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日讯)芙蓉文化街“无遮无挡”,每逢雨季冷清清。森州行政议员陈丽群指出,管委会已通过芙蓉市政厅建设雨盖,为文化街小贩及民众遮风挡雨。
疫情趋向稳定,国人纷纷“脱罩”后,每周营业6天的芙蓉文化街人潮也有增加趋势,但随着迈入雨季,摆摊小贩不仅要“看天气找吃”,就连人潮更是少得可怜。
ADVERTISEMENT
陈丽群坦言,由于经常接到当地小贩的申诉,芙蓉文化街小贩常年面对气候挑战,以致人潮不稳定,小贩生意难支撑。
陈丽群:举办活动备受天气考验
掌管旅游、艺术及文化行动理事会的行政议员陈丽群指出,芙蓉文化街因为缺乏雨盖,每当举办活动时都备受天气考验,主办单位往往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都会额外租赁遮阳棚设立在舞台前,尽可能保证雨天时,民众及嘉宾不会变成“落汤鸡”。
“租赁遮阳棚无疑会增加组办单位的活动经费,在经费与场地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大部分群众在雨天时也纷纷鸟兽散,这也严重影响当地小贩的生意。”
有鉴于此,芙蓉文化街管委会通过芙蓉市政厅向旅游、艺术及文化部提呈申请,有关申请信函已在8月7日证实提交至该部门,并建议将提升工程列入2024年的第12大马计划中,以期建造雨盖为文化街所有小贩、游客及群众遮风挡雨。
工程料需1年 耗资逾161万
也是武吉甲巴央候任州议员的陈丽群透露,根据市政厅的初步计划是将文化街所涵盖的“T”字型道路建造雨盖,覆盖范围包括所有熟食档口区,两个路段分别200公尺及250公尺,整项工程估计需时1年兴建,费用约161万5000令吉。
她说,这也是文化街继2019年希盟执政森州后,通过热心商家为文化街打造两座牌楼后的另一项庞大工程。
她指出,文化街一直以来因缺乏文化元素、美食特点单一,即便州政府多番努力下,仍难以克服文化街先决条件不足,而始终难以“热”起来。
文化街须改革再振兴
据了解,芙蓉文化街迄今仍有约20个固定档口,大部分都是早前从关闭的“三角地”转移过来,而这个坐落在严端路的芙蓉三角地日间为停车场,但入夜后则成为芙蓉闹市中的“美食不夜天”,更被誉为芙蓉著名地标之一,数十年来陪伴者无数芙蓉人成长。
“为此,管委会作出许多努力,包括注入更多年轻元素,结合各团体、组织举办周末活动,冀望以此激活芙蓉文化街,但效果甚微。”
陈丽群认为,芙蓉文化街作为州政府重点的文化旅游景点,必须改革再振兴,防止文化街兴旺成为昙花一现。
陈伟忠:注入年轻元素吸引游客
另一方面,芙蓉文化街管委会主席陈伟忠坦言,文化街需要摆脱固有既定印象,才能吸引更多不同年龄层的游客前来,因此,来临10月份将把近期“超夯”的“泰美食市集”引入文化街,带动年轻市场。
“文化街需要注入更多年轻元素,例如招揽不同种类的餐车,推动更多元的文化、美食档口及活动,才能让文化街持续性活跃起来。”
除此之外,陈伟忠也预告,文化街会继续秉持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近期会配合中秋节举办大型欢庆活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