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作家小野在2021年出版《走路回家》,他到美國留學畢業之後,決定回家,儘管有人勸告他,臺灣不是家。
留學生或許都會面對這樣的拷問:我要回去嗎?
ADVERTISEMENT
我留學臺灣,畢業之際,也面臨回不回家的問題,我當年的答案,跟小野一樣:回家。
小野回家之後,走出一條社會改革者之路,通過新浪潮電影、社會生態教育活動、文化書寫和出版,發揮他的影響力,一步一腳印實踐他的社會理想。
“我真的回到家了,一個自己參與改變的理想家園。”
他自許是一個“覺醒者”,一個夢想和真理的“追隨者”,只要有覺醒,一切都還不太晚;只要追隨先行者的腳步,實踐就會有成績。
17年前,他與黃武雄、徐仁修發起了“千里步道”運動,重建大地倫理,恢復生態平衡,倡議修復山林古道,不要在山林出現水泥化、架設路燈等格格不入的景觀。
他主張“手作步道”,就地取材。
以“手作步道”對照我經常去的Tanjung Tuan,它高度約200多公尺,有多條步道,以山頂的燈塔為中心,往八方散發,可通往海灘。
而有些步道,是水泥階梯和鐵欄杆扶手,有些步道,是走出來的原始泥地階梯、石頭為梯,在陡峭的地方,綁上繩子。
山林古步道有先民的腳印,是臺灣最原始的足跡,蘊含著尊崇山林、河流的思想,山的風也不一樣,星辰也不同。
小野在尋訪古道的時候,當夜晚降臨,他會朗誦自己創作的詩《等待久別重逢的時候》:“當月亮升起時,我們將再回到這裡,回到母親的懷抱。再聽一次母親的呼喚。河流、野地、天空,就是我們原是的母親。每一個人最後都要回歸大地,回到久別重逢的母親懷抱”。
臺灣的土地、山林,就是母親。
這是一本愛臺灣的書。
走路的地方,就是家;讓腳接觸土地,就是踏實,就會安心。
一個人,如果無法找到和土地的連接、認同和歸宿,無法無怨無悔地付出熱情,或許,僅僅只是一個迷路的異鄉人,或是近鄉情怯的遊子。
在書中,他尋訪、走踏步道,談走路、談步道、談森林、談海,散發一種愛土地的情懷。
在山上,他看似隨意談親情,談孩子捎來短訊告知孫兒、外孫的出生,卻是以文學的筆法,明確宣告:這是我們代代繁衍居住的土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