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观点

|
发布: 1:48pm 10/01/2025

诈骗

人口贩运

诈骗

人口贩运

人生百态 | “为了X,你可以去到几尽?” 邱德荣

最近,中国男演员王星因“赴泰拍戏”遭遇诱骗而失联的消息震惊了大众。初步调查显示,他成为了一起案件的受害者。幸运的是,他已成功获救并将返回中国。这起案件因牵涉公众人物,再次将问题推至舆论中心。

与此同时,类似的诈骗手段也在我身边上演。近日,一位同事提到,有中国学生在吉隆坡租房时被骗。骗子假扮房东,先租下一间民宿作为“展示房”,带潜在租客实地看房。在签约时,骗子不仅收取租金,还将钥匙“交付”租客,以此建立信任。然而,当真正的房东发现钥匙未归还并返回房子时,骗局才被揭穿。

ADVERTISEMENT

这样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诈骗手段变得更加高明和难以识别。虚拟电话、短信群发软件、AI变声、甚至Deepfake技术,都被骗子用来制造以假乱真的场景。网络上,我们还经常看到以名人形象包装的“快速致富指南”或投资陷阱,让受害者在真假难辨的信息中落入圈套。

我们不禁感叹,有时真的不是受害者愚蠢,而是诈骗者的手段实在太高明。可悲的是,当看到受害者的经历时,许多人第一反应是责备他们:“为什么这些骗局早已被广泛报道,他们还会上当?”但事实的另一面是,这些受害者是否真的接触到相关的防诈骗资讯?在社交媒体演算法的控制下,用户看到的内容往往是基于他们的兴趣和偏好,如果缺乏对防诈骗内容或新闻的关注,可能导致他们完全未接触到这类信息。

正如英文有句谚语所说:“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么,成为什么)。今天,这句话也可以被延伸为“You are what you see”(你看什么,成为什么)。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如果我们沉迷于低质量甚至虚浮的内容,就可能被这些内容塑造为同样缺乏判断力的人。

当然,社交媒体平台和政府机构在管控诈骗信息和打击网络犯罪方面负有责任,但当前的监管和宣传力度似乎远远不足。在此情况下,培养个人的媒介素养和改变内容消费习惯,或许才是防止受骗的关键。

然而,这也引发了另一个沉重的思考:那些实施诈骗的人,“为了钱,到底可以去到几尽?”他们为了追逐财富,不惜践踏别人的生命安全、自由甚至基本尊严。他们如何能无视道德底线,抹杀良知?这一切背后,是经济利益的驱使,还是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最后,我们也需要反思,为了保护自身安全,到底可以为自己的习惯去到几尽?或许,增强自身的警惕性、提升信息甄别能力、主动关注新闻时事与分享防诈骗知识,才是面对这个复杂世界最基本的自我保护之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