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黃翠嫻
(芙蓉2日訊)《漸進式薪金政策白皮書》出爐!商界認為,這項政策只趨向於為僱員著想,卻沒有顧及僱主的能力和公司的生產力,相信會主動參與這項計劃的企業並不多。
ADVERTISEMENT
受訪者說,私人界的起薪,本來就有著“獎勵”表現好員工的目的,一般的調薪幅度都是以僱員的表現作為考量基礎,倘若依據政府的這項做法,讓所有員工以同樣的幅度起薪,無形中會讓員工把起薪看成“理所當然”,在績效和表現上都可能會因此而退步,造成薪金漲了,反而生產力下降了。
不僅如此,儘管政府聲稱會津貼12個月的僱員漲薪,但來自政府的津貼不可能一年接一年的持續下去,商界人士認為,要是政府在津貼一年的僱員漲薪後就停止,那麼已經調漲的薪金就得由參與計劃的僱主自行承擔,這還沒加上僱主必須因此額外多付的公積金,這些都在加重成本。
受訪人士也認為,政府在這個時候提呈《漸進式薪金政策白皮書》並不恰當,特別是目前大馬的經濟情況堪憂,中小微型企業也在苦苦求存,有些公司面對了幾年的虧損都還沒有周轉過來,政府提出的這個政策,並不會對僱主帶來任何好處,也無法刺激經濟,整體意義不大。
為期一年 自願性質推行
根據報道,《漸進式薪金政策白皮書》建議政府發放現金獎掖協助企業調薪,新進僱員每個月最多200令吉,非新進僱員則是300令吉,為期12個月。
政府將為參與這項計劃的僱主提供獎掖,而計劃的對象為薪資低於5000令吉的群體,這項計劃以自願性質推行,但經濟部長拉菲茲說,若無法達致讓國人有體面薪金的宗旨,政府將轉而強制執行。
呂海庭:加重僱主負擔
森美蘭中華總商會會長拿督呂海庭指出,這項政策白皮書可分兩面看,一,是政府嘗試為5000令吉薪資以下的員工增加收入,這對於僱員來說肯定是歡迎的。
他說,二,是政府並沒有考量到該如何確保僱員的薪資提升後,生產力也能相對的提高。
“我相信只要僱員的能力水準在線,沒有任何的僱主會介意給他漲薪,問題是,政府給了津貼僱主讓僱主調薪,但是僱員的表現沒有提升,生產力沒有提高,那麼這對於僱主來說就是負擔,是成本增加,畢竟政府儘管說會津貼,可是過後不津貼了就是僱主自己必須承擔的事。”
他指出,對於僱主而言,關鍵在於員工的效率與生產力,一如拉菲茲認為跨國公司、大企業不在列內,是因為低薪往往發生在中小及微型企業。
“而事實上,跨國企業聘請的專才僱員,之所以會高薪,主要也是因為他們的能力和專業的關係。因為薪金的高低,一直都是以僱員的能力、表現、水準等作為衡量的。”
黃新發:職員漲薪取決能力表現
錦峰企業集團創辦人拿督斯里黃新發也認為這項政策行不通,特別是政府雖然說津貼200令吉至300令吉的僱員起薪,但是僱員們起薪後也必須跟著調整公積金額,這還是得由僱主負責,進而直接就加重了僱主的成本。
“說自願參與的話還可以,但是不理想就要強制進行就不合理了。我們現在行情不好,不能強迫的。”
他說,任何企業對於職員的漲薪決定都取決於表現和能力,不能說全部員工的薪資漲幅都是一致的。
“若津貼12個月後停止津貼,那麼僱主怎樣?他們就要繼續承擔,你不可能給僱員起薪一年了就停掉,然後降薪的啊。”
他指出,市場情況若好,僱主不給僱員起薪,僱員也會跳槽,另謀高就,因為市場有競爭能力,所以只要市場情況好,僱主賺錢就一定會給僱員起薪,因為僱主不會希望在公司情況良好之下有僱員跳槽。
劉永達:政府應把經濟搞好
ETL ADVISORY稅務顧問劉永達也認為,這項政策儘管會獲得僱員的歡迎,但是對於公司及僱主來說,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他說,作為僱主,每年給職員調薪是一個正常不過的程序,而他還會依據員工的表現、貢獻及能力決定員工的調薪幅度。
“但是如果全部職員的起薪都是同個價碼,像公務員的年度調薪一樣,這對於僱員來說,其實不會起到鼓勵的作用,因為無論付出多少,所得都一樣,無形中就會讓僱員變得不積極,反正無論如何都會調薪,那何不躺平就好。”
他提到,僱主對於僱員薪金的調漲也離不開經濟和市場情況,只要經濟情況好、市場穩定、公司賺錢,為了留住僱員,僱主也一定會調薪,不需要政府的干預。
“政府其實更應該做的是把大馬的經濟搞好,經濟環境好,經商環境變好,一切都會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