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我叫JJ,今年40多岁,出生在不开心的小康之家,这是因为我母亲的现实、爱钱和眼光如豆所致,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孩子的学业发展。
ADVERTISEMENT
看到做泥水好赚,就叫孩子去当泥水工;看到鱼贩好赚,就叫孩子去当鱼贩,总之她不会把孩子的学业放在第一,相反地,金钱永远都是她的唯一。
有时我在怀疑,什么叫孝顺?难道钱给得多,就是孝顺吗?
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但身为母亲的她,却到处和别人说孩子的不好、不孝,还喜欢拿孩子与孩子之间作比较,难道这样不会导致兄弟姐妹不合吗?
她还喜欢说别人家的孩子有多好,现在都买了什么资产。
我每次打电话回家,不是被骂就是被追问寄钱回家了吗?她从不关心孩子过得好不好。
有这种如此现实的母亲,让我感到好压力。
我当然懂老人家一定会有老人病,比如三高等等,但每当我问候她时,她就会说自己活不了多久,然后又说我不孝。
她也曾经到我就读的学校,当着我同学的面前,甚至对着整座村子乱说“孩子不孝”等这种话。
无论我做得多好,她总是看不顺眼;无论我和哪位对象在一起,她总有很多意见;即使来到孩子的住家,也总是喜欢指手划脚,诸多意见,总之做什么都不对,暨不讲理,又专制。
老人家到了某个年龄,最高境界不是要装糊涂吗?
毕竟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在外面赚钱不容易,压力也很大,为什么身为母亲的她,不懂也不能理解?我该如何与母亲好好沟通?
陈志成心理谘商师回答:
JJ你好。
从你的陈述,可以深深体会你内心的压力与委屈,因为你无论多努力,也得不到母亲的接纳与肯定,反而长期所接收到的,就是她的指责、批评与否定。你感到非常地痛苦,因为母亲把钱看得过于一切,学业、兄弟姐妹之间的和睦、孩子的感受等,似乎都一文不值。母亲也诸多挑剔,对许多事物都看不顺眼,总有她不满意的地方。母亲的这一切表现,都令你感到很伤痛,想要与她好好相处,似乎是无法实现的目标。
对于孝顺的标准,母亲总以金钱的多寡来衡量。你感到很不被理解,因为自己在外赚钱并不容易,也面对着许多的压力,但总因为自己无法满足母亲对金钱的要求,而被标签为“不孝子”,令你很受委屈。令你更难堪的是,母亲会对着你的同学或许多人,当众说你不孝,令你哑子吃黄连,有口难言。其实母亲的这一些举动,都令你感到很受伤。无奈她就是自己的母亲,真的不知道要如何与她沟通。
JJ,你会有以上种种复杂的感受,都是可以理解的,相信任何人处在你的景况中,都会感到无尽的挫折。你一直有想要与母亲好好沟通的心愿,那是非常值得赞赏与肯定的。但是面对实际的情况,相信你也很难做到,因为母亲总有一套她自己的价值观与说法,令你无法表达自己。
其实,你可以考虑换个管道,透过书写的方式,无论是信件或是简讯,来好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感受。在表达的过程中,你可以使用“我”的陈述句,例如:对于某某事情,我感到……我的想法是……这样一来,就能完完整整地说明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观点,而且也能避免对母亲的指责。
透过书写的好处是,母亲不会即刻给予反驳,而让她有机会好好看完你的表达,并且能反复去看、去思考你的观点。那样一来,就会让她有机会去沉淀你所表达的。至于她接不接受,那不是你可以掌控的结果。至少,你已经做好了自己的部分,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第二方面,你要开始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界限。所谓的界限,就是我们需要去分辨哪些是母亲的权力,哪些是自己的权力。举例而言,目前要怎么评价一切,那是她的权力,我们无法干涉与改变。但是,我们也可以不接受她的观点,不对号入座,不将她的评价套在自己身上,那就是自己的权利了。
如果你凡事都期待母亲的接纳与肯定,那恐怕会令自己挫折又失望。相反的,只要自己尽力了,也问心无愧,就继续按着自己的价值观与方式去生活、去孝顺、去与周遭的人互动。没必要将他人的观点,做为审核自己的绝对标准,包括自己的母亲在内。你已经40多岁了,早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与人际互动法则,只需依循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那样才会活出自己、获得自在与快乐,这就是健康的人际界限。
反过来说,这不表示我们就自大妄为,也完全不需要去听别人提供的意见。他人的建议,或许有可参考的价值,我们可以多去思考。但是经思考后,我们还是需要自己去决定,有修正的必要,或是依然保留原先的做法。我们存开放的态度去接纳意见,却存谨慎的态度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自己内心坦然,知道自己为何如此做,那就没什么好感到自责的了。
另一方面,母亲之所以会如此极端,将金钱视为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价值,是否是源自她过去的成长背景呢?活在那一个年代的人,在经济物质的匮乏下,根本无暇去思考其他的需要。他们的体会是,只要有了钱,一切都会变得更好。在如此的前提下,学业、和睦或心理的需求,可能都显得无关要紧了。虽然如今生活已慢慢变好,经济状况也改善了,但是这种观念或许已根深蒂固地存在母亲心底。对她而言,只要没有钱,就不会有安全感,这也就是为何她会过度强调金钱的可能原因了。
此外,母亲的诸多挑剔,或许也是一种激将法,想要看到你们更优秀、更富裕、凡事过得更好的一种高期待表现。孩子各方面的优越表现,除了让她们脸上有光,其实内心也是一种安慰与安全感,想要看到你们能过得很好的一种本能流露。当然,对于这种极端表达,许多时候孩子是会受伤的。但从母亲的角度来说,出发点其实是好的,只是做法过于极端。
JJ,要与一位表现极端的母亲相处确实不容易,除了寻得恰当的沟通方式,加强自己的心理界限,多一份了解母亲的背景之外,其实你也可以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幸福感与意义。例如找到合适自己的人生伴侣、多建立起美好的友谊、多发展自己有兴趣的事务等。如此一来,你的视野才会被拓展,看见人生原来还有其他的美好,而无需长期专注于很难改变的状况,特别是与母亲的互动。
若你在以上所谈及的各个面向,依然有些困惑,欢迎继续与我们联系:+6010-766 0440,我们将竭尽所能,继续为你提供你心理上的援助。衷心祝福你:活出坦然快乐的自己!
智慧之言:健康的心理界限,使人活得自在与快乐!~陈志成
心理谘商师,陈志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