住歡樂之家。
“無論是對大眾、社會還是文化街管委會而言,入住歡樂之家無疑是皆大歡喜的決定,唯獨對當事人來說,這顯然不是麥景新最想要的結果。”
當被記者詢及,準備何時告知麥景新即將入住歡樂之家時,陳偉忠更是直言“不敢告訴他,擔心知道後會提前逃跑”。

陳偉忠:管委會販商提供援助
陳偉忠透露,麥景新身處文化街並非“孤立無援”,事實上,當地小販、商家及管委會成員均一直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包括在膳食與生活費方面。
由於麥景新為華裔穆斯林,管委會也在2022年10月份,通過陳麗群為麥氏申請伊斯蘭福利基金會(Baitulmal)的每月250令吉援助金。此外,管委會也每月額外提供200令吉援助金。
“麥景新管理的廁所每月有500令吉的收入,這些收入一切歸他所有,管委會則承擔廁所所需的開銷包括各類清潔用品。換言之,他每月收入約有950令吉,即便要租賃一間單間房落腳,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然而,麥景新卻非常固執的拒絕尋找落腳處,更不願入住任何“嚴格看管”的療養院或醫院。
盼慈善組織發聲 勿作廉價宣傳
另一方面,陳偉忠也說,同善福利協會在拜訪麥景新的前後2周內,卻沒有提供更有建設性的幫助或援助,反觀在拍照期間豎起拇指,如同“參觀者”的心態,與麥景新在公廁門口合影。
“一週過去了,除了首次拜訪時給麥氏250令吉之外,同善福利協會還帶來了什么好消息?如果真的要等他們提供膳食,過去一週都沒有飯吃,早就餓扁了。”
因此,他也希望慈善組織能真正為弱勢群體提供協助與發聲,而非利用弱勢群體的慘況來作為廉價宣傳。
姚韋辰:病情惡化 行動不便
同時,管委會經理姚韋辰說,麥景新病情是在農曆新年後突然惡化,之前的他不僅行動敏捷,平日喜歡騎摩托車到處溜達,就連文化街農曆新春嘉年華活動期間,麥景新也會主動幫忙搬桌椅等粗重工作,賺取額外零用錢。
然而,由於沒有接受抗癌治療,麥景新在農曆新年期間突然病發,他的健康此後每況愈下,如今已無法言語,行動也不便,即便日後能找到合適的落腳處,恐怕他已難以行動自如。
也是誠與愛義工團秘書的姚韋辰說,他已經與同善福利協會副主席遊寶嬌取得聯繫,得知該協會至今尚未找到為麥氏提供協助的贊助人,因此誠與愛即日起承擔起麥氏的膳食,直到對方入住歡樂之家為止。
“商家已承諾為麥氏提供每頓8令吉的膳食,解決一日三餐問題,這筆費用則會由誠與愛贊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