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最热点

|
发布: 5:57pm 09/02/2025

芙市政厅回收中心被混淆 节日期间惨变“垃圾槽”

报道/摄影:戴家恩
芙市政厅回收中心被混淆 节日期间惨变“垃圾槽”
经过“大扫除高峰期”,芙市政厅回收中心外堆积的物品已大幅减少。

(芙蓉9日讯)芙蓉市政厅设立的KITARecycle“得来速”回收中心和“纺织品回收中心”被民众混淆,不仅未能正确分类物品,在佳节期间更是沦为垃圾槽。

新春前夕,每家每户都会进行大扫除,断舍离家中的杂物,而随着民众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对垃圾进行分类,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ADVERTISEMENT

许多单位及机构,包括森州SWM公司,纷纷在各住宅区设立环保回收箱或回收中心,积极鼓励民众进行资源回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然而,随着佳节期间垃圾数量的剧增,许多回收中心不仅面临“爆满”的困境,甚至被民众滥用,投放大量不可回收的物品,导致本应用作回收的空间被占用,进一步增加回收工作的难度。

这种现象从农历新年前一个月就陆续出现,一直到2月初,依然可以看到部分回收箱外堆满垃圾袋,难以判断其中是否包含可回收的物品。

芙市政厅回收中心被混淆 节日期间惨变“垃圾槽”
纺织品回收中心外经过处理后仍可见到堆放的衣物。

芙蓉市政厅近年来致力于将芙蓉打造成低碳城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市政厅于2022年与SWM公司合作,在市政厅办公楼大厦的停车场设立了首个回收中心,并通过KITARecycle计划,鼓励民众参与垃圾分类。

该计划通过“垃圾换现金”的方式,鼓励市民将回收的资源转化为积分,并凭借这些积分兑换现金,从而激励更多人参与资源回收。

去年3月,市政厅又在相同区域设立“纺织品回收中心”,专门回收废旧纺织品和衣物,但没有类似KITARecycle计划的积分奖励机制,而是将回收的衣物进行再处理,制成新产品。

芙市政厅回收中心被混淆 节日期间惨变“垃圾槽”
芙蓉市政厅纺织品回收中心早前被民众堆满装有各种物品的袋子和箱子,甚至还有塑料盆和木架。

根据观察,两个毗邻的回收中心都有明确标明各自的用途,但部分民众“傻傻分不清”,将本应投放到另一个回收中心的可回收物品,错误地丢进纺织品回收中心,造成混乱。

此外,尽管回收中心已安装闭路电视进行监督,相关工作人员也定期处理回收物品,但部分民众仍因贪图方便,将无法回收的物品随意丢弃在回收中心外。

其中,许多人未将已包装好的回收物品投入指定的回收箱,而是直接堆放在外,即便回收中心已特别设立可放置大型物件的箱子,仍然可以看到这些物品未被妥善处理。

芙市政厅回收中心被混淆 节日期间惨变“垃圾槽”
李凯业认为,民众愿意将可回收物品分类已值得表扬。

更令人困扰的是,虽然回收箱已明确标明只接收可回收物品,但部分民众依然把家具,如橱柜、椅子、碗碟、床架,甚至装有字画的框架,丢弃在回收中心附近。

纺织品回收中心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早前曾出现塑料盆、行李箱、木架等物品,虽然经过处理,但近期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装有衣物的袋子随意放置在外。

芙市政厅回收中心被混淆 节日期间惨变“垃圾槽”
除了“得来速”回收中心,SWM公司也在市内部分地区设立KITARecyle回收站。

针对上述两个回收中心的乱象,芙蓉市议员李凯业受询时指出,芙蓉市政厅回收中心的响应今年异常热烈,但民众常常将纺织品和可回收物品混淆。

“我注意到这个现象是从今年才开始的,甚至曾亲自帮忙进行分类,把民众丢在回收中心外的物品放入相应的回收箱。”

不仅如此,他说,也许是因为回收物品体积较大,部分民众只好放在回收中心外,但这些物品暴露在日晒雨淋下,容易导致积水和蚊虫滋生,从而引发卫生问题。

他呼吁民众提高环保和卫生意识,正确投放物品,并提醒大家不要将回收中心当作“垃圾站”。

他还提到,除了SWM公司的回收中心,部分非政府组织设立的回收箱实际上并未获得官方批准,但这些单位通过回收物品换取的资金,用作回馈社会,帮助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同时也能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对此,有关当局并未采取干预措施,但希望相关组织能够及时收集和处理可回收物品,避免回收箱内外堆积过多物品。

芙市政厅回收中心被混淆 节日期间惨变“垃圾槽”
尽管回收中心已设有各类回收箱,甚至还有专门容纳大型物品的空间,惟仍有民众将物品随意放在地面上。

尽管民众的公民意识仍有待提升,但李凯业认为,民众愿意迈出第一步,将可回收物品分类出来,这已经值得表扬,尤其是与那些直接丢垃圾的民众相比,更显得可贵。

他指出,除了持续不断地倡导民众公民意识的教育外,对于回收站被滥用的现象,目前并不适宜出台惩罚措施。

“无可否认,有些民众确实缺乏公德心,故意将无法回收的物品投放在回收中心,但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惩罚机制,因为担心惩罚措施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导致民众因害怕受罚而不敢主动参与回收。”

至于非回收物品和大型垃圾,他重申,SWM公司每周都会定期上门收集,并呼吁民众不要将这些垃圾送到回收中心,以免加重负责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负担。

他强调,民众应当增强公民意识,清楚分辨回收箱与垃圾桶的用途,不应该因个人便利而滥用回收箱或回收中心,避免浪费环保人士的努力。

芙市政厅回收中心被混淆 节日期间惨变“垃圾槽”
李凯业:对于回收中心遭滥用的现象,除了加强公民意识外,目前不宜出台惩罚措施。
芙市政厅回收中心被混淆 节日期间惨变“垃圾槽”
民众将碗碟投放在环保中心,令人难以理解。
芙市政厅回收中心被混淆 节日期间惨变“垃圾槽”
部分民众将大型垃圾如沙发、灯管、橱柜等不可回收的物品,放置在回收中心后方。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