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20日訊)森州首個24小時“得來速”環保站才啟用不到兩個月,被指經常大門深鎖,耗資10萬令吉打造的再循環回收站,淪為擺設!
由文丁新村申請昌明社區繁榮(SejaTi MADANI)撥款,在村委會的會所打造而成的“得來速”環保站,是在10月17日舉行啟用儀式。
ADVERTISEMENT
據《花城》社區報接獲民眾的反映,環保站自舉行啟用儀式不久後,就一直處於大門深鎖的狀態,貌似不再對外開放。
記者也針對此事,前往現場瞭解情況,並發現實際情況與民眾所說相同,如今環保站外的大門已經上鎖,任何人不得進入。
不排除擔心遭破壞而上鎖
有村民反映,環保站上鎖的問題約有兩週之久,這段期間,也不曾見過環保站開放,每次經過該處,都發現大門已經上鎖。
他們不排除,可能是村委會擔心裡面的設施遭到蓄意破壞,或者是環保站的使用率少,所以才此做法。
惟有些人卻認為,花錢耗資10萬令吉打造的環保站,才不到兩個月就關閉,未免有浪費公帑的問題,村委會應該想辦法善用這項措施,並建議村委會可配合環保組織,主辦關於環保意識的活動,讓村民們參與,藉此推廣環保站。
村委會:盼社區村民響應環保計劃
根據村委會的初衷,打造環保站的目的,是希望呼籲社區及村民響應環保計劃,將可再循環的物資,送到環保站進行回收,此舉是希望能幫助到減少地方政府在處理垃圾上的費用,共同為保護和綠化環境出一份力。
環保站的運作模式,則是民眾需把二維碼或號碼貼在環保物資上,村委會將會在兩週或1個月內,根據民眾提供的個人資料,以線上轉賬方式匯款予參與計劃的民眾。
當局也鼓勵民眾多多捐助再循環物資,捐得越多,可獲得積分越多,兌換的現金回饋也就更多。
除了擬定了環保站的運作模式,環保站也設有閉路電視進行監控,避免人們對這些設施造成破壞。
值得一提是,除了設有閉路電視監管,而環保站的電源,也是源自太陽能,水供則是靠收集的雨水而成,充分體現了綠化的概念,並且環保站也設有休閒區,不管是椅子及花盆,也是以回收輪胎打造。
森44新村甘榜將設“得來速”環保站
據瞭解,雖然文丁是森州首個“得來速”環保站,但根據此前森州行政議員兼汝來州議員阿魯古瑪提供的數據顯示,首相署執行協調單位(ICU)已經批准森州44個華人新村及馬來甘榜,關於設立“得來速”環保站的申請。
這些工程項目的數額涉及420萬令吉,意味著,除了文丁新村外,其他新村之後也會陸續設立相同的環保站,令環保站遍佈森州的新村及甘榜。
據悉,在汝來選區方面,汝來新村及巴音新村同樣是透過昌明社區繁榮的撥款,打造與文丁新村類似的環保站,一旦兩個新村的項目完工,也就表示僅在汝來區,就有3個華人新村設有環保站。
楊譚順:迴響不踴躍沒人看管
針對文丁新村“得來速”環保站,從24小時運作變成大門深鎖的問題,文丁新村村長楊譚順做出解釋時,坦言環保站自設立後,所獲得的迴響不甚踴躍。
而且,他說,環保站若要24小時運作,就必須聘請專人在場看守,基於村委會沒有這筆錢請人看管,環保站只能暫時關閉,同時,他也否認這段期間,環保站遭到外來人的破壞。
他提到,根據此前的計劃,民眾若要捐出再循環物資,必須貼上二維碼的物資上,之後村委會再根據資料,線上轉賬給有關民眾。
“所以,我們不僅要請人,也必須要聘請會操作電腦的人,這也讓我們在請人問題上,難上加難。”
楊譚順進一步指出,新村每週3天會有回收公司的羅裡上門,幫助村民回收物資,村民們尤其是老人家,無須出門就有人登門服務,並且可直接收到現金。
因此,他認為,相比把物資送往環保站,還要等個兩週或1個月才領取到現金匯款,村民更傾向於傳統的回收方式,這也是令環保站受冷落的原因之一。
他披露,除了文丁新村,巴音及汝來新村也會陸續打造環保站,各新村一旦都有了自己的環保站,該村的環保站要吸引讓更多人使用,也會存在難度。
對於透過主辦活動來推動環保站使用率,楊譚順則補充,村委會暫時尚未有相關的計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