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最热点

|
发布: 4:59pm 13/10/2024

马口

弄边慈善会

马口

弄边慈善会

弄邊慈善會成立逾半世紀 助貧人處理後事及管理義山

NS马口(系列:森州NGO):成立逾半世纪的弄边慈善会,助贫处理后事及管理义山
潘保佃(前右)與一群理事及會員時常在會所聚集。

照片:黃家強,受訪者提供

(馬口13日訊)所謂人生大事,一般是指出生,結婚及死亡,而死亡常被喻為是此次人生的終點,但是在很多經濟不算充裕的的家庭而言,若有家庭成員的離開,不僅要承受喪親之苦,更要面對各種殯葬費用的壓力。

ADVERTISEMENT

因此近年來網絡上常有一句讓人感到無比真實的話,就是“沒錢真的不要病不要死”。

在仁保縣弄邊小鎮,就有一個自1970年成立,迄今逾54年的“弄邊慈善會”,一直以來,都肩負起管理弄邊華人義山,以及協助村裡清貧家庭處理家人往生之後的各項事務,也讓亡者體面地走完人世間最後一段路程。

歲月轉輾半世紀後,隨著社會改變,殯葬模式也隨著改變,但是弄邊慈善會所扮演的角色也變得和過去不一樣。

此次《花城》記者訪問了弄邊慈善會會長潘保佃及一眾理事,讓大家稍為了解這個組織的過去。

NS马口(系列:森州NGO):成立逾半世纪的弄边慈善会,助贫处理后事及管理义山
潘保佃與弄邊慈善會的一群婦女和理事,時常在弄邊慈善會和芝蘭巴當樂齡休閒中心的會所聚會,這裡是他們的另外一個家。

潘保佃:弄邊華社前輩共同成立

在專訪當天,潘保佃與弄邊慈善會的一群婦女和理事,就在丹那班積新村村口的一間木板店裡,這裡就是弄邊慈善會和芝蘭巴當樂齡休閒中心的會所,平時理事及會員在這裡聚會,是他們的另外一個家。

本身曾經擔任弄邊慈善會秘書一職長達十餘年,於2016年接任會長的潘保佃說,弄邊慈善會是於1970年的時候,當時的弄邊華社前輩如廖錫隆、張佳、沈軍全、沈則祥等人,一起發起併成立。

他指出,當時弄邊區的華裔人口有逾千人,當中有很多居民的家境並不富裕,因此當時前輩們的用意,是希望通過這個組織,結合大家的力量,協助有需要的村民,尤其是單身者,處理他們的身後事。

NS马口(系列:森州NGO):成立逾半世纪的弄边慈善会,助贫处理后事及管理义山
做為弄邊慈善會會長,潘保佃時常到義山巡視並給大伯公上香。

當時弄邊慈善會成立,並沒有正式註冊,只是聚集了村民的力量,給有需要的村民伸出援手,例如任何居民家中有喪事,慈善會的人會主動協助,到場煮食、搭起帳篷,給予喪家協助,直到喪事結束。

弄邊慈善會是於一個家庭一個會員的模式而存在,一個家庭只需一個人加入成為會員,迄今共有140餘個會員。

據知,當時弄邊慈善會有一個規定,就是凡是會員家中有喪事,其他會員就會捐5令吉給負責人收集後,以帛金模式交給主家,以減輕喪家的負擔。

“成立初期,每個會員在每次喪禮都是捐助5令吉,在公元2000年之後,就提高至10令吉,而在2020年之後,則是提高到20令吉,主要原因是因為如今百物漲價,形勢所逼。”潘保佃如是指出。

他指出,在千禧年之後,隨著很多會員老去,搬遷到馬口或其他地方,但是隻要他一日是弄邊慈善會的會員,只要出現喪事,就享有弄邊慈善會的福利。

NS马口(系列:森州NGO):成立逾半世纪的弄边慈善会,助贫处理后事及管理义山
一眾理事在春祭時聚集,準備祭品及拈香膜拜大伯公。

接手管理弄邊華人義山

除了協助會員處理身後事,弄邊慈善會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負責管理弄邊華人義山。

