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最热点

|
发布: 5:39pm 05/11/2024

马口最老的茶室南发茶室 走过67年岁月仍营业

供星洲网:马口最老的茶室南发茶室,走过67年岁月仍营业
每逢中午至下午,时常有老朋友及老顾客出现在南发茶室,一杯咖啡一片面包,与店主陆建武闲话家常。左起潘保佃、刘汉贵、韦伙生、王天来及赖冠铨。

(马口10日讯)岁月在每个城市都留下的很多烙印,这些烙印当中,有些已经消失,有些则虽然仍存在,只是慢慢被人忘怀,成为老人家泛黄记忆中的一页。

茶餐室,一直以来在森州东部重镇马口的开埠史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页,它可以是居民工作之余,喝茶聊天之处,也可以是人民代议士接见选民,聆听民声的其中一个地方,更是初到此处的新居民落脚之处。

ADVERTISEMENT

创设于1957年的马口南发茶室,在老马口人心目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岁月转辗近70年,它虽然数度搬迁,但是迄今仍是很多马口人经常喝茶聊天之处,坐下来点上一杯咖啡,一片烤面包,时间就是如此过去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依旧不变的是老东主阿武叔高昂的唤茶声,这就是老咖啡店的魅力。

供星洲网:马口最老的茶室南发茶室,走过67年岁月仍营业
年届81岁的陆建武,每天仍到茶室里走动,其高昂的唤茶声,不断盘旋在茶室内。

在我国,开设茶室被视为是海南人传统行业,而马口南发茶室,也就是马口其中一间海南茶室,东主陆建武(81岁)是第三代掌舵人,他从年幼开始随著长辈,从雪州加影搬到森州日叻务知知港,并于1952年来到马口,其叔公于1957年就在如今的梅花路(如今称为会馆街)创设南发茶室,迄今已有67年。

他接受《花城》记者访问时坦言,南发茶室初创时,马口大街及梅花路已有多间茶室,是居民们平时休业及晚间喝茶的必然去处。

但是60年之后的今天,很多老茶室都难敌时光的摧残而结业, 因此南发茶室算是马口如今硕果仅存,走过半世纪的老茶室。

他指出,当年仅是马口大街及梅花路一带,就有多间茶室,大多数都是琼籍(海南)人所开,仅有区区数间是粤籍(广东)人士开设的茶室。

“一般海南茶室主要是以咖啡、鸡蛋、面包等为基本主食,而广东茶室则是多以饱点、点心等食物居多。”

那些年,只要是经营咖啡店者及工人,都必须掌握一门技巧,就是如何炒咖啡和烤面包,因此大街和梅花路一带,时常弥漫面包和咖啡香味。

而且海南茶室另有一项非常吸引人的绝活,就是秘制“加椰”,涂在面包上,香味四溢。

所谓茶餐室,顾名思义就是,准备食物让顾客们医饱肚子,因此陆建武说,当年其茶室就有聘请厨师,因此海南鸡扒等,都在这里可以吃到。

除了吃饭喝茶,早年一些茶餐室的楼上还有准备了房间供外来者居住,而南发茶室的底楼是茶室,二楼则是准备了8间面积不一的房间,一般都是由销售员居住。

因此大家或许知道,当年一些茶餐室的招牌上出现“栈”字就有著客栈之意。

供星洲网:马口最老的茶室南发茶室,走过67年岁月仍营业
陆志荣如今是南发茶室的第四代掌舵人,每天都在后厨忙著泡茶。

马口七十年代,曾经被喻为是小金山,或是小合艾,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森州东部、彭亨东南部及柔佛北部大事开发森林,树桐业兴起,而马口因为地理位置适合,因此成为很多树桐佬聚集之处,各种行业茂盛发展,包括歌舞厅林立。

当时有个传说,由于马口树桐佬很多都是使用马赛迪豪车,因此马口堪称是当时全森最多马赛迪的城市。

而位于梅花路的南发茶室,就是当时树桐佬每天早上聚集之处,当时大家都有共识,茶室内某张桌子,在早上9时之前必定纳为保留席,树桐佬在每天开工之前,必须聚集在该处喝茶吃早餐,过后再各自出发前往工作,有关桌子过后再开放给普通茶客。

当时很多外地人来到马口,南发茶室算是其中一个聚集地点,更被视为地标。

陆建武指出,南发茶室是由其叔公创设,过后传给其父亲,再轮到他掌舵,他将毕生青春岁月都贡献在茶室里。而他的所有孩子,也都是在茶室里长大,如今接手茶室的则是其中一个儿子陆志荣,而白发苍苍的阿武叔,偶而还是有到店里帮忙。

