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最热点

发布: 4:58pm 07/06/2024

刘扬梗:牛腩粉+越南粿条汤再研发 猪腩粉成森独有风味

摄影:李光良
ns芙蓉/为生存激发创意,猪腩粉成森独有风味
结合牛腩粉和越南粿条汤的风味,刘扬梗自创的猪腩粉味道浓郁,也让很多不吃牛腩粉的顾客,也能从猪肉中吃出牛肉的口感,成为了森州独有的风味。

(芙蓉7讯)身为森州人,除了熟悉的鱿鱼米粉、牛腩粉、濑粉,想必对猪腩粉这道食物也不陌生吧?猪腩粉—从牛腩粉和越南粿条汤中取经再研发的食物,富有嚼劲的隔沙肉搭配香料肉汤,味道一试难忘,也成为了森州独有的风味!

正宗的海南猪腩粉的档口就在芙蓉园里的一个海南茶室—琼南园,猪腩粉的由来,便是开创人刘扬梗(60岁)接过父亲的茶室生意后,受到穷则变,变则通的启发,为了收入他在众多的食物里寻找灵感和变通,而身为厨师的他也凭着对食物味道的执著和追求,让猪腩粉迄今仍然受到老饕的追捧。

ADVERTISEMENT

早上是茶室 晚上变酒馆

刘扬梗在接受《花城》专访时除了道出研发猪腩粉的过程时,表示自己出生在开设海南茶室的家庭,在海南茶室盛行的那个年代,1960年,父亲和叔叔兄弟合作经营海南茶室,当时茶室除了是茶室,晚上则摇身成为了酒馆,所以当年开茶室至少可以养活3个家庭。

早上喝茶,晚上喝酒。在刘扬梗的记忆力,传统海南茶室都是这样经营,从清晨5时开店,晚上11时才打烊。早上大家都是喝咖啡茶和面包,晚上就是开啤酒畅饮,最盛的时期是一天能卖上几千支啤酒。

ns芙蓉/为生存激发创意,猪腩粉成森独有风味
除了猪腩粉外,刘扬梗也传承了父亲的冲茶技术,现场示范海南茶室“拉差”,丝滑香醇。

细心笼络顾客心

除了多元的供应,手艺也是不容忽视的。他说,当年的冲茶师傅都能观察入微,白领的茶饮都是中等或不甜,而做老公的口味就会偏甜,因为他们需要糖分补充体力,而这种细心就笼络了顾客的心,频频回头光顾。

“当年我们什么都是手工的,现在可能讲究科学化一点。我父亲的年代,茶室里的咖啡都是自己调配豆、糖、牛油等的比例和手工炒,咖央也一样,要味道有独特的香气,让顾客食髓知味,他们都会加入一些配方。”

后来,因父亲和叔叔的孩子也都长大了,所以商议过后兄弟也决定分手,父亲便把茶室搬到芙蓉园现址。

ns芙蓉/为生存激发创意,猪腩粉成森独有风味
接管了父亲的茶室后,刘扬梗为了有更好的收入,研发自创猪腩粉,期间虽然经历过风雨,但他仍然坚守档口。

回国接手父母生意
创新求变 改善生意

回忆起牛腩粉的由来,刘扬梗表示自己也曾经在外“闯荡”过,包括曾在纽西兰过了3年“跳飞机”的生活。后来因为经济风暴、父母年纪大的原因,身为长子的他在80年代后期回国接棒父母的茶室,但回来后茶室的生意已经不如从前。

“回来接棒后第一个月的收入并不理想,不如我在外面打工的薪水,所以决定自己求变。”

他说,还未接棒前的他涉足餐饮业,在国外更是曾帮助打工的餐馆想出创意菜色,所以在求变的过程中也想大胆创新,因此就开始了研发新菜色,不久后猪腩粉便正式诞生。

ns芙蓉/为生存激发创意,猪腩粉成森独有风味
琼南园茶室入口就看到的猪腩粉档口,招牌上的“猪厨师”吉祥物特别显眼。

隔沙肉口感近似牛肉

他坦言,每个州都有他们的特色食物,所以也想创造属于森州的美食。在厨师经验的“加持”下,很快便有了“猪腩粉”的念头,然后开始了不断研发、失败、改进的过程。

“牛腩粉很香,但是很多人都不吃牛肉是吧?所以我便想到用猪肉,味道方面,我当时也是突然想到越南河粉的汤,所以想让两者结合试试,因为海南人常用咸菜、花生、芝麻,而越南人就是注重汤的精华和肉的质感,所以应该会出现一种新口味,尝试之后感觉成功。”

为了让猪腩粉的口感和牛腩粉更接近,所以他在猪肉肉质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几乎每个部位都尝试煮过,但和牛腩粉的肉口感差一些,直至发现了名不经传的部位—隔沙肉,煮起来和牛肉的口感几乎一样。隔沙肉通常都是用作熬汤用途,但是很少会当作主菜或配菜。

“可能是命运促使吧,猪腩粉诞生后的第一年生意非常好,当时也开了分行,但不久后却遇到了立百猪瘟事件,生意也因此一落千丈。”

ns芙蓉/为生存激发创意,猪腩粉成森独有风味
为了让顾客可以喝到一杯热乎乎的茶饮,传统茶室都会“煮茶杯”,让杯子保持热度,也不会那么快凉。

立百猪瘟致生意下滑

天意虽弄人,但他的烹饪天赋让他在这段艰辛阶段开辟另一条路。即便遇上立百病毒,但是他并没有停止茶室的生意,同时他也在吉隆坡兼任公会的烹饪导师,就这样度过了立百病毒,而猪腩粉也再次广为人知。

这一经历后,刘扬梗也不再一心想着把生意扩大,心态也平衡了不少,因为有了家庭、孩子,他一心只求安居乐业。如今的他都维持着烹饪导师和档口两边跑,乐于其中,暂没有想要退休的念头。

一共有3个孩子的他表示,孩子已经出身社会有各自的事业和向往,所以也不会勉强孩子接手生意。但是猪腩粉这道食物也有获得外地人的赏识,并且在网上向他学师。

ns芙蓉/为生存激发创意,猪腩粉成森独有风味
刘扬梗

汤头须熬煮4小时

做饮食的,一点也不容易,而要在这个领域持久的经营并获得顾客的青睐,食材的新鲜和食物的味道的保持,就非常重要,而刘扬梗对于这方面由始至终都很执著。

猪腩粉最重要的是那碗汤,需要经过至少4个小时的熬煮,而且材料也要保持新鲜,因此每天在档口打烊后他都会去购买食材。每天,他和妻子在早上5时便开始准备,早上7时开档,日复一日。

他说,传统茶室的经营者一般上都对食物味道非常的注重,就如他在教烹饪的时候,很多学员会告知在家里煮的味道和学院煮出来的味道有差,追问之下才得知只是一瓶酱料的不同,就无法煮出相同的味道。

“所以,若是要味道好,就要保持一样的食材和调料,不能因为成本便宜而有所改变,这样会让食物的风味改变。很多店在初期可能在研究食谱时的用料都是较为上等的,但是实际经营后,因生意成本的考量,可能会在食材上比较将就,自然会吃出差别。”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