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预算案已经出炉,与往年一样,除了政经文教方面,“B40群体”始终都是备受关注群体,尤其是现金援助上,所受惠的幅度也是最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被归类为B40的群体,其门槛为家庭收入4800多令吉以下,至于收入再往上的数额,才会被归为M40群体。
ADVERTISEMENT
不管是B40或M40群体,统计局都会对两个群体做出4个分类,如B1至B4,以及M1至M4,所谓B1就是从收入少于2500令吉开始算起,然后再对个别数额,进行分类。
若不详细了解,很多人以为,所谓的B40群体,就代表是贫穷人士、或是弱势群体,但其实不然,若以统计局的分类来辨别,大部分的上班族,都是处于B3及B4的组别,即收入在3000令吉以上,5000令吉以下。
正因为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存在,使到政府经常在施政,选择性发放福利时,这类群体都容易被忽略,更是经常被归纳在M40群体,受到的照顾也是最少。
从联邦政府到州政府,任何的施政都难以照顾到这类被称为“B上”及M40群体,而这类群体往往确是缴税最多,承担最多的群体,即不像T20有能力“济贫”,也不像B40得到照顾。
政府每一次对B40群体所谓的照顾,都并非一视同仁,而只是停留在某个组别,以贫困人士居多,同一群体有4个组别,往往只有两个组别受惠,另外两个组别却被冷落。
当然,政府对弱势群体的照顾是毋庸置疑,尤其社会仍有人,生活并不如想象中过得容易,透过政府的照顾,偶尔可以解决一时的生活问题。
惟凡是都有双面性,就好比派钱给老人家,诚然很多老人家在年老失去工作后,每月的福利金可算是及时雨,但也有些老人家,或许已经功成名就,对于政府的援助,对这些人而言,反而只是锦上添花。
类似的情况也在“B上”组别的群体上,虽然这些群体的人能够靠着一份打工薪水生活,但不代表生活就完全没有压力,在百物上涨及增加税务时,这类群体往往首当其冲,生活负担随之增加,生活压力也会加大,因此都希望得到政府的照顾。
这种愿景,相信很难被实现,可悲的是,恰恰正是这些群体,都是每届大选政客争取选票的目标群,也是这些群体,成就一个个新政府的诞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