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观点

发布: 2:31pm 08/07/2024

数字时代

数字时代

邱德荣 | 再思数字时代的影响力

文:邱德荣

最近我参与了一场讨论会,分享嘉宾是一位台湾线上学校创办人,拥有百万的追踪粉丝,高流量和高点击率,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在这个数字化时代,高流量、高回复率和高转发率似乎已成为衡量影响力的标准。

这位教育创业者在分享中提出了对影响力的深刻反思,他认为真正的影响力应如泰戈尔所描述的“生命影响生命”,不仅是表面的数字游戏,而是源于个体的内在生命力和行动的一致性。

ADVERTISEMENT

当我们还在讨论“滑世代”面临的问题时,我们注意到,由于网络信息的庞大和混乱,如果个人缺乏基本的信息识读能力和敏感的信息验证能力,很容易因为误信错误信息而遭遇不良后果。

这一代人频繁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滑“,从而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系列现象,如“滑世代症候群”,包括“已读不回症候群”和“到处打卡”的行为。

在社交聚会中,“滑世代症候群”往往忙于滑动手机,忽视了与现场人的实际互动,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

然而,在我们尚未彻底解决“滑世代”所遇到的困难时,AI时代又已悄然到来,利用生成式AI的技术,可以迅速制作和传播各种创意内容,这种速度和范围使得真假难以辨认,常常导致人们在无法验证信息真伪的情况下选择信任。

在这个可以借助各种工具去营造个人影响力的时代背景下,重新一次认识“影响力”变得更加的重要。

我们努力教育“滑世代”不要轻信网络信息,并鼓励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然而,当前的趋势表明,这些理想化的目标并不容易实现,因此,需要多管齐下的努力,影响者本身也应重新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力。

在这前提下,线上学校的创办人以泰戈尔的“生命影响生命”为启发,希望与其他具有网络影响力的人士共同深思“影响力”的本质,即个人的生命力。

生命力虽然是一个抽象概念,但对他来说,真诚至关重要,因此,他不仅通过线上学校迅速传递课程,也举办了多次实体见面会,这些见面会不仅仅是传递信息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让人们真实连接的空间。

在这些空间里,他精心策划了各种主题活动,参与者可以真诚地分享自己的经历,从而触动他人,引发共鸣,这样的互动让参与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建立,远离了线上交流那种缺乏人情味的冷漠感。

当然,影响力的真正力量,甚至其持久性,关键在于传递者本身必须实现知行合一,这意味着他们的言行必须一致——说到的和做到的完全吻合,这种一致性是实现最大化影响力的基础,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流量而制造虚假内容。

他幽默地指出,政治人物往往难以赢得民众的信任,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言行不一致,在公众面前,他们可能为了安抚民众或赢得选票而许下承诺,但最终的行动却与之相悖,这种不一致是他们难以获得持久信任的主要原因。

最后,尽管影响力的全貌难以仅通过一篇文章完全展示,但归根结底,分享者希望强调的核心思想是鼓励大家更多地参与社区活动,融入人群中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生活,以此真正触动和改变生命。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2:59pm 24/08/2024
【有故事的人】走过菲林年代 迈进数字时代 邹宜桦47年摄影师岁月
有故事的人:走过黑白及彩色菲林年代,迈进数字时代的邹宜桦
邹宜桦虽然已白发苍苍,但是整天操作电脑进行修图,技术跟上时代脚步。

(马口讯)对于很多OO后的年轻人而言,一部手机在手,无论是拍照或是视频,都可以随心所意地完成,对于“菲林底片”、“黑房”这些名词、彷佛只是存在于老人家口中的其中一个说词,根本没有机会亲眼目睹。

数码相机及电脑修图技术在近20年崛起,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传统摄影数十年以来古老而神秘的面纱,悄然改变了整个摄影世界的格局。