潘保佃指出,在過去,弄邊華人義山因為無人打理也沒有規劃,因此幾乎是形如亂葬崗,但是在弄邊慈善會接手打理之後,並進行規劃,也更顯得整齊。

他指出,目前弄邊義山是位於弄邊通往金馬士路邊的一個面積大約5英畝的斜坡地段,但是這個地段的中間卻是一道長滿雜樹的深溝,將義山地段一分為二。

他說, 如今弄邊義山95%地段已使用,基本上可說是已爆滿。由於半間的深溝佔地約一英畝,相等於少了約百餘個墓地。

潘保佃說,除了安葬在弄邊義山,當年有些弄邊人也選擇將先人安葬在馬口華團義山,或是馬口瀧江義山等。

近年來,由於很多弄邊人外遷,有些人為先人“拾金”,一併帶到外地安奉,加上馬口瀧江義山也發動歸源殿骨灰塔計劃,至少有30個弄邊人購買了位子,做為百年之後的用途,因此如今安葬在弄邊義山者已很少,除非是一些生前已建設起生基的居民。

據慈善會統計,弄邊義山至少有二三十個墳墓是沒有後代到來掃墓的。

另一方面,潘保佃坦言,要打理義山並不簡單,保守估計,每年至少要四五千令吉,主要是用於施打殺草劑用途。

一直以來,弄邊慈善會都是依靠每年清明時期,向掃墓者收取清潔費,以及有時候社會熱心者捐助,以做為日常管理義山的用途。

據潘氏說,弄邊居民趙亞木每兩年就會捐助一筆費用給慈善會,做為清理義山中間深溝的雜樹的費用,有時還出動自己的機械到場,協助清理及載走雜樹。

他指出,目前弄邊義山迫切需要的是一間公廁,以讓掃墓者使用,而他也正努力向有關當局申請撥款,希望能夠將公廁建起來。

他說,弄邊義山缺乏公廁,每次掃墓者若是內急要方便時,都必須到約一公里外的油站解決。此外,義山區也缺乏停車位,使到每逢清明掃墓熱潮期,大家被逼將車停在路邊。

NS马口(系列:森州NGO):成立逾半世纪的弄边慈善会,助贫处理后事及管理义山
春祭時情景,村民紛紛到場幫忙,協助點燃大香。

潘保佃是於90年代加入弄邊慈善會,並擔任秘書之後,並著手為這個組織向社團註冊局申請註冊,並獲得批准,使到這個組織也成為一個正式受承認的組織。

經過大家多年以來的努力,如今弄邊慈善會另外擁有一段約五英畝的地段,是真正屬於慈善會的資產,目前在種植橡膠,所生產的收入則做為該會日常營運用途。

據知,目前該會在丹那班積村口的木板屋會所,是每個月以200令吉租下,加上水電等,也需要一筆費用。

有時候一群婦女也會合資購買一些食材,在會所裡烹飪,辦起大吃會,潘氏說,這種生活模式對於慢慢成為老人村的弄邊人而言,也是一種聯誼的方式,不用整天在家裡那麼寂寞。

多年以來,弄邊慈善會在每年的清明節時期都會主辦春祭,而平時偶而也主辦一些旅遊團,帶會員出外走走。

無論如何,隨著很多會員已漸漸年長,潘保佃希望能夠有更多年輕人加入成為會員,將來成為接班人,讓弄邊慈善會這個組織能夠繼續走下去。

NS马口(系列:森州NGO):成立逾半世纪的弄边慈善会,助贫处理后事及管理义山
潘保潘說,弄邊義山基本上95%已被使用,但是一些已外遷的居民每逢清明節都會返鄉掃墓,還會捐助經費提昇義山的基本設備。
NS马口(系列:森州NGO):成立逾半世纪的弄边慈善会,助贫处理后事及管理义山
弄邊義山佔地約五英畝,中間有一條長滿雜樹的深溝。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