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专题

发布: 9:00am 09/09/2024

私房好菜|華人也愛煮馬來餐!

报道:郑嘉伦 摄影:陈梧源
9月9日见网:(私房好菜)华人也爱煮马来餐!
劉揚蓮在向馬來朋友學習烹煮仁當雞後,自己改良食譜,把雞肉換成隔山肉,口感極似羊肉。

(芙蓉8日訊)華人也愛煮馬來餐!

華裔婦女愛逛馬來市場,探尋馬來美食文化,還向馬來鄰居“偷師”烹煮仁當雞的秘訣,學習這道傳統風味美食後,在基礎上進行改良,烹製出更符合自己口味的仁當豬肉。

ADVERTISEMENT

多元美食文化是大馬獨特的魅力,除了華裔、巫裔、印裔有各自的傳統美食之外,大馬也有許多融合式美食,將不同文化的烹飪元素結合在一起,再創造出獨特的口味和風格。

來自芙蓉的劉揚蓮(63歲)接受訪問時指出,她堅信各族和諧能從食物共享開始,尤其在大馬這樣一個多元文化和民族的國家,食物能讓不同族群連接起來。


(拍攝:陳梧源)

她說,無論是在家庭聚餐、節日活動,或是日常社交活動中,人們都習慣共享美食,以食物為媒介,促進了不同族群之間的相互瞭解、尊重和友誼,就連鄰里之間的和諧關係,也能從美食共享開始。

“以前,馬來鄰居煮了仁當雞就會拿來和我分享,因為傳統風味十足,我向她學習烹煮這道菜,從準備食材、醬料到烹煮,她都一一教導,還帶我到安邦暗的馬來菜市場選購食材。”

她說,這位馬來朋友已經離世,但她非常感謝這位朋友的熱心教導,讓她能把這道菜傳承下去,還可以讓孩子品嚐到這道菜的美味。

她指出,各族在飲食習慣上保持著自己的傳統特色,但同時也願意嘗試和品嚐其他族群的美食,這種互相尊重和包容的態度,讓不同族群的美食能在社區中傳播,這種精神非常值得讚揚。

“更重要的是,在共享美食的過程中,大家可以瞭解到不同族群的飲食習慣、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從而增進了對彼此的理解和尊重。”

9月9日见网:(私房好菜)华人也爱煮马来餐!
在準備開始烹煮時,食材需先放入機器攪拌。

為何將仁當雞改成仁當豬肉?劉揚蓮說,馬來人在烹煮這道菜時都會採用老雞,而華人一般是把老雞用於煲湯,而本地雞肉質不適合煮仁當,因為炮製仁當需要至少3小時,本地雞煮久了就軟綿。

她指出,她有一家六口,若是以老雞作為食材,就需要配合家人的喜好,每次購買6只老雞雞腿,成本會更高,所以她嘗試改成豬肉。

“除了雞肉,牛肉和羊肉都能用來煮仁當,而牛肉和羊肉不是每個華人都吃,所以我選擇了肉質極似羊肉的隔山肉,即豬腰旁的肉,我的印度鄰居吃了覺得好奇,問道‘羊肉為何沒羊騷味’。”

她說,讀者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添加食材,例如軟骨也行,她是因為孩子都喜歡吃豬肉,所以在這道菜採用了隔山肉,但這個肉在菜市場上很難找到,必須提前預定,以前的人喜歡買隔山肉來煲湯,因為耐滾不易軟綿。

9月9日见网:(私房好菜)华人也爱煮马来餐!
在烹煮仁當時,必須不斷攪拌,確保醬料不會粘鍋。

劉揚蓮說,朋友們都知道她熱愛下廚,而仁當豬肉烹煮過程耗時,所以她最害怕朋友舉辦大吃會時指明要吃仁當豬肉,她一般會在晚上約11時,趁沒人打擾,自己在廚房享受烹煮的過程。

她形容,這是一道一家煮整條街都香的美食,嘗過的朋友都說想學煮這道菜,看到大家欣賞食物,當然是對廚師最好的肯定。

“我來自餐飲世家,因為家庭關係,小學3年級就在咖啡店幫忙,所以我從小就喜歡吃、煮、分享,我小學時候的夢想是學會煮叉燒。”

她分享,因為喜歡探索不同的美食,所以她堅持每週二逛馬來菜市場,雖然每次只有她一個華人,但能看到許多華人菜市場不會有的食材,如巴古菜、木薯葉等,而且一些菜還會比華人菜市場便宜。

她說,在哪裡可以認識不同的美食文化,結識其他族群的朋友,而她認為,馬來人的食物不僅侷限於馬來人,華人有興趣也能學習,各族應該互相分享。

9月9日见网:(私房好菜)华人也爱煮马来餐!
熱愛分享的劉揚蓮(右),向記者分享烹煮仁當的秘訣。

劉揚蓮指出,因為本身喜歡吃辣,所以對仁當雞有很大的興趣,特別向馬來鄰居取經,並且希望學習馬來人烹煮這道菜的精髓。

她說,她的馬來朋友每次會花4個小時完成仁當雞,對這道菜每個步驟非常講究,每個食材一層一層加入,才能煮出真正的好味道。

“因為蒜米容易粘鍋,所以在烹煮仁當時,必須要不斷攪拌,不論是老雞或隔山肉,都是需要3至4小時才能上菜。”

她指出,在醬料煮至沸騰時,黃姜彈到一地是必不可免,馬來朋友向她分享了秘訣,在把食材放入機器攪碎時不要加入水,把水換成油,就能減少油彈濺的問題。

9月9日见网:(私房好菜)华人也爱煮马来餐!
香氣四溢的黃姜糯米飯,讓人食指大動。

劉揚蓮指出,黃姜糯米飯也是仁當雞必不能少的配菜,它能為仁當雞增添亮點,因此每次端上桌都會讓孩子食慾大增。

她說,烹煮黃姜糯米飯的過程和一般煮白米無異,只是需要加入椰漿、班蘭葉、黃姜,以及放入少許鹽提味。

“媽媽的菜向來沒有食譜,都是靠我這20幾年來烹煮的經驗,在醬料方面,可以先把南姜、蒜米、蔥頭、姜、香茅攪碎,期間可以加入油,再放入鍋炒香,期間加入適量的生辣椒醬和幹辣椒醬,就能把肉類一起烹煮。”

她說,黃姜葉也是這道菜的靈魂,市場上會比較少見,但慶幸她有在家種植,所以隨手可得,要烹煮這道菜不是難題。

“黃姜葉一起加入烹煮即可,此外,在肉類烹煮期間,可放入適量的椰漿、丁香、八角、桂皮、香菜種子(ketumbar)、椰糖和鹽等,在最後加上炒香的幹椰絲,就能煮出美味的仁當豬。”

9月9日见网:(私房好菜)华人也爱煮马来餐!
在烹煮黃姜糯米飯期間,不能忘了加鹽提味。
9月9日见网:(私房好菜)华人也爱煮马来餐!
仁當​配上豬肉一起烹飪,讓這道菜餚另有一番風味。
9月9日见网:(私房好菜)华人也爱煮马来餐!
黃姜糯米飯的香氣,配上風味十足的仁當,是個獨特的美味體驗。
9月9日见网:(私房好菜)华人也爱煮马来餐!
這些是烹煮仁當豬肉的所需材料。
9月9日见网:(私房好菜)华人也爱煮马来餐!
劉揚蓮喜歡探尋馬來美食,還向馬來鄰居“偷師”,學習烹煮仁當雞的秘訣。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