这股风潮也使到照相馆及摄影师等行业,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慢慢沦为夕阳行业。

现年66岁的新丽都相馆老板邹宜桦,自中学毕业后,1977年就进入相馆当学徒,在这一行业里贡献了一生的岁月,如今走到白发苍苍的乐龄岁月。

回眸过去近半世纪,很多情况都烙印在他泛黄的回忆里。

从学徒做起 遇上好师傅

邹宜桦是道地的马口人,自中学毕业,他就烦恼着要到哪处去工作,有朋友建议他,不如去照相馆工作。

当时马口有两间照相馆,其中一间就是新丽都,而他自认对拍照艺术也有些兴趣,于是鼓起勇气,前往问工,结果老板一口答应,就这样,邹宜桦开始变身为“照相佬”的岁月,那一年是1977年。

“当时每月是50令吉,包吃住,但是因为我是马口人,于是就住在家。作为一名学徒,每天早上7时许就要到店里,打扫环璄,为师父泡好茶。”

他坦言,自己碰上一个好师父,因为刚入行不久,就获师父倾囊相授,包括进入黑房,接触冲洗菲林底片及冲印照片。

他回忆,当时每间照相馆都有自己的黑房,只是面积各自不同。他的师父就开始手把手,教导他各种如何冲洗菲林及照片的技术。

有故事的人:走过黑白及彩色菲林年代,迈进数字时代的邹宜桦
修整底片也是传统摄影行业业者须掌握的技术。
冲洗照片摆乌龙遭痛骂

他冲洗照片的技术基础,就是从冲洗黑白照片开始,慢慢摸索这方面的技术。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窘事,包括他曾经一不小心,将整盒未使用的照片纸全部弄得曝光,结果被师父骂得狗血淋头。

在照相馆当学徒一段时间后,师父觉得他的品性不错,于是指引他到芙蓉及吉隆坡,向其师兄及同业前辈学习更进一步的技术,包括如何拆照相机,拍摄各种场景的照片,例如婚纱照等。

在学习过程中,他笑言也曾遇到一些性格特别的前辈,例如有些前辈爱好喝酒,要学东西,先开两瓶酒,过后前辈就开始传授各种技术。

在经历过四五年的学习阶段,邹宜桦掌握了一定技术,就成功出师,开始可以独自出外接拍工作。

任县议会指定摄影

他说,1981年马口升格为县议会,盛大的庆典在如今的马口街头交通圈一带举行,时任森州务大臣丹斯里莱士雅丁莅临马口主持,当时他担任大会指定摄影,让他印象深刻,自己有幸见证仁保县的历史一刻。

有故事的人:走过黑白及彩色菲林年代,迈进数字时代的邹宜桦
马口于1981年8月1日正式成为仁保县议会那一天,时任森州务大臣莱士雅丁莅临马口主持,当时邹宜桦(中)担任大会指定摄影。
有故事的人:走过黑白及彩色菲林年代,迈进数字时代的邹宜桦
仁保县于1981年8月1日正式成为仁保县议会,当时的邹宜桦是升格庆典的大会摄影,背着两部相机穿梭全场。

协助偏远区冲洗照片

八九十年代的马口,当时马口的照相馆除了冲印所拍摄的菲林照片之外,也常会协助一些偏远地区,如彭亨直凉、金马扬、森柔边境金马士等地的同行冲洗照片。

邹宜桦说,当时这些同行都是通过每天的公共巴士司机,将菲林送到马口交给他们冲洗及打印照片之后,他们在第二天就再将冲印好的菲林底片及照片交回巴士司机,交回给原有的同行。

到了八十年代,黑白照片开始陆续被彩色照片取代,邹宜桦说,在彩色照片开始的初期,马口区并没有彩色冲印机,唯有每天将要冲印的菲林底片都交给吉隆坡大型相馆派来马口的销售员,带返吉隆坡冲印,隔天再交回来。

到了彩色照片年代中期,彩色照片打印慢慢普及,但是价值仍很贵,每部打印机几乎要30万令吉左右,但是为了做生意,很多照相馆业者纷纷自行添购打印机,也使到冲印照片变得更普及,价格也有所下降。

参加课程精益求精

在工作过程中,邹宜桦并没有就此停止,他时常会参与大马摄影协会主办的各项课程,向来自外国,包括德国、台湾、香港、美国等国家的摄影师取经,以精益求精,学习更多有关拍照方面的技术。