回想过年轻时候,最繁忙的时期应该算是七八十年代,当时陆建武每天早上5时30分就开门,为赶早前往芭场的工人准备早茶和早餐,一直忙到凌晨2时才打烊,工作时间非常长。

“这是因为茶室附近有两间戏院,即是快乐戏院及宝石戏院,而且有半夜场,很多夜猫子在看完半夜场后,往往还有吃完宵夜再回家,因止南发茶室就是他们的热门选择。”

但是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树桐业开始没落, 马口慢慢发展,四周多了很多住家及商店,也出现很多茶餐室,居民们选择越来越多,因此分散了顾客量。

有些茶室面对茶客减少,没有接班人等各种情况,纷纷结业,但是南发茶室却经历岁月风浪却屹立不摇,一起走到今天。

供星洲网:马口最老的茶室南发茶室,走过67年岁月仍营业
只要南发茶室有营业,茶水间永远有著很多茶杯在泡著热水。

南发茶室1957年在梅花路角落间单位创设,过后于九十年代间搬到拉汀花园,再搬回原位的二楼,成为马口著名的二楼茶室,过后于十余年前,一度投到苏南花园,如今则落脚在马口美丽花园组屋底楼。

一般商店若是搬迁,往往会流失一部份顾客量,必须重新再找新顾客群,但是南发茶室却是一个特例,无论它走到那里,总有一批老顾客跟著一起走。

在访问当天下午,马口泷江同乡会主席潘保佃、马口潮州会馆主席刘汉贵及好友韦伙生、王天来等,都聚集在南发茶室喝下午茶,陆建武当然也坐下来和他们一起聊天,这是每天下午的活动。

现年72岁的潘保佃,是在幼年时期居住在马口园坵的时候,时常在父亲休息时,一起骑著脚车到马口街上,其中一站就是到南发茶室喝茶,因此他迄今与南发茶室结缘也有超过60年。

供星洲网:马口最老的茶室南发茶室,走过67年岁月仍营业
老顾客总是认为,南发茶室的咖啡就是有一种不同的古早味道,让他们无法忘怀。

他说,在六十年代的时候,除了马口,当时很多华人都居住在四周的园坵,例如甲碑士、弄边等,若是碰到下雨无法割胶,粤语称“水闲”时,很多人都会骑著脚车到马口,当时梅花路已有多间会馆驻址,而角落间的南发茶室及附近茶室,则是很多人歇脚休息之处,非常热闹。

当时候,大家可以在茶室里听到很多藉贯的语言,例如广东话、客家话、福建话、潮州话等,而陆建武周旋在众多顾客之中,也很自然的成为方言专家,可以任意转语言频道。

对于潘保佃而言,南发茶室冲出来的咖啡总有著让人难以忘怀的味道,因此他几乎每天都会到这里来喝杯茶,坐一坐才甘心。

刘汉贵(75岁)于六十年代初到马口时,就在马口大街附近打工,1973年开始,自己在路边开档做生意,南发茶室就是他经常到的地方。

“南发茶室的第一轮茶客是树桐佬,我们是第二轮茶客,就是八九点过后才到场的。”

他回想起,当时陆建武总是坐在茶室柜台后,一动也不动,看到老顾客上门,就依据平时的习惯,高声喝喊叫茶,无论是“咖啡乌、咖啡

、奶茶等”,宏亮的声音往往震动大家的耳膜,也成为南发茶室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对刘汉贵而言,南发茶室的咖啡和茶水就有著独特的老味道,这也是为何多年以来,无论南发搬到那里,他就跟到那里的原因。

另一方面,七十余岁的韦伙生也是南发茶室的常客。

他回忆,他曾经于1982年至1986年,担任时候马口州议员周福泰的助理,因此时常陪同周福泰在南发茶室接见选民,因此南发茶室当时对于很多马口人而言,也是一个与州议员见面,反映民声的地方。

此外,同一排的多间乡团会馆,时常都会有乡亲进出,大家开会前或是开会后,都习惯走到南发茶室喝杯茶。

供星洲网:马口最老的茶室南发茶室,走过67年岁月仍营业
海南茶室的传统食物之一是面包,因此南发茶室里少不了各种面包。

一间商店宝号要走过漫长的半世纪并不容易,南发茶室经历逾60余年的风雨路仍屹立不摇,见证了马口从一个朴素无华的小镇,发展到如今森州东部最大城市。

它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吃饭喝茶,更是大家联系情谊,吹水摆龙门阵的地方,更有著大家对于马口的一种乡情。

供星洲网:马口最老的茶室南发茶室,走过67年岁月仍营业
创设于1957年的马口南发茶室,最早期是在梅花路会馆街商店的角落间,如今旧址已变成榴梿专卖店。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