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二妹夫婦,還有三妹一同到馬六甲遊玩,二妹夫駕車,二妹在旁邊協助看定位系統導航GPS,兩人時而討論及分析路況。
我和三妹坐在車後座閉目養神聽音樂。三妹說人工智能AI崛起,很快的連駕駛汽車也會被取代了。
ADVERTISEMENT
我慵懶的說:“他倆勞心勞力,卻可能被取代,真是可有可無。而我們在這裡休息睡個覺,真舒服,這是無可替代的呀!”
大家都笑了,連博士妹夫也認同,說只要保持初心,生活就簡單了。
是的,順應趨勢,順其自然,我們在科技的洪流中不斷學習,也堅持做回自己,別去想太多,何況也確實擔心不來。
像歌星孫燕姿對本身AI 合成的演唱逼真,隨時能被人工智能取代有感而發:“凡事 皆有可能,凡事皆無所謂。
皆無所謂,放下了,很多事情就不再造成困擾或帶來煩惱,人是可以這樣坦然自在活著的。
就說三年多的冠病疫情,糾纏不清揮之不棄。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近日又呼籲全球要為更致命的下一波大流行病或病原體做好準備,因為另一變種株出現,導致患病及死亡人數激增的威脅仍在。
疫情幾時休?上個月我到新加坡旅遊,那裡幾乎不見人們帶著口罩。獅城經濟復甦反彈快速,人們也從疫情中回過神來,呼吸著自由的空氣,不再過度擔憂,然而卻傳來他們的總理李顯龍確診的消息,所幸經過治療和隔離後,他已漸漸康復。
我國的人民大部分仍在外出時帶上口罩防疫。這次到馬六甲,在街市,在旅遊景點,在餐廳都常見到戴著口罩的人群,大部分人仍不急著摘下口罩,多一層防護總是好事。
後疫情或疫情之後,人工智能是最熱門的議題。我們面對AI 的應用範圍愈發廣泛,還能夠一天24小時不停工作,不禁問道:誰會被取代?我們會被取代嗎?
然而,疫情帶來不少改變,MCO效應也不容忽視。而今,朋友之間的聚會少了,有的習慣居家不肯出來走動,有的身體健康不如從前,意興闌珊。這些情緒和身體狀況的轉變,人工智能無法感同身受,也不能代勞。
人們的心態也改變了,很多人學會珍惜當下,不再日以繼夜的拼搏,而更加註重家庭和親子關係。親情的凝聚,家人的互動,又豈是人工智能所能取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