那时候的摄影师,除了要会拍照,冲洗照片,也要学会修图,邹宜桦说,那时候他所学习的技术,包括以铅笔修底片,以及用毛笔为照片润色。

有故事的人:走过黑白及彩色菲林年代,迈进数字时代的邹宜桦
年轻时候的邹宜桦在利用毛笔修图。

当时很多社团及学校的团体照片,一般照片底部有都一段说明文字。邹宜桦说,这些文字都是由照相馆另外请人撰写,然后在通过黑房技术,在冲印照片时加放到照片里,也算是其中一门技术。

在彩色照片流行的年代里,大约在八九十年代间,当时政府更换身分证的格式,导致很多人纷纷涌往照相馆拍摄新格式的身分证照片。

邹宜桦回忆,当时算是他和其他同业最忙的时候,有时候甚至忙至凌晨两三点,就是为了赶着冲印照片,让顾客可以在隔天取到这些照片。

数码相机出现 冲击大

九十年代,数码技术出现,很多照片馆业者也跟随时代大势,学习数码技术,而邹宜桦也不例外。

当时已经是新丽都摄影馆负责人的他,也到一些私人学院上课,学习数码拍照的种种技术,包括学习如何操作电脑版的photoshop,利用有关软件修改照片。

据知,数码相机技术的出现将拍摄、存储与处理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而高效,而且数码照门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改进,卓越的图像质量逐渐赶超传统底片摄影。

它的出现,让传统拍照行业受到很大冲击,仿佛为摄影爱好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大家免去了购买底片及冲洗的繁琐程序,显著降低了拍摄成本,只要通过记忆卡就可以轻易地将数码照片存进电脑、记忆卡,更方面管理和分享。

在数码大势的出现,导致市场上菲林底片的需求量大减,众多底片生产厂家都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

而传统摄影师处于时代洪流中,被迫迎接数码技术的洗礼,转型学习新的摄影与后期处理技艺。

现代人鲜少冲洗照片

在千禧年之后,智能手机的出现,对传统摄影业再造成另一波的冲击。

现今的手机一般都拥有拍照功能,而且随着各种机型进化,拍照功能也日益强大,手机所附带的各种修图软件,几乎让大家都变成了摄影师。

如今很多人用手机拍照后,已经鲜少冲洗照片,而是直接修图后上传到各种社交媒体平台,这种时代大势导致冲洗照片的人越来越少。

团体学校仍聘请专业拍摄

但是邹宜桦认为,在目前阶段,很多团体及学校还是保持着聘请专业人士拍摄团体照及活动照的传统,主要是因为对角度及照片色泽方面有要求。

此外,有些人有时候还是会依据需求将一些照片冲打成照片,做为纪念,例如婚纱照、家庭照、团体照等。

有些人甚至可以通过记忆棒、或是WhatsApp、微信等,将照片传给邹宜桦,也方便打印出来做为各种用途。

受到时代冲击,传统照相馆也随之转型,如今邹宜桦常接到的任务,就是通过数码技术,协助顾客们修补破旧、破烂的黑白照片,或是将黑白照片更换底色变成彩色照片及各种修图任务等。

有故事的人:走过黑白及彩色菲林年代,迈进数字时代的邹宜桦
受到时代冲击,传统照相馆也随之转型,如今邹宜桦常接到的任务,就是通过数码技术,协助顾客们修补破旧、破烂的黑白照片。
传统摄影业走向夕阳

邹宜桦感概说,虽然同是捉照相机拍照,但是照相馆的摄影师却和一般因为爱好而参加比赛及拍照的摄影人不同,相馆业者的作品不能加入的概念,只是应顾客的要求而拍摄。

随着智能手机时代到来,邹宜桦也坦言,传统摄影行业彷佛走向夕阳,鲜少有年轻人接班。

数码相机的普及,可说是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而谱出的交响乐。尽管传统菲林底片与摄影行业在这场技术改革中遭受冲击,但数码摄影同时也带来社会新的机遇与发展空间,传统摄影行业在挑战面前,唯有不断适应与转型,以拥抱新时代的曙光。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